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集中营前的沉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息烽集中营十二酷刑”。
七月的贵州,满目苍翠。在建党八十六周年之际,我来到贵州息烽集中营接受传统教育。在这里,我看到了一间间阴暗潮湿的监舍、一副副敌人严刑拷打的刑具、一条条威逼利诱的标语,也看到了一块块介绍烈士事迹的图版、一件件烈士生前使用过的遗物、一首首烈士慷慨激昂的遗诗,心间一会被阴冷气氛所萦绕,一会被浩然正气所充盈。我在想,六十多年前的今天,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光明与黑暗、正义与反动,在贵州这偏远山乡一个小小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何等酣畅淋漓的斗争大戏,蒋介石及国民党之流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又扮演了何等狰狞的角色?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阳以北64公里、息烽县城南6公里处,四面环山,地势偏僻。“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犯,国民党军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叫嚣中不战而退,眼看南京不保,便下令把南京“新监”关押的主张抗日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转押武汉,然后经湖南益阳,再于1938年11月转移到事先选定的息烽集中营。这里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重庆望龙门、白公馆、息烽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管理最严的一所监狱,国民党内部称望龙门为“小学”、白公馆和渣滓洞为“中学”,而息烽集中营则称为“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走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之门,但见两旁岗哨林立,炮楼雕堡间隔排列,据说国民党当时在此驻军15000多人,是当时县城人口的8倍,足见其戒备之森严。不远处的人工湖旁,竖着一块写有“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字样的木牌,字迹虽有些模糊,但能看出出自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之手,由此可以想象出当年营内的阴森恐怖。但在这样阴森恐怖的监狱中,国民党却给每个牢房冠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斋九个监号,其虚伪和阴险由此可见。集中营共有52间监房,除关押“女犯”的“义斋”和关押非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特斋”在内围墙外,其余几个“斋”均在内围墙内,每堵墙壁上都写满了“天堂人间,惟人自择”、“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勿怨勿忧”等口号。据介绍,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集中营先后关押中共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1220余人,其中有600余人惨遭杀害,400多人下落不明,罗世文、车耀先、韩子栋等党的高级干部,马寅初、杨虎城、黄显声等爱国人士都曾被关押在这里,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绮云、徐林侠亦曾关押在这里。
透过猫洞的阴暗,我看见了那一件件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这里就是对“犯人”用刑的地方,其酷刑更是赅人听闻。据在狱中关押多年幸存的李任夫先生回忆:一般体刑毒打,固属家常便饭,水火交攻(开水烫、烙铁烙)亦时有所闻,还有灌辣椒水、钻刺指甲和上电刑等。但最残忍的是“披麻戴孝”,即是将人打得遍体鳞伤后,在未干的血迹上粘上一层布,然后等干了以后,把布从身上撕扯下来,让人身心俱裂。尽管如此,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等同志并没有被敌人的残忍所吓倒,反而成立了狱中党组织,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狱中难友团结一心在特殊环境里开展对敌斗争提供了组织保证。这里发生在许晓轩身上的一件事,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对敌斗争的信心。在许晓轩共产党员身份暴露以后,敌人要他在两棵树上刻“忠党爱国、先忧后乐”两句话时,他只在一棵树上刻下“先忧后乐”四个字后,故意把梯子踩到,跌伤了手,拒绝刻另外四个字。树尚在,字犹新,我仰望着那颇具含意的四字,仿佛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心忧天下的情怀和坚信正义必胜的信念,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艰苦环境下对敌斗争的果敢和坚毅„„许晓轩和以他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形象就这样久久在我心中定格。
息烽集中营历史纪念馆,是展示被关押者与敌顽强斗争英雄事迹的场所,这里陈列了许许多多图片史料、遗物遗言,但令我震憾的是却是那些烈士的遗诗,透过那一首首激情四射的诗句,我看到了先烈们跳动着的不朽的灵魂。罗世文写道:“故国山河在,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许晓轩在《吊建业烈士》中写道:“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临危慷慨高歌死,争睹英雄万巷空。”宋绮云写道:“我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车耀先写道:“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张露萍在《七月里的榴花》中写道:“这七月的红河呵/它也冲尽了民族百年来的耻辱与仇羞/我们在血泊中新生/我们血泊中迈进/在今天/胜利已展开在我们眼前/我们更要准备着更大的流血/去争取前途的光明”。我仔细地默诵这些诗句,眼帘湿润,内心温暖,这些跳动的诗句,分明就是一粒在黑夜里闪烁的火苗,释放着希望和温暖,也撕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英烈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人折服。
走出集中营,站在红色砂岩烈士群雕前,我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一种视觉的冲击,一种心灵的震憾,一种情感的压抑,一种沉重的喟叹,始终难以释怀。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息烽集中营只是小小的一隅,但正是这小小一隅,却闪烁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战线对敌斗争的耀眼光芒;正是这小小一隅,却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人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壮剧。也正是在贵州这个偏远的省份,在离息烽集中营近百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历史名城——遵义,中国共产党正是从这里一步步走向胜利,而国民党却从息烽集中营里一步步走向没落。距离如此之近,空间如此之小,对比如此之强烈,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我真正解读了胜利与失败的真谛。
息烽集中营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的是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息烽集中营。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小刘。 息烽集中营呢位于贵阳市息烽县,是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设立的......
息烽集中营参观后感贵州红色之旅回杭后,我连夜整理了相机上的沿途的风景,一组不太轻松的照片摆在我的面前--息烽集中营。这个建立在大山之中一片葱茏里的集中营,改造前是一个地......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通过这次革命传统教育,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再次点燃了爱国热情。同时,通过切身感受革命老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能忘却的记忆——息烽集中营有感 四天的贵州行飞快地流逝了。可是我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像有无数的风浪泛滥在心头,难以消逝。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与悲愤的莫过于息烽集中营......
简报第10期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修文县六广中学支部委员会2014年5月26日5月24日,六广中学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到息烽集中营开展党的群众到达息烽集中营后,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