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看初中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教导主任看初中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平浪中学:陈业武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初中教学管理精细化的本质之我见: 精:
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行为、精品的成绩 细:
细腻的制度、细心的操作、细节的关注 建章立制:
1、制度必须具有公认性和可实施性。
2、制度必须具有系列性和可操作性。
3、制度必须具有人文性和可检验性。
制度建立的公认性和可实施性:
制度本身是让从事一定领域活动的人的群体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标准而设立的。 源于群众是根本。
关键在于:立足现实、普遍认可 制度本身的系列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管理的特点所决定。
教学管理的特点在于: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联系、整体推进。
制度的要求:分门别类(规章性制度、流程性制度、检测性制度、奖惩性制度)、相辅相成、有理有据、可行有效 制度功能的人文性和可检验性:
制度是用来管理人的,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动物,也是最不容易受到约束和控制的高级动物,因为人有自我意识。 制度的最高境界是个人自我意识的群体一致。 功能:关注人性环境、具备检测力度 思考:
1、制度的特色化在哪里?
2、如何提高精细制度的执行效度? 教学管理的主体与核心——教学常规
备课
集体备课
上课
教师评价
听评课
校本教研
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 操作明晰、落实到位、贵在坚持 即:
1、管理者明确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
2、每个环节的教学管理应真正加以落实。
3、管理应该持之以恒,形成一种惯性。备课要求:
1、目标明确、具体、可实现。
2、学情分析结合授课内容特点,具有针对性。
3、教学步骤完备,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4、板书设计清晰,重难点提纲挈领,具有可回溯性。
5、作业布置分层实施、具有有效性和可延伸性。
6、教学反思适中、真实、凝聚思考性和启发性。上课要求:分层思想贯彻始终。
1、教学目标小、实、真,关注学生持续发展。
2、立足班级学情进行分析,结合授课内容定好基调。
3、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要求,兼顾时代感和实用性。
4、教学步骤明晰,注意逻辑关联,衔接自然。
5、整合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认知规律。
6、课堂设问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表扬具有有效性和激励性。
7、课堂练习或作业布置的标高设置应成坡度上升,分必做和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说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是学生自己参与的结果。听评课要求: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老师教了多少。听课:
1、课前的交流与了解。
2、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等映射教师的课堂指导。
3、学生的课堂答问、讨论和各种知识反馈活动。
4、师生交流的和谐度以及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评课:
1、教学目标的实现度和重难点的把握度对学生的影响效度。
2、教法是否适应于班级学生学习现状。
3、课题研究的课堂呈现形式和学生反馈情况。
4、学生的课堂反应。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内容:
① 本单元章节在本册书和整个初中阶段的地位和作用。② 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③ 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习方式设计。④ 本课时针对性训练重点。
⑤ 引入中需作哪些知识铺垫和教学内容的补充。
⑥ 习题与教学内容之间联系及作业如何安排。⑦ 小结与随堂笔录的处理。⑧ 课堂教学反馈及调节形式。⑨ 教学中出现的困惑或问题研讨。集体备课的形式:
① 主讲式:每次活动一人主讲,全组成员作充分补充。
② 普讲式:每次活动按周课时量安排全组教师每人主讲1-2课内容,全组成员作补充。
③ 讲座式:活动按专题内容专人主讲式,如:作文教学、阅读分析、学期教材报告、学期教学计划,市、区会议精神传达等。
④ 研讨式:对学科知识或边缘学科以及需要探讨的知识进行研讨。如:教改动向、中考信息、学科之间的渗透等问题的探讨,需全组教师提前每人做好准备,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宜采用研讨式。教师评价:
1、考试的质量分析(四率一平、同等级别成绩对照、具体指标完成情况等)。
2、评教评学(教学管理和师德情况)。
3、同行认可(教师聘用、民主评定、荣誉奖励等)。校本教研:
1、教师个人的自我教育(随笔、摘抄、心得、反思等)。
2、教师集体的教研活动。
3、主题讲座、政策说明、校际交流、教学指导等。
4、特色性研讨(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常规管理的落实:
1、按章执行,依规监督。
2、公私分明,就事论事。
“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
3、注重协调,上下一致。
4、重在平时,点滴记录。
5、持之以恒,形成常态。我对常规管理的思考:
1、如何将无情的管理与人文关怀和谐有效加以结合?
2、如何处理管理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和人际关系的不调和?
3、摒弃常规管理的形式主义,是否要形成阶段管理重点而勿求面面俱到?
学校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2013全旗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八个年主题活动,进一步唱响“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旋律。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课程标准的推进......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是“每位教师经常而且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相当于教师作业。教学常规:1、备课;2、上课;3、布置与批改作业;4、课外辅导;5、听课评课;6、考试与考核;7、......
农安三中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观念性的转变,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措施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学校要深挖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以“教导处—教研组—备课......
数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安阳市钢二路小学一年级备课组预习常规:一.由于孩子年龄较小,预习起先由教师引导进行(前半个月),循序渐进让孩子产生预习意识。二.教师应教会孩子预习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