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读书笔记_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4:50: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展经济学读书笔记”。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读书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至今(2012年)已经走过了六十余载,然而,对于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来说,这段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快速,其中却也包含了不少挫折与弯路。《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一书主要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武力独著,本书深刻而简要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并在书中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与党的关系的见解与启发,全书简明扼要,对于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与党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观点与凭据。同时,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本书研究时间跨度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949年-2006年,第一项内容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从新中国成立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

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据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我国是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社会变革目标,千方百计地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当1956年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优越性。在第二个时期,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又开始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过渡。可以说,57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就经济体制的演变而言,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本书研究的第二个内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特点。建国以后,为了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概括地说,57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型的、以追求经济独立、高速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的道路。而57年来的经济体制变迁,也基本上是受上述的政府权威和三个目标所制约的。换句话说,57年来,我国基本上是实行着“赶

超型”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书中对这部分主要分中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探索,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政府职能和作用的转变三部分展开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与共产党领导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上面三部分发展做线,深刻阐述了在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共产党所起到的重要领导作用。由此,自1978年以后,邓小平提出的从改革入手,推动发展战略的转变对过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校正,它在传统体制造成的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导致了80年代需求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其中尤以获得自主权的农民发挥的作用最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实现了毛泽东始终追求而没有实现的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进行农村工业化的目标,而且为城市的改革和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成功的榜样和充足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公社的取消,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引进外资,使得工业化中的投资主体已经呈现多元化,政府的角色也逐渐由唯一决策和实施者向领导和协调者转变。特别是1992年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不仅国有经济的改革在1997年以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民营经济也快速成长,在“十五”期间,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多种经济成分保存发展的格局,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也在2001年加入WTO后加速,特别是2003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和办法更为明确具体。

书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围绕执政的历史经验的历史总结来展开。回顾新中国五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既有令人振奋的辉煌,也有叫人痛惜的失误。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总结吸取,以提高执政能力。书中阐述了一下几个观点与总结:社会主义观念和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握历史契机的关键;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不符合中国经济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

至此,全书以时间为轴,条理清晰地论证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即,党在新中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观点。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本文作者:马溪乡 木日勿 好范文原创投稿马溪乡农村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农村问题是农民,农民富则农村富,农村富则国家安定。发展农村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村经济的发展......

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八回馈社会,共生发展煤炭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公司会在正确认识、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

三峡工程与宜昌经济发展研究

三峡工程与宜昌经济发展研究 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 日期:2011-08-12浏览次数: 2528摘 要:宜昌地处中部六省正中心,地理位置极其突出,再加上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落户本地,带来......

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研究习静【摘要】: 文化作为一种“软国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所以,在......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对这个主旋律的理论关注和理论阐释, 构成所谓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在我国, 严格意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起步于80 年代,......

下载《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