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保险问题的方案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
我国失业保险问题的方案设计
摘要;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原因造成失业、中断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援助的保障制度。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曾将失业视为待业,直到进入改革开放年代,我国才真正建立起失业保险制度,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已经形成完整体系,在保障失业工人的权益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失业保险;现状;问题;建议
失业保险既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市场就业机制的必要条件。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后,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密切结合,加快了制订新的失业保险行政法规节奏
1.失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1998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月22日,发布了国务院第258号令,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
1.1 失业保险的概念
国家通过强制性发令建立事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组织帮助和再就业机会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2失业保险的内容
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专项基金;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健全
对失业员工的管理和服务;建立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实体。
1.3失业保险的基本框架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失业津贴给付标准;失业津贴给付期限;失业保险基金筹集
1.4失业保险的特点
失业保险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普遍性。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二是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强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三是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失业保险面临新的挑战
2.1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
越来越大的供需差距;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弹性逐渐降低
2.2新型就业方式带来的挑战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或重组,曾使大批职工失去工作岗位。目前中国已经加入WTO,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之人们生活观念、就业观念的变化、经济的全球化,所有这些定会带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临时就业,弹性就业、劳务式工作将大量出现。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符合我国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解决严重的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我国政府现实行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而新的就业方式定会带来新的劳动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2.3并轨带来的挑战
下岗“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性的名词担任的使命即将宣告终结。到2003年底,所有下岗职工都要出中心,转换身份进入市场,寻求再就业,到那时,目前这种过渡性”双轨制“保护机制将告结束,企业排出的富余人员将依国际惯例,直接表现为裁员或失业,其保障也相应地由失业保险承担。”虽然下岗再就业中心的建立,曾为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缓冲的时间,但“并轨”依然是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一大挑战。3 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失业保险制度一直处在不断的调整中,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启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举措,使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面对变化的劳动市场,事业保险制度的整体建设、制度本身的规定和制度的执行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和解决。
事业保险制度在世界上发展不平衡,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发达国家因长期实行高标准的事业保护政策而造成下列问题:失业保险成本逊色上升,政府负担过重。失业津贴标准过高,导致失业者消极对待再就业。
发展中国家失业保险制度缺失或待遇水平低,对劳动者的失业保护措施不到位,必须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发展中国家中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足五分之一,这一方面与农业社会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工薪劳动者失业很多且得不到社会保护。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失业保险的解决方案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的解决方案
4.1加大宣传力度。
改革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失业保险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教育、媒体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渠道宣传失业保险制度,使人们树立失业保险观,增强企业和个人的失业保险意识。
4.2拓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失业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应进一步扩大,最好是全国统一,将城镇所有具有失业风险的劳动者都纳入适用范围。
4.3建立相应的资格审核机构,对享受失业保险资格条件的进行严格审核。
我国审核失业资格条件不够严格,欠缺相应的资格审核机构。应明确界定“就业”与“失业”,设立专门的失业保险资格审核机构,督促失业者早日进入失业保障体系,隐性就业者申报就业,退出失业保障体系,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良性运行。
目前我国对于失业与就业的界限未作明确划分,西方国家对失业与就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工作时间,二是工作收入水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失业者如果从事一些合法的经济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收入且收入达到法定最低工资的就可以视为就业者,这样在理论和实务上就可以将失业者和就业者加以区分,在此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资格审核机构严格把关,在失业申报的同时,辅之以就业申报,实行失业与就业的双重申报制度,并将失业保险待遇与各种就业活动挂钩。这样一方面能使失业保险金的发放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解决“隐性失业”导致的失业保险金的流失现象。
4.4多渠道筹集失业保险基金。
依照目前的形势,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加大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的失业保险收支缺口难以维系。鉴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城镇企业拖欠失业保险费严重的情况,可以采用税费结合的方法强制征收失业保险费,扩宽失业保险费的征收范围,将城镇和农村的一些隐性失业人员纳入到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范围内。同时,广泛开辟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如鼓励个人和单位的投资、通过失业保险基金的高效运作吸引投资、通过开展公益性的活动等
项目来吸引投资等。
4.5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加强对失业保险机构的管理。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管理机构等方面也都应向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过渡。
4.6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体系。
失业保险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建议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尽快制定《失业保险法》作为失业保险基本法,同时由国务院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在现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失业保险基金管理条例》、《失业保险统计、审计条例》及其他相关条例。
结论
综上所述,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稳定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保障制度,因此,必须重视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伟民.《失业保险——21世纪社会保障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翟志俊.《中国失业保险历史回顾及其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 王正柱.《失业保险实用大全》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4] 毛健.《失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版
浅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哲学社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韩菁202013【摘要】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大批企业倒闭、员工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
“茗琼羚”为你分享12篇“当前我国失业保险的问题与对策”,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当前我国失业保险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问题日趋显性化,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面临着更大的 挑战。 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对构建保......
浅谈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完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失业保障在维持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反思我国......
失业保险前 言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都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失业问题与通货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