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优秀]_肖邦作品赏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16: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肖邦作品赏析”。

论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2010级教育学郭明俏

摘 要:肖邦作为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同时不同时期的他,音乐风格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植入他的心中,也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体现。本文将浅要分析肖邦及作品风格并论述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肖邦音乐风格爱国主义思想

一、肖邦简介

“聪明的人绝不等待机会,而是攫取机会,运用机会,征服机会,以机会为仆役。”——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18岁时,肖邦已表现出超然的个性和独创风格。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精致的小品。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与舒曼的作品不同的是,它们没有标题和情节。其中,玛祖卡和波罗乃兹舞曲——风格化的舞曲——实际上并没有运用民间的曲调,但却充分体现了波兰的民族精神。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他的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并且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代表作品是《钢琴协奏曲》和《叙事曲》。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不会灭亡。”

同时肖邦是一位民族战士,“爱祖国高于一切。”“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是他的爱国名言。肖邦一生处于民族危亡时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他创作的主旋律。而为表达自己思念祖国、怀念故土之情,他的作品又深深植根于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壤之中。

二、肖邦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特点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不同时期他的音乐风格又有不同的特点。

1.华沙时期(早年—1830)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

2.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3.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

4.晚期(1846—1849)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三、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在肖邦的音乐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他的音乐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下面我将分析一下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1.《英雄》

这是一首充满战斗力量和英雄气概,以《英雄》而著名的波兰舞曲,作于1842年。肖邦的波兰舞曲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以强壮的、雄纠纠的节奏,叙述波兰往昔封建时代的繁华;另一类则为忧郁的情绪,反映在沙皇俄国压制之下苦难的波兰。这一《英雄》波兰舞曲为前一类中的杰出代表。本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因此有人认为本曲是作者用来描述十七世纪的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肖邦的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英雄形象,本曲的主人公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肖邦在这一形象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国热情。

乐曲的构成为复三段体:

第一段:降A大调。在音量逐渐增强的序奏之后,无比辉煌的英雄主题进入,充满着信心与力量,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体现(片段1)。

第二段:从E大调起经过各种转调又回到降A大调。肖邦利用钢琴描绘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左手在低音部以十六分音符八度双音奏出均匀而清脆的马蹄声,越来越快、越来越强,仿佛革命力量汇集成为千军万马之势;右手则在高音部奏出雄壮的进军号声,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片段2)。

第三段:降A大调。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通过变化使整体气势更加宏伟,最后在胜利凯歌中结束全曲。

一位钢琴家评价道:“这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顶峰,发挥出了最为壮大的气势,具有最为完美的结构。这首优美的作品最先打动我们的是:宏大的构想,高扬的乐念,强壮的效果灵感。正如所有赞美着过去的辉煌作品一般,肖邦使人们听到了穿戴铠甲的波兰祖先们的脚步声,看到了波兰先辈们的雄姿。”

2.《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

玛祖卡舞,是波兰玛祖维亚地方的民间舞蹈。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典型的节奏是:

此外还有库亚维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也都是三拍子的。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种舞曲的特点创作出来的。玛祖卡舞曲的典型节奏,在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经常显露,但肖邦是出神入化地应用它,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旋律,肖邦是天才地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

造出来的。和声、调式更有肖邦独出心裁的创造。尽管如此,《玛祖卡舞曲》的波兰乡土风格毫不减弱;相反,是以更高雅、更诗意的风度,婷婷玉立于钢琴音乐的百花园之中。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

3.《第一叙事曲》

肖邦的爱国情感流露流露在曲中,曲此具有许多幻想、变奏等因素的成分。曲中副部与主部在再现中的不统一,使调性布局出现了奇特的对称现象。再现部中作者是先再现副部,调性却没有统一,最后在再现主部,调性得到统一回到了主调。作者在展开部中的爱国热情逐渐增长,在经过展开部的洗礼后,所有的怀念和回忆都有了一种英雄般豪迈的气概,在最后仍回到了悲剧性的高潮。这首曲子从抒情到悲剧结局,具有较强戏剧性的作品典范。全曲中无一处不表现肖邦一颗飞向祖国的心,在展开部中主部和副部的主题一再变形,表现出发扬鼓励、英勇威武的气概,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在如火如荼的尾声中,叙事曲的主人公发出了最后的祝愿,投入了决死的斗争,为祖国的独立坚决斗争到底。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尽管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成绩却是不朽的!

参考文献:

[1]葛俭《肖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2.2

[2]冯智全《对肖邦叙事曲结构分析差异的研究》[M].苏州: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5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4] 谭君.音乐鉴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钱仁康.外国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李彦.音乐审美与名曲鉴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8.

办学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

以育人为本,教学生做人,突出能力本位,教学生做事。人为本,育为谐—浅谈学校办学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学校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所培养的青少年发展的......

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党执政理念中的体现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党执政理念中的体现【摘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是任何政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前提条件。一个执政党要谋求长期执政,必须依据时代变化主动调整执政理念和执政方......

“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建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建中的体现[摘 要]艺术表现形式始终顺应自然的存在与人文精神的需求,从而将自然与人文整合起来,造就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应,使精神上得到纾解......

论韩非“法治”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论韩非“法治”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从法家思想的源流出发,探讨其重要代表人物韩非的“法治”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和借鉴,同时对其历史局限亦作出大胆扬弃,以......

思修—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如何体现

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如何体现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犹如巍巍高山,凝聚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又如浩瀚海洋,蕴含着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意志。几千......

下载论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肖邦爱国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