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学生用)_黄河颂原创公开课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1:45: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黄河颂(学生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河颂原创公开课用”。

黄河颂

主备人:杨光树审核:武勇授课时间:2011、3、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自己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准备

教师:搜集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二、激发情感: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说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并简要概括。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分组齐读课文。

三、朗读交流

1、对读: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赛读:各组自行推荐代表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才更能读出感情。

3、全班齐读诗歌。

教师提醒学生:有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四、内容研讨: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歌颂黄河的部分分为几层?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五、课堂小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六、拓展延伸:

1、收集关于黄河的相关诗句

2、模仿本文,写一首歌颂家乡自然美景的小诗,题目自拟。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学后反思:

黄河颂(学生用)

《黄河颂》导学导练【积累·运用】一、走近作者光未然,原名 ,1913年出生,湖北老河口市人。、。1935年8月创作《 》歌词,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教师用)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

《黄河颂》

《黄河颂》教学设计2010-11-11 | 黄河 教学 大合唱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黄河颂

黄河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

黄河颂

七年级下语文学习指要课题:黄河颂 时间: 3月份 课型:自主探究赏读课 主备人:刘冬梅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下载黄河颂(学生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河颂(学生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