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重点”。
1.公共事业组织的基本特征
1.非政府性(1.组织结构的非政府性,2.资源获取的非政府性,3.公共责任承担上的非政府
性)2.服务性 3.非营利性(1.不以营利为目的,2.排斥个人营利行为,3.排斥团队营利)4自主性 5.志愿性
2.公共事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
1.管理目标不同,2.管理的限制因素不同 3.管理的物质基础不同 4.绩效评估标准不同 5.管理权力的来源不同6 管理的性质不同。
3.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区别
1.管理主体上的区别 2.成员管理及上下级关系的不同 3.管理手段不同4.管理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不同
4.现代市场体制的局限性
1.无法提供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2.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3.无法消除负外部效应的存在 4.市场体制难以实现经济的稳定
5.国家体制的局限性
1.专观努力同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2.政府行为存在低效率 3.政府活动易滋生寻租行为
6.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
1.政府决定着公管的基本范围,基本性质,基本方向 2.政府决定着公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3.政府是公管中其他管理主体的管理者。
7.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1.相对独立性 2.非营利性 3.低成本,高质量 4.专业性 5.沟通性 6.灵活性 7.互助性
8.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性
1.志愿失灵(1.筹款不足 2.志愿活动的狭隘性 3.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 4.志愿组织的业余性)
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自身存在的缺陷(1.缺乏独立性 2.组织性质混乱 3.立法滞后 4.产权制度不尽合理 5.自律机制不健全)
9.公共事业绩效评估的基本指标
1.经济指标 2.效率指标 3.效果指标 4.公平指标
10.绩效测评(人员)方法
1.目标法 2.比较法 3.评价表法 4.工作标准法 5.重要事件记录法 6..等级描述评价法 ★11.当前我国听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听证范围狭窄,规定不明确 2.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 3.程序意识不强,公开程度不高 4.听证的辩论性不足 5.听证笔录缺乏其应有的法律效力
12.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
1.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使公共危机管理在依法,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2.建立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3.及时,透明发布危机信息,保持社会公众心理平稳 4.转变思想,让非政府组织充分参与危机管理
13.公共责任构成要素
1.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 2.公共责任的内容 3.公共责任的客体
14..政府规制的领域和主要内容
1.注册登记制度 2.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 3.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规制 4.对公共事业组织的投资规制5对公共事业组织的不公平竞争的规制 6 对公共事业组织的透明度的规制
15.中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 2.道德滑坡 公共事业组织面临的道德危机 3 社会监督薄弱
4.组织缺位 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监督管理不力 5.角色冲突 监督主体的身份障碍 6.双重俘获 监督疲软的结果
16.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
1.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 2.分级管理体制 3.限制竞争原则 4 年度检查制度 5财务监督
17.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8.性社会组织。
19.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20.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21.公管伦理建设的途径
1.由道德驱动的自律向制度化自律的转变(1.制度必须是符号伦理的2.发挥政府的作用)2.由公管人员伦理向组织伦理转变(1.加快公共事业组织的伦理制度建设 2.构建伦理的组织文化)3.由公管主体伦理构建向客体构建转变(1.通过政务公开,培养公管客体的主人翁意识
2.宣传公管部门政策和伦理观念,缩短主客体伦理观念的差距 3.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管)
22.传统公管体制的特征
1.公共事业行政化(1.各类公共事业创立主体的行政化 2.各类事业单位管理的行政化 3.公共事业运行中的非法制化)2.公共事业主体单一化(1.国家成为唯一的事业单位,包办一切事业 2.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3.资源配置非社会化(1.公管计划化2.公管事出多门3事业单位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4.职能体系扩大化
23.新型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1.现代事业法人制度 2.现代事业组织模式3.现代事业领导制度 4.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 5.现代事业人事制度
24.我国公管体制改革的途径和对策
1.解放思想,转换观念 2.实现分类管理,明确公管主体 3.政事分开,重新界定政府职能4.培育市场,促进公共服务领域的竞争和合作 5.构筑法律支持
25.公共事业的社会化
1.社会力量成为举办公共事业的主体 2.市场化运营成为公共事业发展的根本机制 3.多远的约束成为公管的基本特征
26.事业型市场的特点
1.精神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 2.交换行为多伴随传播活动 3.交换中产品所有权不发生转让 4.生产消费不可分与可分性并存 5 市场运行目标的双重性
第九章全部掌握。
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规模性。4、公共产品7、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类型:解答题(3*10)论述题(2*20)材料分析(1*30)解答题(3*10):一、公共事业(1)公共产品的特点: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公共产品的分类:以具体表现形式分:纯公......
一、国家体育场的产品属性:1、国家体育场是准公共产品;2、所谓的准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笔记答:中国的公共事业,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
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公共产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分类: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