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额农贷促可持续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额农贷系统”。
创新小额农贷管理 促成可持续发展
1983年,“穷人银行家”尤努斯创立格莱珉银行,专注向孟加拉最贫困人提供小额贷款,帮助穷人解决生计问题、实现个体创业。如今,由他倡导的小额信贷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小额农贷同样利国利民。
一、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矛盾
自2002年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始在龙游联社推广,当时以其随到随办、方便快捷的方式赢得了农户的欢迎,推广小额农贷的热情也一路高涨,曾多次受上级单位表彰,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目前小额农贷却呈萎缩现象。自2005年始小额农贷在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而兄弟联社的发展势头远超过我们。但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户贷款供需矛盾突出,信用社和农户出现“两难”局面。通过深入调查,掌握了小额农贷发展面临困境的成因。
1、支农服务弱化
在支农实践中,原信用代办站发挥着“当地人办当地事”的特色服务优势,而这服务优势也随着 2008年7月份全县信用代办站全面清理完毕宣告结束,造成信用社延伸农村的触角被斩断,给农户带来诸多不便。此外,邮政储蓄、民间借贷的普遍存在也分流了一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同时信贷员的力量严重不足,人员少与工作量大的矛盾突出,严重地弱化了支农服务。
2、产品“缺陷”
今年来联社对农户小额授信额度有所增加,同时新增了种养殖大户及个体工商户授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活与消费的资金需求,但还不能满足农民创业所带来的资金缺陷。二是贷款手续的繁琐和利率偏高。一些有实力的农户容易把目光转向手续更为简便、且因付息而不需欠人情的民间借贷。三是贷款期限不能同步于农业生产周期。
3、农户观念落后
一是农民发展意识薄弱,较为保守。二是信用观念陈旧,容易随意改变借款用途,借冒名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信息渠道不畅。贷款的安全性和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导致信贷员出现惧贷现象和农民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二者的矛盾,意识上造成了农户信贷“两难”境地。
二、以战略眼光,不断创新小额农贷的经营与管理
1、扩大信用社支农政策的宣传和影响。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小额农贷的政策、贷款条件、申请手续、办理程序,让广大农户全面了解小额农贷的品种和流程。同时要充分发挥支农信息员及村两委的力量,结合信贷员的下村调研,做到固定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文字宣传与音像宣传相结合,消除农民对贷款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2、改进支农服务。在做深做细农户的信用等级复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息库,通过对“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结合农户复评资料,对农户信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统一输入,集中、动态管理,实现全县系统内农户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联社将逐步实现信贷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操作,使贷款变得更加便捷,管理得到强化。从源头减缓信贷管理压力,提高服务水平。
3、创新支农产品。一是结合农村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改进、优化小额农贷。主要是放宽小额农贷期限,根据生产周期、灵活决定贷款期限;加大授信额度,如对信誉好、能带动他人致富的优质种养殖大户、农副产品畈销户可给予最高10万至20万不等的授信。二是大胆探索支农新品种。积极推广 “惠捷通” 惠农贷款,实现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到随办”的便利服务,在这基础上,为解决农户担保难问题,继续深入推广农户联保、林权抵押等多种形式的贷款,满足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问题。根据目前农村新区建房热情况,有条件的网点可以尝试农村建房安居贷款,主要是解决农村旧村改造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短缺困难,由规划局和发改办批复,当地政府审核通过,以村经济合作社国有土地作抵押或企业担保,对该经济合作社发放的贷款,而购买这些安居房者,我们可推出相应的贷款配套机制,经村经济合作社担保,向购买者提供房屋按揭贷款,这样有利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深化信用工程创建。在格莱珉银行,穷人如果按约还款和存款,就能得到更多的贷款额度,激励借款人信守合约,贷款偿还率高达98%。我们要以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为抓手,实行信用奖惩机制,采取“信用激励、信用预警、信用惩诫及信用淘汰”四种形式对农户实施动态管理,助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二是与政府、法院密切合作,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保护债权,建立农村信用新秩序。
5、改进小额农贷管理。一是强化小额农贷风险防范,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贷款管理责任制。实行贷款回访制,贷款发放后,要坚持常检查,勤回访,了解农户贷款的使用情况。二是允许一定比例的贷款损失率。小额农户信贷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农户资产少、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直接相关,但一般农户均能做到诚实守信、勤勉经营,通过履行信贷流程、分散贷款风险可以做到总体风险可控。对确定因为天灾人祸、市场变化等客观原因造成不良贷款的农户,可以实行“放水养鱼”的办法,并提供以信息、技术援助,尽快帮助他们改善经济状况,激活原有不良贷款。
小额农贷是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的一个缩影,推进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既是一项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工作,又是农信社贷款强社的一个重要品牌。我们要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积极创新服务与品种,把小额农贷推向农村广阔的市场,有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信用联社小额农贷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信用社至6月底各项贷款余额6844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606万元,占比96.5%。社下辖49个村,辖区人口4万余人,贷户约7000户,现有客户经理6人,人......
信用社至6月底各项贷款余额6844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606万元,占比96.5%。社下辖49个村,辖区人口4万余人,贷户约7000户,现有客户经理6人,人平管村8个,管理贷款1100多户,余额11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根据农村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方式推广小额农贷业务,为支持“三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经营状况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取......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分析摘要: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制度在中国发展十几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从小额信......
【摘 要】农村小额信贷在国际上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小额信贷这种直接的扶贫方式,对我国的扶贫计划和农村地区的金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