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古丈县经济发展的现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湘西自治州古丈县经济发展的现状 ——古丈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黄鸽
摘要:湘西古丈掩于群山环抱之中,山是青翠欲滴的山,水是碧绿剔透的水。这里有首屈一指的茶叶——“古丈毛尖”,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古丈县山清水秀,林木绿化率高达73.32%,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何纪光的家乡,土家族茅古斯、摆手舞,苗族鼓舞等独具特色。有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望界,有省级森林公园——坐龙峡,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湘西北第一大内湖——栖凤湖。关键词:神秘湘西·神奇古丈,古丈县旅游业,景点,现状,发展
一、古丈县现今旅游资源
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东,处于武陵山脉南坡中段,地处东经109°45′—110°16′,北纬28°24′—28°46′之间。东接沅陵、西靠保靖、南连吉首及泸溪,北临酉水,与永顺县隔河相望。全县南北长40.52公里,东西宽51.36公里,约占州总面积的8.6%,占全省总面积的0.6%。全县辖5镇7乡140个村,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3%,有“茶叶之乡”、“林业之乡”和“歌舞之乡”的美誉。
1、自然景观
(1)中南第一大峡谷——坐龙峡
坐龙峡风景区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与中国名镇—芙蓉镇隔水相望。坐龙峡大峡谷全长约6500米,最大落差达300余米。坐龙峡风景区集俏、隐、幽、旷、奇、险、古、拙于一体,有“中南第一奇峡”的美誉,被评为“新潇湘八景”。坐龙峡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峡谷、原始次生林、溪瀑组合成的奇幻自然风光和恍如隔世的古朴神秘土家风情,而被誉为“世外桃园”、“人间仙境”。2002年11月中旬中南林学院专家实地考察后说,坐龙峡从古至今尚无人能够全程穿越,可称得上是“中国第一奇峡”。(2)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
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和断龙乡境内,面积约10平方公里,距古丈县城26公里。境内,核心景区所辖面积约20平方公里。以酉水河为界与芙蓉镇隔河相望,正处于湘西州芙蓉镇景点圈和张家界至凤凰这条旅游黄金走廊的中间位置,湘、鄂、黔、渝旅游版块的中心腹地。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由红石林岩溶地貌景区和峡谷地貌景区以及暗河、湖泊、瀑布、洞穴地貌景区组成。它包括了石林、峰丛、石柱、河流、湖泊、暗河、瀑布、洞穴、岩溶洼地、标准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组成。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是喀斯特地貌中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3)省级风景名胜区——栖凤湖
栖凤湖风景区位于古丈县北部的酉水流域,1993年被政府审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5平方公里。碧绿的湖面一平如镜,湖岸边均为千百米高的群山,1
连绵起伏,层峦叠嶂,而且山坡陡峻,多峡谷和悬谷,湖畔有时隐时现、时稀时密的自然村庄和湖岸三联单成群、自然组合的小渔船,岸线曲折多逶,常形成三面临水半岛,整个湖俨然一幅原始清秀的大自然巨幅图画。内有全岛19个,半岛21个、小溪17条。主要景点68处。如“金凤回窝”、“鲜鱼闹海”、“双龙卧波”、“雄狮结伴”、“猪八戒山”、“九姊妹岛”、“九龙下海”、鸡斗螟蚁、“神龟笑天”等。景区是观光旅游、考古、科研、度假的理想场所。该景区位于湖南省精心培育的“张家界——猛洞河——栖凤湖——德夯——凤凰南长城”国际 旅游精品线的中间位置,焦柳铁路、S229线由南到北从景区通过,距张家界机场8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髙望界
高望界位于古丈县城的东北部,北临酉水河,最低海拔170米,最高海拔1146米,境内山脉西南高,东北低,恰似一个放大了的“山水丛林盆景”。《古丈坪厅志载》:“古丈东北五十里,岭势险峻,高出云表,其险处扪萝攀藤,羊肠一线,陟其岭者,心悸目眩,不数大行,九折返也。”高望界是1958年创建的国有林场,总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88.4%,年平均气温12.5,小气候明显,高望界有7万亩的原始次生林。感受顶堂揽胜,金龙溪观瀑等。(5)宗教圣地——天桥山
天桥山海拔847.1米,山势陡耸,岩峰奇险,峰顶悬崖石壁中有一裂缝,下连深谷,形成天然拱桥,故名。桥台十分险峻,相传一游人想测其高深,从桥台抛下巨石,忽因凉风袭面,倦怠入睡,待他黄梁梦醒,方闻巨石落地之声。台下原有观音庵一座,香火旺盛,圣名远扬,每年六月朝山盛会,来人不绝,跳马对歌,通宵达旦,异常热闹。台下石壁上苔痕石纹相缀,自然形成赤彩图案,形若锦鸡,栩栩如生。相传若闻锦鸡报晓,附近白岩村即遭火灾,为此在其顶上修有石塔一座,以示镇邪。
2、人文景观
古丈县是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是神奇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我县人文资源丰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古朴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及名人名家。溪州彭氏土司千年文化的发祥地会溪坪始皇城胜迹,河西百座战国楚墓群,老司岩明清土家民居,以及“天见张平,日月不明,地见张平,草木不生,人见张平,九死一生”的最典型揭示湘西百年匪患文化的民歌童谣等,都反映了茶乡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沧桑与厚重。
(1)“溪州铜柱”
古丈著名文物,已载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条目。是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和溪州土司王彭士愁于下溪洲(今古丈会溪坪)和谈后所立。铜柱刻有和谈条约《复溪州铜柱记》,规定了溪州对楚王的从属关系和楚对溪州的安抚条件。(2)下溪州故城
即今会溪坪。是宋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修筑,并置砦茶滩南岸。宋王朝赐新城名会溪,新砦名黔安。至今遗址虽被凤滩水库淹没,但附近仍有土司砦寨—九龙蹬遗址和土司坟场—金盆山遗迹。另在野竹豹狗寨还有土司殿遗址一处。(3)清代墓葬出土文物
在古(丈)王(村)公路施工时,从小谷溪挖开清代墓葬,得玉镯1对、玉珠3枚、玉雕葫芦1件、玉佩1件、椭圆玉坠1件、小型玉佩环2件,中型玉佩环1件、罗马怀表1块、烧料带佩1块、银蝴蝶1只,银插千一根,合计16件,于1964年4月上交州博物馆收藏。(4)苗族衣裙
1980年得苗族妇女近代衣裙两套,制作精美,花色艳丽,是苗族人民的工艺珍品,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一套存县文化馆,一套存湖南省群众艺术馆。(5)战国楚文物
1984年7月6日至30日,9月23日至10月20日,省、州考古发掘队,在专家胡德兴的指导下,于古丈县河西镇白鹤湾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考古发掘,共计发掘战国墓葬64座,出土文物315件。
(6)夯吾苗寨
土家族的社巴节、跳马节、四月八、六月六,苗族的三月
三、清明歌会、七月
七、赶秋、跳香节等,以及苗族猴儿鼓舞、苗家椎牛、土家族摆手舞、茅古斯舞等都保持了远古遗风。
二、古丈县旅游业的发展
2003年,县旅游局重点开展栖凤湖风景名胜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县人民政府在与香港吉特和湖南鸿仪等多家投资商洽谈后,于7月30日与湖南鸿仪投资发展公司签订《坐龙峡景区开发经营合同》,并成立县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3月更名为湘西坐龙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注册“红石林”、“坐龙峡”、“栖凤湖”、“高望界”、“天桥山”等相关商标保护工作,申报的“坐龙溪第一奇峡”和“坐龙溪大峡谷”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受理。2004年,县旅游局积极开发“红石林”旅游资源。2005年,县人民政府与湖南华厦科技公司签订红石林开发经营合同,红石林景区招商引资成功。县旅游局组织修建进红石林景区公路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2006年《古丈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省、州两级评审。县旅游局加强旅游接待管理,组织开展旅游饭店星级标准和星级评定,“古丈县民族大酒店”获得二星级旅游宾馆授牌,10月组织“农家乐饮食名店”标志牌。同时,制定《古丈县农家乐管理办法》,规范全县“农家乐”的旅游接待服务。2007年,县旅游局不断加大旅游景点开发力度,坐龙峡景区开发探险游和户外拓展游,红石林景区向“巨人园”扩展,同时,促进和培育“农家乐”饮食、“古丈毛尖”茶、“湘西腊味”。从2000年古丈县着手普查旅游资源以来,古丈县独特的旅游资源等到了大众的认可,“苗族鼓舞”、“土家茅古斯”等五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社巴节”、“哭嫁歌”、“挖土锣鼓歌”、“梯玛神歌”及“苗族四月八节”等5个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古丈县的茶文化,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更是赫赫有名。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古丈县引进湖南鸿仪和湖南华夏分别开发经营坐龙峡和红石林景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古丈县紧扣“旅游产业富民”主线,多方筹巨资,不遗余力打造健康、生态、和谐的旅游环境,仅2010年就投入1800万元,完成了坐龙峡、红石林景区公路改造建设工程;投入580万元,完成了“金钉子”景点道路拓宽工程与“金钉子”标志塔建设工程建设„„
今年来,该县又多渠道筹资548万元推出八百里绿色行动,以省道S229沿线和红石林、栖凤湖等四大景区为重点,狠抓S229公路沿线、乡镇街道及树栖科、“夯吾苗寨”等特色村寨的绿化工作。截至目前,八百里绿化拓展工程共完成整地挖穴2500多亩,S229旅游通道及红石林、坐龙峡等景区的林木绿化率明显提升。
为谋求旅游产业向品牌化发展,2010年,该县以举办“中华茶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为契机,吸引全国各地的28家茶叶经营公司在品评会现场举行了签约,签约金额达7400余万元。
力创平安的旅游环境,长期来是古丈县委、县政府工作中丝毫不敢放松的一根弦。2010年,该县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联手开展了70余次旅游行业管理整治工作,组织开展了25次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了黑社、黑导、黑车,规范了市场秩序;为确保旅游安全,开展了多次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全年旅游安全事故为零。
三、古丈旅游业带来的效益
自1993年栖凤湖被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从2000年开始,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旅游资源的的发掘和整理力度,坐龙峡、红石林等景区逐渐脱颖而出,实现了从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凭借旅游业的强大带动效应,茶叶等土特产品也搭上的旅游产业的快车道,全县旅游产业大发展格局已初具皱形,成为湘西州的四个重点旅游县市之一,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2010年古丈县全年旅游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完成州定目标管理任务,实现接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77亿元,在全县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分别完成年计划的 101.09%、110.63 %,完成旅游项目工程建设1759万元,其中:坐龙峡、红石林景区公路建设830万元,红石林景区建设 569万元,栖凤湖环湖游道完成投资130万元,完成景点圈河西滨河片区土家风情长廊征地70.50亩,到位资金500万元,已付款230万元。全年没有发生游客投诉,安全责任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
四、展望未来
精心编制了《古丈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编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标准、高起点,谋划未来五年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整合我县旅游资源,着力把我县打造成为以生态旅游、神秘土家、苗文化旅游为特色,集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展现“神秘湘西.神奇古丈”形象,实现古丈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五、参考文献
《古丈坪厅志载》
湖南日报 刊登《古丈生态旅游入佳境》 邓东亮 著《天生古丈》
④ 向帮金 主编 《茶乡古丈概览》
⑤湖南省古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 出版《(湖南湘西古丈县)茶乡风情(茶苑奇葩、茶时节令、茶工建造、茶山胜迹 等当地民情风俗)H1702》 ⑥《古丈县旅游局县志编创工作》
六、感谢
感谢在古丈旅游局在调查时所提供相关方面的资料,以及当地人民的帮助,再次对他们表示极大的感谢。
【作者简介】姓名:黄鸽
学号:10051022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10级工商管理
指导老师:李安辉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工 作 汇 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二○一一年四月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于1977年成立,于1995年首次通过湖南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是国家环......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州政办发〔2012〕24号各县市人民政府、湘西经开区管委会,州直有关单位:《湘西自治州城乡建设档案......
湘西自治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贯彻落实《湖南......
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宗旨,在十一五期间在湘西农村实施文明生态建设工程,结合农村老百姓住房改造工......
湘西自治州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源:州旅游局作者:州旅游局办公室时间:2009-04-28点击率:1274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旅游产业呈高速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