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题”。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投资成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3.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4.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5.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时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成为IS曲线。
6.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
7.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成为“凯恩斯陷阱”和“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9.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与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0.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支出降低的效果。
1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价格和利率的行为。
13.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14.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15.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6.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书本上)当一个经济中绝大数商品和劳务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17.摩擦性失业:指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18.最终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19.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的总和。
20.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21.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22.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产出和支出下降所造成的。
51、过剩生产能力(Exce capacity)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
宏经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ro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衡量一个国家的物......
1.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最佳配置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家假设条件:⑴“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⑵完......
宏经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资本消耗即折旧......
名词解释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P359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P359GDP紧缩指数:名义GDP的增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