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事求是问题”。
(一)“实事求是”词源及运用
“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班固写的《汉书 · 河间献王德传》中。班固在《汉书》里赞河间献王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唐】颜师古作《汉书注》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实事求是,是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学者治学办学的指南,它强调做学问必
须以真实的材料为依据,从其中得出真实的结论来。
在近代,梁启超将“实事求是”写进了《京师大学堂章程》之中:
“本学堂以实事求是为主”
岳麓书院的讲学堂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幅楹联: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实事求是
据考证,这是1915年利用这个书院开办的湖南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监宾步程的手笔。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党在初创时期,并没有提出思想路线问题。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解决思想路线的任务,自觉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1)为了加强红四军的思想政治建设,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封信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在这封信中,毛泽东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那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4页)(2)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调查工作》(1961年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1964年出《毛泽东著作选读》时,毛泽东又将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个重要命题,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2.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2)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一词,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3)在延安整风期间,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
(4)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以来,“......
实事求是,为农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七月八日,省农垦总局召开垦区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在会上强调,垦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强管......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实事求是的看法。这个题目有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结合生活实际,二是谈谈自己的看法。那现在我就实事求是的谈谈自己对实事求是的看法——实事求是的说,我一点......
实事求是张旭光B100301198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北大,清华及中科院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成立国情研究中心,国家或企......
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