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探究_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5:41: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

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探究

单位:xxxxxxxxxxxxx姓名:xxx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有社会风气影响,就业压力大,国家法律漏洞,应试教育压迫,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差,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家庭经济条件差以及学生自身意志薄弱,适应能力弱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中学生辍学现象得到最大程度的遏制。

【关键字】: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对策

一 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自义务教育及“两免”实施以来,农村农村小学教育普及程度较高,但是初中生辍学率上升,形式依旧严峻。现在我们不得面对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已经不再是中学生辍学的单一原因,而是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共同导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一些用人单位,非法雇佣童工,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对于学生以及目光短浅的学生家长来说都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辍学的孩子往往会选择外出打工,用人单位又因为雇佣未成年人的成本低的原因便给这些孩子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挣钱“成功”的滋味。于是这种“成功”的感受再由外出务工的孩子传给了尚在学校读书的同学及同学家长。以此类推产生了恶性循环。

2.就业难的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也是家长和孩子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有的家长就开诚布公的说:“上学又怎样,眼前的例子那么多,辛辛苦苦上了那多年的学,到头来还不是在公司打工,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现在大学是很多,可是大学毕业的人更多,在“毕业等于失业”现实情况打击下家长孩子不得不选择退缩。

3.国家法律法规缺乏执行细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和少年。但是法律没有细则规定,如果未成年人及适龄儿童未接受完义务教育这个责任应由谁来承担。法律也没有细则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了童工要怎么处罚,处罚哪些人。

(二).学校因素:

1.尽管现在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对农村的影响依旧比较突出,农村的大多数学校仍旧单一追求升学率,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唯一指标也只是升学率,多数县教育局把各乡镇的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辍学。

2.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就我们市而言,绝大多数县市区存在教师严重缺编的情况。以我们中学为例,在2013年夏季新招聘了13名教师的基础上,初一年级仍旧有四分之一的教师空缺。教师的空缺就导致了学生对该科目重视程度不够,然后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一门课程影响了所有科目,最终导致辍学。另外由于某学校每班有80名学生,班额大。像这种情况就难免会出现教师关注不到的时候,学生犯错之后教师没有觉察,他就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如此,长此以往,慢慢颓废,等教师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这两所学校的情况在我们这里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现象。师资力量薄弱的另一种表现是:农村教师素质偏低。有相当多的教师都是民师转正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并且年龄偏大,干劲减弱。这部分教师上课方式相对单一,缺少了激情,虽然富有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已经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与学生之间容易产生隔阂,让学生颇有距离感,不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对该科目失去学习兴趣,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最终退学。

3.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初中多数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简陋,图书室藏书室量不足,理化实验室物品不能满足正常的演示实验,没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设施不足,电教设施也不足。教师的苦教和学生的苦学是教学的法宝,虽然近几年有所转变,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样的后果就是不但是教师累,学生也累,最后导致辍学。

(三).家庭因素:

1.农村留守儿童中学辍学现象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人民为了改变生活现状,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逐渐浮现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性格、交际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多数辍学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因为父母长期疏于教育管理,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

2.尽管孩子需要接受教育的思想已经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但是经济观念的加重滋长了“读书无用论”,“金钱决定一切”的观念。一位农民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读书仅仅是识字、算账。念多了有什么用呢?”在这种观念主导下,一些农民对教育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识字、算账”上。

3.家庭经济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的加大,经济问题仍旧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仍然有一部分家庭为交不起书费以及生活费而发愁。在我们初一二班有一名女同学名叫张xx。十几年前,精神失常的母亲在她出生满月之后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她便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去年夏天由于雨水较大,年过七旬的奶奶不慎摔成了脑震荡,因无钱救治,不久离世。两个月后爷爷积劳成疾,也撒手西去。可怜的小女孩家里只剩下了双目失明的父亲和瘦弱的她。尽管学校向她发放了助学金,可以

维持上学的费用。但是生活和思想的双重压力依旧压的她喘不过气,无奈辍学。

4.家庭的变故。家庭变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亲人的突然离世造成的心理压力(2)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孩子结束了独生子女的生活,弟弟妹妹的出生是父母对他疏于教育,给他的心理造成创伤,慢慢养成自卑孤僻叛逆的性格,产生了厌学情绪。(3)还有一种家庭变故,就是父母感情不合经常生气吵架最后离异,这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他们觉得生活黯淡无光,情绪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学习就更不必提了,于是便辍学在家。以上三种家庭变故也是学生失学的原因。

(四).个人因素:

1.学困生失学率比较高。学困生在学校和家庭要承受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同学的态度、行为异常敏感,而且极度自卑,心理承受能力极弱。回到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校更好的逃避办法呢?

2.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终导致辍学。学生升入初中以后,要同时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双重考验。首先在生活方面,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都是寄宿生,他们大部分家居偏远,为了上学他们不得不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且年龄偏小自制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差。再加上农村学校的住宿条件差,伙食跟不上,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另外在学习方面,小学里科目偏少并且课程相对简单;步入中学以后,学习科目增多了,难度也增强了,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复习巩固做完作业。但是一部分学生不能快速的调整自己很快的适应初中生活。慢慢的对初中生活产生倦怠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导致辍学。

3.享乐主义者打退堂鼓而造成的退学。造成退学的原因是其意志薄弱,缺乏抗挫能力。

二 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后果

一首《少年中国说》简单明了的说明了中学生的伟大使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然而中学生过早的辍学步入社会会有哪些后果呢。

1.对自己:年龄小,过早步入社会,各种社会经验及其他知识不完善,容易上当受骗造成对个人的伤害,并且掌握的技术少,不好找工作,难以立足。

2.对家庭: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破灭。自己年龄小能力弱,只能依靠父母,增加父母的负担。

3.对社会:不利于社会的总体发展。表现在,中学生辍学之后,很难找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被生活所迫或者过早沾染了不良的社会习气,有些人去偷,去抢,吸毒,还有人进了黑社会难以自拔。据统计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正在逐年增高,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辍学青少年。

三针对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提出以下对策:

1.各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也要全民参与共同监督,严厉杜绝雇佣童工事件。

2.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国家:就业乃人生之本,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最根本的。还要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相关法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个人:劳动者要提高素质,提高技能,艰苦奋斗,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并且积极创业。

3.国家要明确法律细则,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彻底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实施的关键和保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1)转变教育思想。(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3)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4)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思想稳定的教师队伍。(2)

5.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和投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6.处理好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途径就是发展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管理层的政府始终要把经济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来抓,只有经济发展上来了,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的经济动因才会失去,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的前提上,加之社会关系、家庭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就地择业创业肯定是群众的首选。同时,经济发展也为地方政府拿出更多财政资金进行相关社会保障建设提供保障。

7.更新家长观念。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期为大家开展普及教育,让家长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支持并且鼓励孩子上学。

8.学生遇到家庭变故时,家长,亲人和老师要积极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让孩子早日走出生活的阴影,重现灿烂的笑容。

9.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要不以成绩论英雄多鼓励少批评,引导进步,增强学习兴趣。多关心,亲交流,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身边人的关爱,增强自信心,敢于面对挫折,迎接挑战。

只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我们的中学辍学严重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注释:1.胡裔军,2008.11.16.《浅谈农村初中辍学原因及其对策》

2.福建省教育厅,《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3.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中学生辍学问题

中学生辍学问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取得的。所以,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

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http://.cn 2006年01月25日06:3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笔者长期在农村教学第一线,目睹了农村中学生大量辍学的现象。这种现象如长期发展下去,农村劳......

浅析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

浅析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作者:翁少琴指导老师:殷丹摘 要:现今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同学生本身、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脱不了关系。因此,加强学生意志培养,提高......

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学生辍学现象日趋严重,尽管校方和镇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但返校者无几,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同学“流”向社会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46名学生(占总数的93.9%)辍学原因进行调......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摘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存在,无论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都影响甚大。我校高辍学率的出现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如家庭、社会、学......

下载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中学生辍学问题的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