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国际贸易学》_试卷_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专升本国际经济学试卷”。
8.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H-O模型则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2分)
A.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国际差异; B.需求偏好的国际差异; C.产品质量的国际差异; D.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
专升本《国际贸易学》
一、(共75题,共150分)
1.一国/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同一类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若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称为()。(2分)A.对外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逆差 C.净出口 D.净进口
标准答案:D
9.在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自由贸易会使得国家间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均等化,这一定理被标准答案:C
2.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占据全球国际贸易的垄断和中心地位。(2分)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标准答案:A
3.重商主义时期,人们认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是()。(2分)A.能供本国国民消费的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 B.本国金银货币的多寡; C.本国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
D.本国海外殖民地数量和面积的多少和大小。
标准答案:B
4.李嘉图对绝对优势理论的重要完善在于()。(2分)A.说明了一国即使不参加国际贸易也能获利;
B.说明了一国即使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拥有比较优势,也能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获利; C.说明了一国即使没有比较优势也能进行国际分工并获利;
D.说明了使两国都得利的商品交换的比例范围在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之间。
标准答案:B
5.用现代分析方法重新诠释李嘉图经典模型时,贸易中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为()。(2分)A.向上倾斜的直线; B.向下倾斜的直线; C.凸向原点的曲线; D.凹向原点的曲线。
标准答案:B
6.一国对应某一进口量所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为一集合,该集合在国际贸易学中被称为()。(2分)A.供给曲线; B.生产可能性曲线; C.社会无差异曲线; D.提供曲线。
标准答案:D
7.关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假定,正确的说法是()。(2分)A.贸易中有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丰裕程度不同; B.两国的技术水平有差异;
C.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 D.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不同。
标准答案:A 称为()。(2分)
A.“里昂惕夫之谜” B.雷布钦斯基定理 C.H-O-S定理 D.比较优势原理
标准答案:C
10.新贸易理论不包括()。(2分)
A.产业内贸易理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雁行形态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标准答案:D
11.以下从技术进步和国际转移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动态变化的理论是()。(2分)A.产业内贸易理论; B.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标准答案:C
1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提出者是()。(2分)A.李嘉图 B.穆勒 C.李斯特 D.汉密尔顿
标准答案:C
13.关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外围国家应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促进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以换回本国急需的工业品; B.外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较少的原因是本国产业结构偏向没有比较优势的工业; C.“贸易条件恶化论”是该理论的重要立论基础之一;
D.外围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通过积极的自由贸易政策促进外国先进技术的输入。
标准答案:C
14.海关对进口商品除按税则征收进口税外,出于某种目的额外加征的关税被称为()。(2分)A.特惠税 B.普惠制 C.从价税 D.进口附加税
标准答案:D
15.如果一国按照从量税方式征收进口税,则当进口商品价格提高时,该商品相对一定价格的税负()。分)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判断
标准答案:A
2(16.以下属于出口鼓励措施的是()。(2分)A.“自限”制 B.买方信贷 C.绿色贸易壁垒 D.进口配额制
标准答案:B
17.以下关于倾销和反倾销税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倾销常指一国商品在外国市场的售价高于在本国市场的售价,从而对外国消费者不公平; B.征收反倾销税,必须满足两个法律构成要件:1)倾销行为存在2)进口国产业有损害; C.季节性和偶然性倾销一般不被征收反倾销税; D.反倾销税可以长期征收。
标准答案:C
18.NAFTA是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形式。(2分)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标准答案:A
19.关于关税同盟理论,正确的说法是()(2分)A.贸易转向效应是一种积极效应,能增加成员国福利。B.贸易创造效应是一种积极效应,能增加成员国福利。C.关税同盟能促进规模经济效应,这种一种重要的静态效应。D.关税同盟成立后,会增加成员国间的行政管理费用。
标准答案:B
20.关于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都用可用于衡量国际贸易规模,但准确程度有差异; B.对外贸易额用货币数值衡量对外贸易规模;
C.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表示对外贸易规模,因为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更能准确地衡量其规模;D.对外贸易额比对外贸易量更适合于国际贸易规模的跨年度比较。
标准答案:A,B,C
21.李嘉图经典模型包含以下假设条件()。(2分)A.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各有绝对优势。B.劳动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C.没有运费;
D.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标准答案:B,C,D
22.关于孤立均衡和贸易均衡,正确的说法是()。(2分)A.孤立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是分离的; B.孤立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重合; C.贸易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是分离的; D.贸易均衡时,一国的生产组合点和消费组合点重合。
标准答案:B,C
23.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2分)
A.赫克歇尔 B.马歇尔 C.俄林 D.萨缪尔逊
标准答案:A,C
24.关于规模报酬递增及其与国际分工的形态,正确的说法是()。(2分)A.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国际分工一定为不完全分工;
B.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如果两国进行完全分工,则福利水平为最低状态; C.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两国的国际分工形态具有偶然性;
D.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凹向原点的曲线。
标准答案:A,C
25.关于产业内贸易,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B.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
C.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D.产业内贸易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
标准答案:D
26.对外贸易逆差又称为()。(2分)
A.出超 B.入超 C.外贸黑字 D.净进口
标准答案:B
27.复进口指()。(2分)
A.外国商品输入国内,未经加工改制又再出口; B.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改制又再进口; C.其他国家间的贸易经过本国边境; D.一定时期内同类货物同时有进口和出口。
标准答案:B
28.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2分)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技术水平的国际差异; C.产品商标和牌号的国际差异; D.产品质量的国际差异。
标准答案:A
29.()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即使没有绝对优势也可能通过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而获利。A.李斯特 B.李嘉图 C.穆勒 D.马歇尔
标准答案:B
30.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2分)A.向下倾斜的直线 B.向上倾斜的直线 C.凹向原点的曲线 D.凸向原点的曲线
标准答案:C
2分)
(
31.()表示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种可能组合。(2分)
A.供给曲线 B.生产可能性前沿 C.提供曲线 D.需求曲线
标准答案:C
32.关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和基本结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分)A.该理论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但技术可以在国际间自由转移; B.该理论假定两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但要素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C.该理论假定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性质不同,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生产的要素密集性质也不同; D.该理论认为在满足其前提假定的情况下,一国的要素禀赋条件会影响到该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标准答案:D
3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产生的原因是()。(2分)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不同产品要素密集性质的差异; B.各国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 C.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D.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生产方式的差异。
标准答案:A
34.美国是资本密集而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国家,按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有人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贸易结构的检验结果刚好与此相反,这一检验结果被称为()。(2分)
A.H-O-S定理 B.“里昂惕夫之谜” C.雷布钦斯基定理 D.要素密集度逆转
标准答案:B
35.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2分)A.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 B.根据规模经济规律和特征,人们可以预测国际贸易模式;
C.如果两国要素禀赋、需求偏好、技术等完全一致,即使有规模经济存在,两国间也不可能产生贸易; D.依据规模经济进行国家间的完全分工,则国家福利水平会降到最低状态。
标准答案:A
36.()不属于新贸易理论。(2分)
A.技术差距论 B.产业内贸易理论 C.偏好相似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标准答案:D
37.竞争优势理论又被称为“钻石模型”,其“钻石”的四个顶点是()。(2分)A.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 B.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要素条件、偶然事件 C.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政府行为 D.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政府行为
标准答案:A
38.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理论基础是()。(2分)A.生产力理论和五时期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中心-外围理论 D.对外贸易乘数论
标准答案:A
39.关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正确的说法是()。(2分)A.所有的幼稚工业都需要进行保护,以提高本国的财富水平;
B.农业不需要保护;处于幼稚工业阶段,但没有受到外国强有力竞争的工业也不需要保护; C.保护幼稚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国的财富,而不是增强财富的生产力; D.在保护幼稚工业过程中,政府应当担任好“守夜人”角色。
标准答案:B
40.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是()。(2分)A.普遍的、歧视的、非互惠的; B.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互惠的; D.非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标准答案:B
41.常用于分析关税效应的是()。(2分)
A.进口从量税 B.进口从价说 C.出口从价税 D.出口从量税
标准答案:B
42.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是()。(2分)
A.隐蔽性、预定性、歧视性 B.隐蔽性、灵活性、歧视性 C.透明性、预定性、公平性 D.透明性、灵活性、公平性
标准答案:B
43.关于自愿出口限额制和进口配额制的比较,正确的说法是()。(2分)A.二者都是通过限制数量的方式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B.二者都由进口国进行控制;
C.自愿出口限额制是出口国为保障本国市场的供应或者保护矿产等资源目的而做出的真实、自主的愿望; D.二者配额的“租”都归出口国所有,所以对进口国不公平。
标准答案:A
44.成员国间取消商品贸易的所有壁垒,商品在区域内完全自由流通,但各个成员国仍然保持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称为()。(2分)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自由市场
标准答案:B
45.常用于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的是()形式。(2分)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标准答案:B
46.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2分)A.财富就是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
B.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国外获得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 C.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换回国外的黄金和白银,使本国变富;
D.国家应该对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防止财富流出本国并使他国变得富有。
标准答案:A,B,C
47.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改善”的正确含义是:(2分)A.国际市场运输条件、交货条件等贸易环境的改善; B.一定数量的本国产品能换回较多的外国产品; C.指国际市场汇率等外部条件的改善;
D.仅需较少的本国产品就可以换回一定数量的外国产品。
标准答案:B,D
48.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从不同角度对H-O理论做出了重要拓展的经济学家包括()。(2分)A.雷布钦斯基 B.卡森 C.斯托尔珀 D.萨缪尔逊
标准答案:A,C,D
49.从技术进步和转移角度,以及后进国际引进产品和技术,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从而改变贸易形态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理论有()。(2分)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产业内贸易理论 D.雁行形态理论
标准答案:A,D
50.提出对本国幼稚工业进行保护,以提高本国生产力水平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是()。(2分)A.凯恩斯 B.李斯特 C.罗斯福 D.汉密尔顿
标准答案:B,D
51.新加坡某公司从湖北某公司购买一批货物后联系销售给法国某公司,货物直接从武汉装运,经上海运至法国马赛。对新加坡而言,上述贸易是()。(2分)A.出口贸易 B.过境贸易 C.转口贸易 D.海外贸易
标准答案:C
52.某国在某年进口粮食300万吨,同年出口粮食500万吨,则其差额200万吨是该年度粮食贸易的()。(2分)
A.贸易逆差 B.贸易顺差 C.净出口 D.净进口
标准答案:C
5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2分)A.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国家间技术水平的差异 C.国家间产品品质的差异 D.国家间商品货币价格的差异
标准答案:A
54.关于李嘉图经典模型的假定条件,正确的说法是()。(2分)A.假定参与分工的两个国家中有一个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 B.假定劳动力在国际能自由流动。C.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
标准答案:A
55.穆勒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完善在于()。(2分)A.用机会成本等经济学概念和分析方法进一步诠释了比较优势理论; B.说明了一国即使没有比较优势也能通过分工而获得利益;
C.说明了在国际贸易中能使贸易双方都获利的商品交换比例的范围;
D.说明了在国际贸易中不仅要考虑国家福利水平的短期改善,更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标准答案:C
56.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含义是()。(2分)
A.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种可能组合; B.国家间商品交换的相对价格; C.双方达成贸易的交货和付款等条件;
D.一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所能生产出的商品的各种可能组合。
标准答案:B
57.关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假定,不正确的说法是()。(2分)A.贸易中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 B.两国的技术水平不相同;
C.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 D.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要素密集性质相同。
标准答案:B
58.雷布钦斯基定理说明的是()。(2分)A.单一要素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B.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 C.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D.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标准答案:A
59.萨缪尔逊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补充。他认为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2分)A.会趋向均等化 B.差异会越来越大 C.差异不好确定
D.先趋向均等,然后差异趋向增大
标准答案:A
60.关于规模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2分)
A.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贸易国的福利水平; B.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C.规模报酬递增可能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因素; D.根据规模报酬递增,人们可以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
A.买方信贷 B.卖方信贷 C.出口补贴 D.“自愿”出口限额制
标准答案:C 标准答案:D
6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是()。(2分)A.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偶然事件 B.生产要素,政府行为,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
68.关于倾销和反倾销税,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倾销常指一国商品在外国市场的售价高于在本国市场的售价,从而对外国消费者不公平; B.包括偶然性倾销在内,任何低价销售的商品都可能被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 C.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偶然机会,相关支持性产业; D.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
标准答案:D
62.内部化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2分)A.普雷维什和辛格 B.萨缪尔逊和里昂惕夫 C.赫克歇尔和俄林 D.巴克利和卡森
标准答案:D
63.新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是()。(2分)A.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投资乘数理论 B.“贸易条件恶化论” C.战略性贸易政策论 D.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标准答案:A
64.关于中心-外围理论,正确的说法是()。(2分)
A.国际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构成中心部分,发展中国家构成外围部分; B.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公平享有国际贸易的利益;
C.中心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导致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外围国家需制定自由贸易和促进外资引进的政策。
标准答案:A
65.关于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正确的说法是()。(2分)A.小国征收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有可能为正;
B.小国征收关税不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因而也不影响本国的总体福利水平; C.大国对某商品征收关税会使得世界市场上该商品的价格提高; D.理论上,大国征收关税有可能提高本国的总体福利水平。
标准答案:D
66.关于阶梯式关税结构的特征,正确的说法是()。(2分)A.关税税率随产品加工深度的逐渐深化而不断下降; B.制成品的关税税率低于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 C.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低于初级产品的关税税率; D.原料的关税税率低于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
标准答案:D
67.出口鼓励措施不包括()。(2分)
C.倾销行为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完全竞争市场;
D.持续性倾销产生和维持的条件之一是本国与外国的市场隔离。
标准答案:D
69.人们常用经济一体化中的()形式来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经济联盟 D.完全一体化
标准答案:B
70.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包括()。(2分)
A.竞争促进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投资刺激效应、要素流动促进效应; B.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竞争促进效应、规模经济效应; C.贸易扩大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投资刺激效应、要素流动促进效应; D.竞争促进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
标准答案:A
71.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正确含义是()。(2分)A.国际市场运输条件、交货条件等贸易环境的恶化; B.一定数量的本国产品只能换回较少的外国产品; C.国际市场汇率等外部条件的恶化;
D.需要较多的本国产品才可以换回一定数量的外国产品。
标准答案:B,D
72.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在()。(2分)A.缩小了国际贸易的规模; B.减少了国际贸易的利益;
C.使得某些产品无法进入国际贸易领域; D.使国际间的完全分工更容易出现。
标准答案:A,B,C
73.关于产业内贸易,正确的说法包括()。(2分)A.产业内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 B.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是规模报酬递增; C.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D.产业内贸易中的产品有多样性。
标准答案:B,C,D
74.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张包括()。(2分)A.利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2分)
(B.积极自力更生,促进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和对先进国家的追赶; C.利用关税抽取外国厂商的垄断利润; D.以进口保护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标准答案:A,C,D
75.关税的主要特点包括()。(2分)
A.强制性 B.无偿性 C.预定性 D.隐蔽性
标准答案:A,B,C
标准答案:C专升本《国际贸易实务》8.按重量买卖的商品,若合同中未规定计算重量的方法时,习惯上按( )计重 (2分) A.毛重 B.净重 C.公量 D.毛、净重各50%一、(共75题,共150分)1.滞期费......
《国际物流》试卷A答案一、单选题1、A 2、B 3、C 4、A5、B6、D7、B8、C9、C 10、D 11、C 12、B13、D14、B15、B二、名词解释1、贸易术语:又称为价格术语,使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
专升本《合同法》一、(共75题,共150分)1.《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均为债权合同,下列合同中不属于债权合同的是() (2分) A.委托合同 B.监护合同 C.行纪合同 D.赠与合同 .标准答案:B 2.......
专升本《民事诉讼法》一、(共75题,共150分)1.独立提出诉的主体是( ) (2分)A.法院 B.证人 C.当事人 D.律师标准答案:C 2.必要共同诉讼是诉的( )合并 (2分) A.混合 B.主体 C.客体 D.以上......
专升本《刑事诉讼法》一、(共75题,共150分)1.两审终审后,尚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的案件有( )。 (2分) A.判处死刑的案件 B.涉外案件C.被告人表示不服判决的案件 D.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