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卷(山西赛区)_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6:09: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卷(山西赛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山西省赛区初赛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 O-16Na-23S-32Cl-35.5 K-39Ca-40Fe-56Zn-6

5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描述既不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酒精具有挥发性,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

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

D.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

2.下列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硬水、蒸馏水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氮气、空气、消石灰D.冰、醋酸、干冰

3.燃料电池也称为“绿色电池”,已广泛用于汽车、卫星、手提电脑及军事上。它是把H2、CO、CH4 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都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C.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D.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4.某种电池的材料有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1、+

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LiCoOB.LiCoO2C.LiCoO3D.LiCoO

45.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学习化学和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

A.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B.检验豆油中是否掺有少量菜籽油

C.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单质D.用蜡烛制取少量炭黑

6.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填充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撕开了用于保鲜的小纸袋,发现其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的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变得有些发红。原该保鲜剂的成分中一定有()

A.二氧化锰B.铝粉C.铁粉D.氧化铜粉末

7.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氯水易挥发,氯气溶于水

8.下列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9.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X是O

2B.C6H12O6 是有机物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 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10.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氯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氯酸(右图为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丙氯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氯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B.一个丙氯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

C.丙氯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1D.丙氯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

A.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②均易形成阴离子

C.③④⑤属于离子D.①⑥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12. 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咐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沸点越高的气体,越不易被吸咐

C

.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咐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咐

13.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4.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 的混合物

B.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证明该溶液是否是碱溶液

C.将CO、O2 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以除去CO

D.用足量稀盐酸除去混在氧化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

15.若用实验证明CuSO4 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2SO4 溶液的颜色

B.加水稀释后CuSO4 溶液颜色变浅

C.向溶液中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D.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16.如右图所示,止水夹开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

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止水夹,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B.硫酸、氮气

C.酒精、氧气D.水、一氧化碳

17.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Ca(NO3)2 三种杂

质中的一种或两面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 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判断

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有Na2CO3B.可能只有KNO

3C.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D.肯定没有Ca(NO3)

218.实验室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不反应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结构不同

1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80℃ 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

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甲固体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底而减小

C.甲、乙溶液中溶质量分数都减少

D.甲溶液质量变小,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0.如右图所示,X溶液与AgNO3、Na2CO3、Na2SO

4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

X A.Ca(NO3)

2B.Ba(OH)2

C.BaCl2

D.MgCl2

21.除去氯化钾中少量的硫酸钾,加入试剂的最佳顺序是()

A.BaCl2 溶液→K2CO3 溶液→盐酸B.Ca(NO3)2 溶液→K2CO3 溶液→盐酸

C.CaCl2 溶液→K2CO3 溶液→盐酸D.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盐酸

22.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质量比为11:9的CO2 和H2O,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A.COB.CH4C.C2H2D. C2H5OH

2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向一定量的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24.向AgNO3、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Cu、Zn

2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制备有关物质所设计的下列途径中,正确的是()

A.CaO →Ca(OH)2 溶液 NaOH 溶液B.CuCuOCuSO4 溶液

C.FeFeCl3 溶液Fe(OH)3 沉淀D.H2HClNaCl 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共34分)

26.(3分)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熄灭蜡烛的原理是

27.(3分)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含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28.(3分)小新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立即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粉末。

(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

29.(2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可用过氧化钡(BaO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化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钡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过氧化氢:

BaO2 +X +H2O ==BaCO3 +H2O2。其中物质X。

(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0.(4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2+2+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2)冷却至20℃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1.(4分)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4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1)若A 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看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物质B是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看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6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等(写两条即可)。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进行处理。

33.(4分)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盐酸、碳酸钠、硫酸、氧化铜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

合而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 溶液体

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该混合溶液中所含的两种溶质是和;

(2)不含的另外两种溶质及其理由是:一种是。另一种

是。

34.(5分)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 “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H+和CO32-,生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而Na+和Cl-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反应②能发生的原因是;反应后③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粒子有。

三、实验题(共题共18分)

35.(7分)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

①②。

36.(11分)李庄的大明家有三袋化肥。包装上的字已模糊不清,难以便认。只知道他们分别是氯酸钾、硫酸铵、碳酸氢铵中的某一种。请你用较简单的方法把他们区别开来,并写出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本题共8分)

37.(8分)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1(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选择题)

201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黄石市赛区预赛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机读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请将姓名和考号写在机读卡相应......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

福建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17号13层电话:0591-87832562-2021关于组织、参加“201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一届天原杯)活动的......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天津赛区初赛试题(含答案)

天津中考网tj.zhongkao.com天津中考网tj.zhongkao.com天津中考网tj.zhongkao.com天津中考网tj.zhongkao.com天津中考网tj.zhongkao.com......

吉安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2018年吉安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答案的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口分。请将答......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初中答案

2010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 七年级(初一)组试题参考答案一、倾听·交流(15分)1.(2分,正确书写1分,符合字体1分。)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2.(2分)3或三 3.(3分,每个......

下载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卷(山西赛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初赛试卷(山西赛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