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有”。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专业程度不断增强,市场竟争一方面更加激烈,一方面努力朝着更加公平和有序的方向发展,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不仅注重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且更加注重服务与信誉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整个社会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成为人们立足于职场的重要条件。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而且也是大学生们走上社会就业之前的最后训练基地,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对就业单位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反过来也会影响用人单位和社会对高校德育教育质量的评判,从而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前道德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断提高的要求,已经成为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山东大王职业学院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对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院校、专业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当前对在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上有两种主要错误认识:一种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在高职类院校开展,而其他院校则没有必要;另一种则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内容,高校没有教育的义务。基于上述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在院校、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等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院校和医学、师范、军事专业类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得较早、较为普遍,而其他院校和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则开展得很少或处于空白状态。
第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边缘化”倾向。据调查,在当前不少开展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而在德育教育中,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的现象。在道德品质教育中又存在着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所占比例甚少,职业道德教育似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第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门性、针对性,教育方法、手段单一。在不少开设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院校中,只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在讲授中泛泛而谈,不能够开展针对职业特点要求的专门性讲述和分析。在教育的方法上多限于只是课堂讲授,形式呆板单一,在教育的途径上缺乏道德实践。
第 四,高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当前不少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错位。由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不少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状况令人堪优。在职业价值取向上.不少学生存在市侩庸俗化趋向,在择业问题上对金钱过度关注,对一些薪金丰厚的职位趋之若鹜,而对一些报酬相对较低而急需人才的岗位却无人问津。在职业道德评判上,不少学生观念含混模糊甚至十分错误。不少学生奉献意识弱化,过分看中工作待遇,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敬业精神,更谈不上爱岗,工作上稍有不如意就辞职而去,经常舟跳槽”成为“家常便饭”。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能够赚到钱,道德是次要的,手段和方法更加重要,于是投机冒险、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等行为在他们眼中成为“本事”和“经验”。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短、职业技能教育要求高、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大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只能采用课内必修课、第二课堂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抓好理论与实践两个教育环节,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1.根据培养目标开展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职业道德”教育课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毕业生不可缺少的环节。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日标,是要帮助学生孕育一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的意识.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职业道德教育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牛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理论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主人翁的社会意识和敬业、乐业、勤业、创业精神,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准备条件。
2.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职业道德课要与其他课程配合,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专业课教师必须熟悉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课教师应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渗透。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课教育;开展第二课堂,对职业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3.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企业作风、传统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要求从业人员向社会负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正是由于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才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对企业文化意识的堵养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企业文化。要借助企业文化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的观念,指导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和正确的就业观,确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相结合,端正学生的择业态度。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案例,还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有基本了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成功就业构筑桥梁。所以,引入企业文化案例,对提高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力度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万方数据
行职业道德的养成训练。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它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断加强,为我们进行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实践、实习环节,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分]冶作。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考虑安排聘请实习、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或行业劳动模范介绍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由教师指导学生到实际操作的现场去感受职业道德和从业精神的内涵。
1.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环节,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的,要让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实习中,让学生担任一定岗位的工作,独当一面,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完成后,应该要求学生写出以“怎样才是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为题的职业道德实践体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事业单位形象乃至生存的重要性,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从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推动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形成。一是要通过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职业
道德教育准备良好的心理基础;二是要聘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自身成功、成才的实践体会,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勤业精神教育,以示范行为来激励学生;三是要精心设计与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为社会献爱心、为希望工程尽力量、为师生义务服务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锤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和团结、自强、向上的奋斗精神。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更容易使学生把一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变成自己的行动。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团结一大批兴趣相同的爱好者,学生社团的广大成员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在配合学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诸如开展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集体”“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服务大家、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品质。专业社团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倡导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抓好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几个基础性环节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因此,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基础性工作环节:
1.注重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特点,调整课程内容。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2.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
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政治立场、品德修养、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教育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以亲情和爱心来关心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
3.规范管理,强化教育,这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一般建校时间较短,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校风基础,学生入学分数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抓规范教育人手,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和健全学生学籍的管理办法及公共场所的管理办法,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教学及校内各方面的秩序,奖优罚劣,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校园文明环境硬件建设上,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加大投入,美化、绿化校园,逐步创造优美、恬静、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明环境。同时,要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文明达标”活动,设置文明监督岗,开展文明达标的检查评比,强化规范管理,促进自我管理,推动校园文明环境建设的进程。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工具在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文明标兵、弘扬正气、鞭挞歪风方面的作用,以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设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与职业 2008年第26期
2、胡惠庆 加强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
3、夏令海 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教育与职业 2007年第30期
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法是公正善良之术”——凯尔苏斯在现有的法律诊所课程中,职业道德无疑是较为难上的一课,因为它缺少足够的教学资源和理论依据。同时,由于道德问题所具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食品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探讨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食品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探讨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食品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利益也导致了部分食品从业......
阳城职业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方法创新研究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对我省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通知》(晋煤培发[2009]140号)《关于对我省......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了传统方法的不合理性,初探适合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