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达到近750万人。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毕业生们就业压力的根源在哪里?日前,某大型网站公布了2015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快来看看吧~
图一:2009年~2015年就业总趋势图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真正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在2009年。从2009年至2015年的就业压力总趋势中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就业压力呈波浪型,下降与上升逐年交替进行,只不过起伏的幅度不同罢了,并不是直线型的上升或者下降。因此,2015年虽然相较2014年的就业形势呈上升趋势,但仍在正常浮动范围内,更谈不上所谓的“史上最难“。
图二:2011年~2015年毕业生毕业选择趋势图
图二的数据显示 ,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为历年来的主体人群。2015年的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人数较2014年有明显下降、选择“创业”的人数则有所增长。这些结果表明,高学历不再是求职者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往年的考研大军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分流到”直接就业“和”创业“这两大人群中去了,这也是导致今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三:2015年毕业生期望月薪与压力关系图
如图三中曲线所示,毕业生的压力体验呈现出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换言之,过低的期望月薪反而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分析指出,这是因为对薪酬期望较高的毕业生往往能力较强,竞争压力较小。反之,各方面能力较弱的毕业生尽管对薪酬期望不高,但会因为没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而在求职时较为被动,即便找到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
图四:2015年毕业生期望工作地点与压力关系图
从图四中可以看到,随着期望工作地点从直辖市到基层的乡镇,求职者的压力体验几乎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在大城市工作,毕业生无疑会面对更多的外在现实压力,诸如住房、交通、竞争、生活环境等。
但不选择大城市而去偏远的'小城乃至乡镇工作的毕业生,表面上看会承受较轻的压力。事实上,他们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回避在大城市工作的现实压力,他们也会因此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诸如担心个人职业发展、薪资报酬等。
图五:毕业生入职阶段与压力关系图
就图五所反映的数据来看,毕业生的入职阶段不同,压力体验也会有显著区别。往届毕业尚未入职的人,其压力体验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而应届毕业已经入职的人所体验到的压力最少,甚至少于在校的低年级学生。分析指出,这说明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到工作才是硬道理,入职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压力大小。
第2篇: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朋友,您好!真心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些许时间完成下面这份答卷。您的轻微之举对我们将有重大帮助,谢谢!您所学专业的名称:材料化学性别与年龄:21岁性别:BA)男B)女;
A3目前您的打算如何A)就业;B)自主创业;C)考研究生;D)出国
D4、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A)乐观 B)一般 C)不乐观 D)不清楚
D6、您期望的月薪是: A)1000元以下 B)1000~2000元 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E)4000元以上
C7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您是否会降低标准:
A)是B)否C)会调整期望值,但不一定降低标准
B8若将来工作与期望不一致,您会:
A)接受,准备跳槽B)努力适应工作 C)工作后考虑继续深造 D)其他
A9您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吗?
A)愿意B)不愿意C)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
B10对就业流程和相关就业制度您是否了解:
A)了解 B)不太了解 C)不了解
B11择业是对您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
A)父母 B)导师 C)朋友 D)不受他人的影响
C12您最希望得到的求职信息是什么?
A)更多的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 B)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
C)更多的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 D)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E)其他
A13您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求职最为合适?
A)毕业前B)毕业后 C)上研究生期间 D)其他
A14您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是哪类单位?
A)国有企业B)科研单位 C)三资企业(D)私营企业 E)其他
B15个人就业的最要目的是什么?
A)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 B)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 C)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D)建立家庭奠定基础;E)其他
BCEF16认为下列那些因素对就业有影响?
A)个人的学习成绩B)个人的实际能力 C)所学专业D)学校或教师的评价E)家庭背景F)社会关系G)送礼买情H)其他
ACDF17计在择业过程中您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 B)户口难解决; C)缺乏社会关系
D)信息严重不足; E)性别歧视; F)自身能力有所缺陷G)其他
18果您对就业制度和政策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什么其他意见和建议,欢迎您写在下面。
——感谢您的参与,谢谢您的合作
第3篇: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学历构成本次调查中,本科生1945人,占总人数的67.4%,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444人,占总体人数的15%;研究生457人,占总体人数的16%;博士生28人,占总体人数的1%;其他10人。
2、性别比例
本次调查中,男生2031人占总体的70.4%,女生853人占总体的29.6%。男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
3、是否非独生子女
本次调查中,非独生子女1756人占总数的60.9%,独生子女1008人,(另有22人不明)。
4,是否是应届毕业生
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926人,占总数的66.8%。非应届毕业生930人,其他23人。
5、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
有在校实习或者兼职经验的人数(2133占总数的73.95%)远大于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验的人数。
参与此次调
第4篇: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
第5篇: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精选12篇)
报告可以针对不同领域和目的进行,例如科学研究、市场调研或管理分析等。报告的写作需要明确目标和受众,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写作的重点和内容。在报告的范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报告结构和组织方式。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篇一
作为大二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的开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年开始的世界性
第6篇: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范文(18篇)
报告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不过度使用专业术语,以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报告的语言要简练明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便读者易于理解。报告范文中的案例和实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与组织报告。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篇一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
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专科学校的学生占64%。
专业有:
传媒
第7篇: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通用17篇)
报告的结果应该是科学、客观和具有说服力的,能够满足读者对问题的了解和解决的需求。最后,及时进行反馈和修订,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报告是一种系统性和详尽的书面陈述,用于传达对特定问题或事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在职场中,报告被广泛使用,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如何撰写一份完美的报告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篇一
报告显示,20xx年的就业压力总体回升,大学生平均期望月薪相比年上涨了1830元,达到5510元,但幸福感有所下降。同时,20xx年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为18.39,明显高于20xx年。继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xx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