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朵杏花5”。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
1.生分享交流搜集的有关竺可桢的资料。2.板题:第一朵杏花 3.审题、释题
二、重温故事,整体把握
1.分组齐读故事(第一次看杏花
第二次看杏花),其余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水平。师相机指导朗读,板书小结。
2.叙事文,六要素小结。故事到此结束了,所以末了一段是多余的,你们认为对吗?
师相机板书,齐读此段。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A探究第一部分(第1---5 自然段)
1.竺爷爷看到杏花开了,怎么做的?想想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竺爷爷和孩子的对话:
过渡句,观察对话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从人物的语言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还从哪些动作、神态中感受到竺爷爷是怎样的人? 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为什么嘱咐小孩子明年留心?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以及心理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此段,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B探究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
1.过渡段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指名读,突出“绿、青、皱、鼓”等关键词。‚比喻、排比的好处? ƒ齐读
2.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出示课件: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汇报。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ƒ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
④小组展示,对比评价,朗读指导。思考:加不加提示语,哪种写法好?理由。
3.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4.竺爷爷走到前院干什么?文中是怎样描写这第一朵杏花的?(“捧” 双关)
5.竺爷爷是怎么做的?“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是的,“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C探究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1.出示: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读思考:“精确”什么意思?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3.“不能„„也不能„„”竺爷爷是在强调“精确观察”的重要性。谁能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朗读指导。
4.竺爷爷能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关键在哪里?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看板书小结,完善板书。
5.再读,加深体会。
6.再读课题,深入思考: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四、结合自己,谈谈收获
1.我们从竺可桢的话中和取得的成就里,获得怎样的启示? 2.送名言。
【板书设计】
第 一 朵 杏 花
嘱咐留心
严谨踏实 哪天开花
郑重记下
一丝不苟
精确观察
坚持不懈
教后反思:《第一朵杏花》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先写竺可桢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答不上来。接着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最后写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两次对话是全文的主线索,虽极其简单,却是人物心灵的镜子,是阅读故事的眼睛。常言道:言为心声。细细揣摩文中对话,有助于领会人物内心世界,透视人物所思所想,传达人物所感所悟。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比较“一朵杏花”和“第一朵杏花”的不同,从而引出课题。进而了解文中主人公竺可桢是怎样的人。
教学时,我把体会人物的性格及形象,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第一节和十五节的内容,抓住竺可桢看杏花时的句子,通过关键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形象。如“„„便走进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其中的“走进”、“数了数”,还有“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句中的“年轻了几十岁”、“兴冲冲”、“快步”等词语都能体会出竺可桢爷爷观察仔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中,我还注重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品读,体会其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因为赶时间,没能进行反复的朗读、品味,比较,进而突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略感遗憾,将来希望能更加合理的调控时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教学效果,我对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小组协作意识强,参与面较广。师生互动充分,孩子们跃跃欲试。有思维的碰撞,有一定的课堂生成。但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重点不够突出,究其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有些琐碎“面面俱到”。教师课堂语言还是显得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今后需在这方面多琢磨,抓重点,让课堂思路更加清晰。
《第一朵杏花》说课稿西营完小李艳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西营完小的教师李艳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朵杏花》。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第一朵杏花》教学过程与反思定州市北二十里铺小学陈贵芝教学内容:《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16、第一朵杏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小学万艳芹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3、初步体会......
《第一朵杏花》说课稿西苑小学董素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西苑小学的语文教师董素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朵杏花》。下面我将从教材......
《第一朵杏花》说课稿一、教学理念这篇课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阅读,围绕教学设计的思想就是阅读理念。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强调,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