中国通俗音乐欣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通俗音乐欣赏”。
中国通俗音乐欣赏
136304119 1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1班 朱帆
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它是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而言的梦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练,旋律流畅、口语化较强、易学易唱,流传范围广泛,富于时代性。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点,歌曲常使用一个固定的节拍或固定的节奏型等,乐队一般用电声乐队演奏。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1)《毛毛雨》
《毛毛雨》为我们揭开了近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序幕。歌曲《毛毛雨》一开始,铜管模仿国乐单音齐奏一个五声音阶旋律的乐句,造成了相当新鲜奇特的印象,然后接续以强弱变化夸张的铜管合奏,这对于音量单薄的国乐器而言,是难以达成的效果。一九二七年,《毛毛雨》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异风格展开了老上海流行音乐,并且还影响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巧具心思的歌曲持续出现着。(2)《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是周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子的旋律十分优美,在优美中略带凄凉,仿佛周璇在唱自己的人生。歌曲从头至尾始终是手风琴伴奏,周璇的歌声显得格外甜美,也格外清纯。透露着青春不可捉摸的魅力。它并非展现人们所说的那种享乐的上层社会,而是当时社会时状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以及当时作为自己的无奈。曲子中速的节奏使人感觉平淡中又有生趣,它有一种妩媚人心的感觉,透露着周璇的朴实无华,把周璇对爱情的向往;对时光的悲欢;做平凡人的梦想;以及做歌女的哀伤,都蕴涵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了。
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此阶段通俗歌曲风格特点:音域不宽,短小精炼,旋律流畅优美,口语化较强,适合大众演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通俗歌曲沉寂了三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复苏,而这时的歌曲主要是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如:《童年》、《三月里的小雨》、《龙的传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3).《小城故事》
歌曲由庄奴填词、汤尼谱曲。和邓丽君的很多歌词一样,这首歌的歌词是既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再少一字,真是巧夺天工。邓丽君用歌声描绘出一座安宁详和的小城,如诗如歌也如画,还有一份让人格外有安全感的真实和慵懒在里面,偷得浮生半日闲,让人无限向往。听到这优美的旋律,一幅小桥流水的画面跃然纸上,小城便成为最有故事的地方。最经典的是小城镇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老式的家庭小作坊,泛灰的墙壁,庙宇的飞檐,四合小院,摇晃的马灯,空气里弥漫着木香。(4).《外婆的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 4 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进一步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5).《童年》
在欢快无比的节奏中,人们似乎随着罗大佑这个歌手回到了那个自己的年代。歌词以静动结合的方式深度刻画了处于童年的小学生特点。自然没有人注意池塘边的榕树上是否有知了在叫,自然没有人注意到操场上那只蝴蝶,这都是那些有心的少年才能看到的,当老师在黑板上叽叽喳喳写字的时候,下面有些调皮的学生早已魂飞九霄云外,跟随那只知了,跟随那只蝴蝶。如果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那么童年就是包装巧克力的盒子。三、二十世纪八卡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代表作品欣赏 随着通俗歌曲的不断发展。我国内地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原创歌曲,他们采用西北地区的民间音调和地方风格创作通俗歌曲,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第三个时期的通俗歌曲——“西北风”,如《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
(6).《黄土高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的同名歌曲《黄土高坡》,1988年由著名歌手范琳琳研发的西北风声腔使这首歌曲风靡一时,街知巷闻,其后,众多女歌手纷纷效仿,引发了中国歌坛西北风大流行。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歌声飘过30年大型演唱会上,已经成为歌唱家的范琳琳演唱的《黄土高坡》再次勾起人们对充满理想的八十年代美好回忆。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高亢豪放的歌声,昂扬的生命激情,改造人生命运的热望在无尽思索中滚滚向前。(7).《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她构筑了陕北民歌的主体。曲调悠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多以反映爱情、婚姻、日常生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题材。信天游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规定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
(8).《一无所有》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意识开始觉醒,但是限于之前的条条框框,难以全面复苏。崔健的这首《一无所有》第一次以“我”这个角度通过歌唱出了一种自我,让世人开始觉醒,从过度的集体主义中解放出来,自我在全国各地复苏。人们开始关注“我”,而不是仅仅是集体。这在历史上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一无所有》是我国的第一首摇滚歌曲,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这首歌像一把尖刀刺进了现实,呐喊出了一代人内心的迷茫与思索,传递出一个时代变化过程中青年人反思和表达自我的理想和勇气。歌唱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赏析这首曲子,能够走进那个时代,走进中国的摇滚。
四、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代表作品欣赏
随着通俗歌曲被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扶植,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通俗歌曲及其演唱风格走向国际化、个性化,如李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唱的《月光爱人》,因具有国际化风格而成为广大歌手模仿的典范;韩红因她的词曲创作才能以及扎实的唱功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她创作并演唱的《天亮了》、《家乡》、《雪域光芒》等己成为当代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同时各种风格、流派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如通俗民歌、通俗美声、校园民谣、乡士民谣、爵士风格、摇滚风格以及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花》、《吉祥三宝》)。(9).《天堂》
这是腾格尔的代表作。在清亮的童声和宽厚的管弦乐颂歌背景下,唱出了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那里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翱翔的雄鹰、古老的马头琴。但是随着物欲的膨胀,美丽的草原如今安在?这就是腾格尔发自内心的呐喊。其音乐特点:高亢、悠扬、宽广,唱腔极富激情与爆发力,粗犷而又细腻。(10).《天亮了》
《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背后有个感人的故事,韩红并经过多方联系,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每次听韩红的天亮了,心里总有一种酸痛,总能感受到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呐喊,人世间对我们付出最多的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并不奢求我们的回报,父母的爱能给我们一种温暖,一种力量所以韩红创作了这首歌曲。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总结:我认为通俗音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主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俗歌曲它虽然缺乏高雅、雄浑、阳春白雪的气质,没有严肃歌曲那样崇高、秀美,那样高于生活,但是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和现实心态,而更趋向于平民化、个性化、大众化,有不少好的通俗歌曲通过其优美的词曲、配器和演唱而显出真、善、美、新、异的良好势头,它们对鼓舞、引导、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调节心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除了我们今天欣赏的《外婆的澎湖湾》、《天堂》等,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如《爱的奉献》《祝你平安》《一个真实的故事》《烛光里的妈妈》等,它们都以自身的艺术特色,时代感给人以慰藉、关怀、启迪、鼓舞和美的享受。
第 一 课音乐鉴赏——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教学模块】中国通俗歌曲欣赏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
中 国 通 俗 音 乐授课人:雷州市第二中学刘福仁【教学内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七单元《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教案(提纲式) 32学时一、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以前)一.远古 1. 音乐起源:异性求爱说、劳动起源说、语言抑仰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起......
潍坊高一音乐班级:姓名:编写人:韩婷婷审核人:时间:2016年3月29中国通俗音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随乐哼唱2至3首教材上的通俗歌曲,能够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中国通俗音乐》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