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服务业办公室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正成为当前发展快、潜力大的新型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县文化产业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投入不足等原因,现阶段发展还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实际文化消费吸纳力严重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短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发展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人仍然将文化看作是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对文化的多种功能和经济属性缺乏全面了解,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为一谈。二是受传统经济发展思维及其观念的影响,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确立起文化产业应有的战略地位,缺乏一个具有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对政府管文化,社会多元化办文化的政策理解存在偏差。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虽然转制为企业,但市场主体地位不突出,经营理念较差,管理不到位,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2、核心竞争力低下。一是产业规模小。我县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没有形成知名文化品牌,也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项目,目前尚无经营规模过亿元的文化企业。二是产业链条短。集约化程度较低,文化服务功能单一,文化产品有效供应不足;市场主体实力不强,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难以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三是资源整合差。条块分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转化的能力较弱。四是要素市场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不足,资本、产权、人才、信息、管理等文化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社会资本未能大举进入文化领域,民营文化企业所占比重低。
3、人力资源匮乏。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相结合的产业,特别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支撑。我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现有人才队伍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趋于老化,缺少优秀的文艺策划、编导创意、网络技术等高端人才,懂经营、懂文化的优秀经营和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二、我县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
1、振兴文化产业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省市也指出,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来培育。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有利环境。
2、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文化的心理抚慰、精神激励功能得以凸显,大众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具有“反周期”的独特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化产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将不仅仅是在短期内“逆势而上”,而是会以此为起点,进入一个更为健康的高速增长周期。对于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新余文化产业来说,国际金融危机既是挑战,更是宝贵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出台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采取更有力的助推措施,激活创新创意能力,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实现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3、文化需求的扩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际国内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进入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重时期;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结构就会转向以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2012年,我县人均GDP已经接近5000美元,达到了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临界点。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将快速增长,文化市场将空前繁荣,文化产业的市场动力将不断增强,发展前景日益广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在眉睫。
三、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七大重点文化产业门类
文化旅游业。围绕打造“泰山之阳、圣人故邻”文化旅 游品牌,编制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一区 一带一圈”的旅游发展格局(“一区”,即以文庙为中心,辅以宁阳文化中心、孔子乡饮处、“攻济打援”指挥部纪念馆、蟋蟀文化产业园为主的县城及周边文化产业聚集区;“一 带”,即以禹王古镇为龙头,串联堡头文化遗址、蒋集镇白 鹭保护区、陨石观光园、颜林颜庙、琵琶山、琵琶湖的沿汶 河旅游观光带;“一圈”,即以神童山为中心,辐射蟠龙山、彩山、凤仙山、贤士湖的中部生态旅游观光圈)。做好葛石 镇、鹤山乡“山”、“水”文章,培植“山水相宜”特色文化 旅游经济增长点。积极融入大泰山旅游圈,大力发展节庆文 化旅游。做大做强农业旅游产业,着重抓好蒋集镇郑龙村、葛石镇神童山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星级宾馆、星级餐馆、星级农家乐、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不断培育 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拉长旅游产业 链条,壮大旅游市场体系。
休闲娱乐业。整合文化演艺资源,与知名品牌演艺公司 联合打造体现特色、高水平、有影响的大型室内文化演艺项 目,带动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表演项目。加快推进电 玩城、KTV、酒吧、歌舞厅等休闲娱乐设施项目建设。积极 发展休闲养生文化,建设一批休闲养生基地。
节庆会展业。办好大禹文化节、梨花节、十字绣艺术节、蟋蟀文化节、大枣文化节、彩山登山节等节庆活动,形成特 色鲜明的节庆经济和节庆文化。规划建设宁阳文化中心,策划创意特色会展品牌。积极承办省内外重大经贸文化活动及综合性、专业性展览,广泛汇聚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带动城市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广告、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现代传媒业。大力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和城区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步伐。广播电视逐步形成节目制作、广告 经营、网络媒体三大主业并举、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顺应数字化趋势,积极发展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在线娱乐、移动电视、互动电视、手机报等新闻媒体业务。推动电影发 行放映改革,组建以县电影公司为主体的大型影业文化企业 集团。大力发展社区和农村数字影院。
民俗文化产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文化项目品牌。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鼓励和支持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和演示活动。对宁阳木偶戏、宁阳斗蟋、四八宴席、大禹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市场开发、宣传营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
印刷复制业。整合印刷复制业资源,推动印刷复制业技 术改造升级,建立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出版物印刷、复 制、发行网络。引进和发展外商投资印刷复制企业,培育和 发展一批示范性大型印务包装集团。积极发展数字印刷、即 时印刷等先进印刷技术,发展高附加值和高端产品,促进印 刷复制业结构优化升级。
文化体育业。大力发展文化演艺业,组建宁阳剧团等专 业演出队伍,鼓励创办文艺专业团体和农村庄户剧团。围绕 神童山、皋山、琵琶湖等,创意策划一批特色运动项目。争 取更多的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体育赛事在宁阳举办。积 极发展体育彩票、竞赛表演等产业门类。加快体育健身娱乐 业发展,鼓励开办各类体育健身休闲俱乐部,正确引导群众 体育健身消费。
(二)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积极引进大型知名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催生形成一批新的文化市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与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支持已进驻企业扩大业务领域,开拓发展市场;支持本地文化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扩大发展规模,提升整体实力。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强化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山东金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三)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项目
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策划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比较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建设宁阳文化中心、禹王古镇、蟋蟀古镇、好运枣圆、皋山文化社区城等具有产业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全国十字绣成品加工基地”,建设泰山十字绣一条街。每年确定 2-3 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完善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每年争取 2-3 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扶持范围。
(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
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围绕做大做强禹王文化、蟋蟀文化、大枣文化等文化品牌,打响泰山十字绣、灵芝盆景、苗木花卉、龟山砚、梨木制品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品牌;创新活动形式,完善丰富内容,提升山东宁阳大禹文化节等六大节庆活动品牌;培育壮大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综合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综合效益好的文化企业品牌。到2015 年,打造出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5个以上文化产品品牌、3个以上文化活动品牌和2个以上文化企业品牌,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品牌体系。
(五)建成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整合优化现有资源,规划、引导、鼓励产业要素集聚,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分工,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打造以禹王古镇为龙头,集文化展示、法物流通、宗教书画、休闲娱乐于一体,祈福风调雨顺、实现一生安顺愿望的禹王文化产业园;以中华蟋蟀主题馆为载体,集蟋蟀养殖、交易、娱乐和蟋蟀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蟋蟀文化产业园和以好运枣圆为依托,集大枣文化研究、枣制品生产销售、度假养生于一体的中华大枣养生文化产业园,争取 2 个文化产业园列入市级示范园区(基地),1 个文化产业园列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六)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完善信息、资本、技术、产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强文化中介和行业组织建设,理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增强人民群众的文 化消费意识。加快培育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促 进文化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各项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层层落实责任,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科学发展水平、衡量科学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组织、宣传、编办、发展改革、科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统计、环保、规划、建设、旅游、体育、国资、经信、商务、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人民团体要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规定,探索、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政策。要根据财力逐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贴息贷款、项目补贴、奖励等形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用好 300 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 40 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金融业要加大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开发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和交易秩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县委、县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做好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成果认定工作,兑现有关奖励政策。
(三)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围绕七大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搞好项目策划包装,不断充实完善文化产业项目库,推出一批吸引力强、特色鲜明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采取媒体推介、会展推介、组团招商、专题招商、外派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广开渠道、创新形式,全方位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宣传推介,广泛宣传我县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到我县投资发展文化产业。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机制,加快制定文化产业人才战略规划。着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企业家队伍,以及具有文化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品生产创作和服务领域。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库,完善选拔聘用机制,鼓励优秀文化产业人才脱颖而出。完善 人才管理机制,健全技术、管理、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的具 体办法。
(五)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和单位要把促进文 化产业振兴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 宣传中央和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阐释各项政策 措施,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成功经验和 做法,动员全社会凝聚力量,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 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宣传推广一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典型和思想解放、善于创新、勇立发展潮头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优秀企业家,在全社会 营造振兴文化产业的浓厚氛围。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仍不......
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共5篇)由网友“努力搬砖养汤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1: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文化大繁荣”,掀起新型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对于具备特色文化的xx县,创新特色文化品牌,将文化力转化......
加快怀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阳畅宏文化软实力是发展的 "硬功夫"。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文化软实力, 在现代经济结构和综 合实力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使怀......
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杨正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