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与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保护和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沈兰虎
近几年,全国各地十分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成了一个独特旅游品牌。宁陕是“安宁陕西”的重要战略要地,是陕西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具有开发红色旅游的条件和潜力。
一、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首先要摸清红色旅游资源的底子和现状。经党史部门普查,全县共有革命遗址遗迹19处,按历史时期分,土地革命时期14处,抗日战争时期2处,解放战争时期3处。按类别分,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4处。即宁陕土地委员会旧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鄂陕特委两河会议旧址、鄂豫陕特委及宁佛(周)工委旧址、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江口抗日抗捐军旧址、江口乡农协会旧址、竹山乡农协会旧址、小川乡农协会旧址、黄金乡农协会旧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部旧址、宁陕四亩地党支部旧址、四亩地汉南交通站旧址、中共东江口中心县委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处,即红军攻打老城旧址。革命领导人故居1处,即何振亚将军故居。烈士墓1处,即林口子烈士墓遗址。纪念设施2处,即新场乡红军标语遗址,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烈士陵园。以上19处遗址遗迹,除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烈士陵园(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开发和利用较好外,其他遗址均未开发利用,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从普查结果看,宁陕县革命遗址遗迹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缺乏有较大影响力的革命遗址遗迹。二是这些遗址遗迹大多在西部的蒲河、东部的江口一带,分布分散,当地经济欠发达,且大多不在交通主干道沿线,这给维护修缮和参观游览带来困难。
造成当前遗址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地保护利用规划。特别是历经“*”非常时期的破坏和近期的民居改造,一些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损毁严重,许多陈列物品遭遗弃或损坏,或散落民间不知去向。有些遗址(如四亩地汉南交通站旧址、鄂豫陕特委及宁佛(周)工委旧址、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虽然尚有部分原建筑,但因年久失修,已面目全非;有些(如新场乡红军标语遗址、东江口抗日抗捐军旧址、鄂陕特委两河会议旧址等)大部分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仅存原墙基或断壁残垣。诸如上述,如不及时进行修复完善,加以正规保护,无论是观光纪念意义和教育作用都将无从发挥,不但不能将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也将给党史和党建工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二是由于没有把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发展地方经济进行统筹考虑,特别是没有与发展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缺乏长期建设性规划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导致这些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工作始终处于个别部门独立支撑的局面,其他部门缺少配合,社会各界没有响应,每年有限的经费不过是杯水车薪,从而普遍陷入严重的资金困境,这是造成大量革命遗址遗迹现状堪忧的最根本原因,亟待倾力挽救。
二、保护和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全县应该把党史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与发展旅游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筹起来,通过合理运用
市场化手段,实现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在内的党史资源的全面保护、充分利用和良好传承。为此建议:
一是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正盘子。根据已经普查出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现实情况,要尽快制定全面、科学、周密的保护和开发建设规划,着眼于构建“宁陕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就各类革命遗址遗迹的维护修缮,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考证,以及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的规范整治做出统筹安排。按照“紧急启动、稳步推进、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使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初见成效。
二是要普遍建立革命遗址遗迹政府专项保护制度。要有效整合宣传、党史、文物、旅游和民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方式,加大对各类革命遗址遗迹的行政保护力度,杜绝各类人为破坏损毁现象的发生。
三是要区别革命遗址遗迹的不同情况,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利用措施。对于原建筑尚存且有较大教育影响力的革命遗址遗迹,要优先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原貌,尽快收集、抢救内部陈列物品,并建立定期保养制度;着眼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可附属建立党史教育场馆,逐步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原建筑物已不存在的革命遗址遗迹,短期内可依托附近学校、村委会活动室举办图片展览,进行党史宣传教育,待资金筹集到位,再行原貌恢复乃至开发拓展等工作。
三、保护和开发宁陕红色旅游资源的对策
(一)围绕一个中心。做好革命遗址保护和开发工作,要围绕一个中心—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是建设旅游强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革命遗址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开发、保护革命遗址。要把是否有利于红色旅游发展这个理念贯穿到对革命遗址开发保护的全过程,落实到开发保护的每一个环节。
(二)把握两个结合,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两个结合:即在着力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向红色文化资本转变时,一要把红色文化保护和开发与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结合起来;二要把红色文化保护和开发与宁陕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开发结合起来,这是宁陕县革命历史遗址保护与开发措施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抓住两个重点:革命遗址是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林地整合、新村建设等等。这些都与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资源的破坏已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全力保护和合理开发是当务之急。但是,如果粗放式开发,会加重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资源的损失,革命遗址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应该杜绝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必须树立为保护而开发的理念。革命遗址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只有如此,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完全得到统一。因此,抓住开发与保护这两个重点,必须要站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
(三)严格三个程序。普查、规划、建设。目前该县档案史志局已经对全县的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并已上报省、市业务部门
列入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但如果不对全县的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搞一个全面的规划,那可能会耗资普查功亏一篑。在规划方面建议: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根据革命遗址的社会效应、革命遗址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规划,该保护的重在保护,该开发的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不做得不偿失的事。二要坚持梯次推进的原则。当前,宁陕县的财政还很困难,如果全都进行保护开发,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可能难以承受。要根据轻重缓急,制定规划,急需保护的,先要保护好;条件成熟的,可以开发的就尽快开发建设。三要坚持节约的原则。要把资源的节约和资金的节约作为制定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四)采取四种方式。一是买。通过对全县的革命遗址普查登记,了解到大部分革命遗址要么原址已经重建了,要么已经是私人的财产。比如: 宁陕土地委员会旧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部旧址、鄂陕特委两河会议旧址、鄂豫陕特委及宁佛(周)工委旧址、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江口抗日抗捐军旧址等,现在都已归私人所有,对这些遗址,建议采取买的方式收回,然后加以修缮或开发重建。使其发挥革命遗址应有的作用,让后世子孙了解这段历史。二是租。在普查登记中发现,有极小部分革命遗址,现在已改变做其它用途,这类地方可以修复后租用,作为参观革命遗址的一个景点。三是建。目前,该县的5处革命遗址,绝大多数已经面目全非,一部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部分虽留下遗迹,但没有可看的东西,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比如何振亚故居、新场乡红军标语、黄金乡农协会江口乡农协会、猴子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鉴于其形
成的历史背景,其地理位置极佳,建红色旅游点后能与江口烈士陵园形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有必要进一步新建完善园内设施,建设成“宁陕解放烈士纪念馆”,使其成为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四是收。在普查登记中发现,部分革命遗址,现在属于政府单位所有。如江口中学、高桥小学就是中共东江口中心县委和江口乡农协会原址,政府可以向上争取资金择址另建学校,恢复历史上有影响的文物建筑。在普查登记中发现,民间还散落着许多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实物,可以采取以乡镇为单位收集征集的方式,把它们集中起来,以备建馆陈列之用。
从长远来看,对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在内的各类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既可以保证这些红色资源的存史、育人功能永葆活力,又能充分激发它们的市场潜质,活跃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议1.开发指导思想运用原生态理念,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管理,维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性,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
当前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建议一、红色旅游发展情况**是**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革命战争年代,支前模范**六姐妹名扬全国,孟良......
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第10期。作者:蒋才芳 王兆峰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1 引言湖南省西部地区包括张家界市、......
旅游管理(1)班3100511139么雪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发带来的问题,有......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例黄石国家公园简介: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