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_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55: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杨宜勇

很高兴参加咱们这个就业论坛,我想讲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觉得关于就业形势的分析,必须有一个基准,你要分析长度必须有一个米,我们搞就业首先对什么是就业,什么是失业有一个科学测量的标准,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说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就业,有多少人失业。国际劳动组织推荐就业和失业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国际劳动组织关于失业可以测量的定义。

一个人,一个大学生有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失业者是有条件的,首先他有强烈的就业欲望和需求。这种欲望和需求怎么能够验证呢?就是说要看他寻找工作的行为是不是积极。国际劳动组织问一个人其中包括一项,你在三个月之内有没有任何一种找工作的行为,你找没找过工作,人才招聘会你去了没有,你往一些单位、公司投过简历没有?甚至包括通过熟人有没有找工作这样的行为,都包括在内。还有一条,就是说你找到工作,有适合你的工作,还有一条,就是给你提供这个工作,你15天之内能不能到达。这四条如果一条不满足,你都不是一个失业者,所以要有这样的概念。没有这样的概念,这个失业就无法测量。比如说很多下岗职工工人都想过去在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什么都有,现在没有社会保障了,在私营企业工作,他不认为这是就业。

还有一个就业,就业定义就是你这个礼拜干没干一个小时的工作,这个是可以测量的单位。没有这一个小时的话,你也无法说一个人到底是就业,还是事业。就像我问大家在座的人一样,大家有钱没有?大家可能产生歧义,十万块钱算不算有钱,十块钱算不算有钱?所以我们看一个小时你有没有收入保障,一个小时是不可分割的单位。对于就业,他是奔着收入去的,我这儿后面也有这个。就业是民生之本,他就是谋生收入,还有最高的境界是献生、志愿者,这个不在我们测量范围之内。再一个就是说有收入,如果一个农民工干了十个月,但是没拿到钱,算不算就业?所以就业有两种意义,一个是被雇佣,一个是自我雇佣。这个以后会详细讲。

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有人称真实的失业率应为8%,友人提出20%,还有人提出30%得惊人数字。国际劳动组织做了一次五个城市失业率的测量,这五个城市就在屏幕上,总体是14.3%,武汉最高22.3%,其次是沈阳17.6%,上海最低是8.9%,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失业率,达到16.9%。我们调查失业率是一个劳动力市场变化敏感性的指标,美国失业率会影响股市的波动。所以首先你调查的方法要准确,数据准确,你的调查才是有效的。

其实教育部也好,大学也好,要测大学生的失业率也应该按这种科学的方法来测,一天毕业15万大学生,这些都是需要毕业的吗?不见得,有些人可能暂时不见得就业,有极少数可能一辈子没有就业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就业的,有的人找不着工作。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分三类,一个是不需要就业,一种是已经找到工作,再就是有就业愿望,并且有实际行动,但是没有找到工作。就业,每个学校还有区别,不光要说自己的就业率是多少,还要看在什么样的工薪水平。

再一个就是就业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中国人把它想的很复杂,中国人是挣钱没够,挣钱不花。一个家庭收入增加,家庭劳动力供给曲线应该是弯的,不是说我们挣钱越多,干活越多。我们挣钱要消费,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享受。所以我觉得国外工作就是为了生活,不一定把那份工作和事业和他的成就,他的身份像中国那样挂得那么紧。

下面我讲一下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这就是我们说要提高各方面的,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原因。2004年,我们测算八九不离十,2600万人需要就业。新成长劳动力1000万,这1000万里面大学生是580万,中学生210万,初中生210万人,这些数字都是笼统的,每年这些数据都要往下掉的。城镇失业人员8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在800万人左右。所以说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测过一个,咱们登记失业率是在百分之七点几,城镇不是以户籍计算的,而是以常住人口计算的。这个东西我们说严峻,到底严不严峻?我们调查的时候看出来,一个是与水平有关。再一个就是失业率高不高还和政府控制力有关。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萨达姆失业率高达27%,很稳定,但是萨达姆一倒台,社会反而不稳定了。再一个失业率还和文化基因有关,但是巴西、西班牙都是多文化组合的国家,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事情。

我觉得中国政府对大学生高度重视,为什么呢?第一个,就是提出了人才兴国的理论,再一个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良性循环,否则这个循环不好,对社会起一个负面的示范作用。再一个政府形象很重要,我们以前说国民党不好,解放前有一句话就是就业等于失业,那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我们现在政府高度重视,就是和以前这种国民党同志下的旧中国有密切关系。第四个是社会稳定,以前有的大学博士生答辩,五个答辩老师有一个反对,就不让他离开学校,后来不这样了,有一个反对也让他离开学校,否则不毕业的人太多,是有风险的。

下面我讲一下大的中国目前实施的劳动市场政策,97年以来,朱熔基是全世界,也是唯一的一个号召职工下岗的人,我们有一个认识过程,而且在2002年冬天大庆事件,导致02年9月12号全国工作会议的召开,以这个会议为标志,中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更加积极。过去是消极的,把富裕的人请下来,我养着你,后来就变成再就业了。

所以我们看中国劳动力市场大概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我们首先强调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保持湿度、较快、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个重点就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行一些优惠的政策。第三就是改善劳动力市场那种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这种不合理的格局,就是通过完善信息,加强培训来消化这种失业。第四个就是减少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朱鎔基号召大家壮士断腕,把减少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第五是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又要保证再就业实行优惠政策。

中国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是什么,目标人群非常有限,第一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第二是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非国有的都不是。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非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都不在我们范围之内。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所以说我们范围比较窄,都是国有企业员工,这样显然是有失公允,我们的目标还是太小,太窄。

这是我们就业服务方面做的一些改进,特别强调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再就业援助制度建设,实行劳动力通过对欧盟、美国的一些考察实施这个办法,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培训,我们加强了培训力度,还鼓励直接创造就业。我们有一些费、税的减免。这些是我们政策上的措施。我们看看实施的效果,2002年是一个拐点,基本上维持在4.2%的水平。因为失业率和供给还有关系,所以这个效果不是很明显。

然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情况,我们看到萎缩的很厉害,因为我们后来又控制下岗。然后加大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的力度,当然了培训合格率都是93,国际劳动组织包括世界银行对这样的,政府自己公布的培训合格率是有怀疑的。这是技能鉴定人数的情况。技能鉴定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现在有过滥的现象,一个大学生,一个毕业生,两三个职业证书,也未必能保证他的就业。再一个就是国际上认为秘书这样的职业也需要认定是不正常的。因为职业资格鉴定,除非像司机这种维护人身公共安全的才需要认证,其他的都不存在。

这两年我们中央很重视自雇就业的小额贷款资助,2003年的贷款贴息额度为10亿元,按照当年的贴息率可以贷款170亿元,而2003年全年只贷出6.8亿元,不足完成全年任务的24分之一,所以我认为这种自雇就业的小额贷款资助是失败的。

这是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华建敏强调,明年的工作将以大学生,转业军人就业为重点。再

就是公共工程的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开发公益性岗位,这些都是很有限的。再一个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基层,政府也是要买单的,西部买单能力比较差。我们西部需要也是需要,但是这些大学生要在那个地方长期留下来,可能也不太欢迎,因为他们那里好的就业机会也是非常缺的,他们为了当地人就业也会排他的。

这就是阳光工程,我们对农民工关照得不够,所以就政府公共财政的阳光,散一部分在农民工身上。再一个就是国有企业辅业改制,政府是应该负完全责任的,包括以后买断,如果他们生活中间遇到了困难,你政府还是责无旁贷的。

这是妇女就业,然后这是残疾人的就业。大家看看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政府方面就是积极加大投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这个钱投入的越来越多。比如2005年中央政府投入109个多亿。我们投入一万块钱,2003年可以解决一个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现在投入一万块钱就只能解决半个人的就业问题,说明资金使用效率的公平性。

再一个就是不同地方劳动力市场评价,经济比较繁荣的地方,不同的地方目前的政策,应该有哪些微调。总的评价,我们认为它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积极劳动力市场人群是有排他性,这是不公平的,积极劳动力市场的钱是中央的钱,市场政策的力度还是不够,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大。

有一些建议,一个是要扩大就业总需求,为什么宏观的很重要,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是现在中国社会整个就业形势紧张的一个证明,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扩大就业的主需求,所以要进行培训、指导,对于一些失业率比较高的城市也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就是深化体制改革,全面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再一个促进就业,政府责无旁贷,但是就业不光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要构建一个协商机制。像国际上,很多组织都坐在一起谈话,不是政府一家说了算。再一个就是减少就业歧视,增进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现在中国就业歧视还是挺多的,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口音歧视,地方歧视等等。所以我们在反歧视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像对乙肝患者,对艾滋病患者,如果你把这个事解决好,他们对社会的报复也是不可小视的。再一个就是树立普惠意识,加强对新增就业人口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就业扶持,就是说中国要关注所有的人群。就像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样,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现在要求大学生去登记失业。再一个就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还有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积极防范贸易摩擦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负面影响。再一个改进劳动统计,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中国就是这么一个规律,很多事情但凡高度重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就大大降低。历史上有很多教训的。再就是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改善劳动力市场。中国有部劳动法十几年了,大家执行的很差。超时劳动等等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说我觉得一个国家,无法可依是悲哀的,有法不依是更加悲哀的。无法可依的时候,我们还抱着一个法制的幻想,有法不依的话,法制都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更加无望。所以要严肃执法。

什么是就业能力,我们要认识清这个形势,提高就业能力,这是对个人来讲的,对某一个群体来讲,宏观上国家政策,我认为还是要把这个饼摊大,我反对一味强调提高就业能力,国外有十五天,拿五千欧元来,我让一面试一举中的,这些都是一些大公司的招聘总监,国外一年的学费才多少钱。所以说政府的责任是多道义的,个人要提高抢椅子的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不同国际组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无论他们怎么说,我归结为就是三点,就业能力,一个是保持工作说,你有工作,就证明你有能力,重视结果,一个就是求职技能说,重视那种面试的技术,或者应试的一些技术。再一个就是比较竞争力说,就是你连续不断的保持一个较好的职位。一次性的就业和终身保持一个较好的就业,和求职技能,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时期。比如对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求职技能可能是第一位的,以后不同的时期,其他的重要性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这是我刚才说对就业能力的一个解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其实我觉得就业能力,在目前中国现实状况下和三个方面有关系,一个就是教育体制,教育部,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学生,这三个方面都是责无旁贷。我觉得中国教育体制是相当僵化,过渡管制,18岁以上的成年人,和军队没有什么差别,四年同进同出,这是一个笑话,以前说不许结婚,现在是可以结婚,不可以生孩子,我预计以后既可以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我在美国看那些人,大学生家里有钱上最好的大学,尽快拿下所需要的东西。没钱的人就是半工半读,拿下大学文凭,有可能是十年,这都是很正常的。再一个就是咱们中国学生都住在学校里面,你在学校里面住怎么接触社会呢?有的学校是新生一年级可以提供房子,第二年以后就不让你住了,让你在外面租房子,去接触社会。这是真正的大学。在国外这个大学念不下去了,一流大学降到二流大学,三流大学,大家都认,中国可能吗?各大学之间的转换,我认为都不太可能。

这就是高等院校,有水快流的现象,简单摊大饼的现象很严重。我跟一些大学校长吃饭的时候,我的大学三千亩,我看就二流的大学。大学的特色没有出来,都强调要向综合性的发展。上大学不一定都能毕业,毕业以后不一定都能就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是需要向社会灌输的,投资越大,风险越大。所以你要有风险意识。

大学本人和家庭,第一你要上什么样大学,学费贵是一个方面,学费也是差别很大的,你在北京上一个大学和在贵州上一个大学费用差很多,但是很多人不注重这个问题。贵州的大学一年两千多块钱学费,但是谁去上呢?所以没有成本的概念。在上海、北京上大学一年一两万块钱,又上不起。还有一个就是学什么专业,发展什么本领,上大学不等于死读书,因为大学以前是精英教育,五十年代上大学的人不足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现在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已经要转变了,你可以立一个志,就是做蓝领。

很多人上大学可能不是投资,而是为了消费,有的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是错误的。上了大学,你要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学的优秀,拿到奖学金,你就可以凭着优秀的学历、成绩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学不了最好的话,就必须有自己的特点,上大学不仅仅是学习,还有你人格的形成,人格魅力的培养都是很关键的。毛主席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是错的,但有一部分是对的,智商和情商是一个翘翘板的关系。中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不让人冒风险的教育方式,使人性很压抑,我们创造性是全世界最大的。看美国大学生毕业生里面,创业的23%到25%,而且这种创业里面既有生存型的创业,更多的是机会型的创业,大学生创业肯定起点高,得挣大钱。清华目前来说虽然好一点,但是它仍然不足1%。大学生,我们教他去打猎的。作为政府来说,有农民工,有初中生,有大学生都托,我托得起吗?所以要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冒险精神。

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不是给假猎人发真的证书,大学要思考。

时间差不了,这个可能比大学生讲比较合适一些,都是高校的一些东西。再讲两句,每年我也面试,大学生报的人也很好,我们经常劝退,但是也很难。还有碰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经过面试,五个人里面选一个,他就是和你的单位死缠,我们认为这样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有要培养大学生一颗平常心,做什么职业都可以,不要都想当总统,不当总统就是屈才,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杨宜勇 很高兴参加咱们这个就业论坛, 我想讲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关于就业形 势的分......

大学生就业难题何解

大学生就业难题何解?4月25日,来自北京高校毕业生推进会上的消息称,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也最......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朋友,您好!真心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些许时间完成下面这份答卷。您的轻微之举对我们将有重大帮助,谢谢!1 您所学专业的名称:材料化学2 性别与年龄:21岁性别......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分析学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111姓名:钱燕导语: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就业难引发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得......

下载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与大学生的就业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