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草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毕业论文草稿版”。
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饶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摘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地域性等特征。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上饶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但是随着上饶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目前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对其的保护和抢救已是首要工作。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结合自己的实地调查资料和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详细地介绍了上饶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地分析了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对目前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保护对策;上饶
一、引言
在历经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与发展,华夏大地上留下了灿若星河的物质文和非物质文明遗产。作为先辈留给我们后代的宝贵财富,它们大多经历历史和战乱以及人为破坏因素,很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特别是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保护它们,使其科学研究、艺术鉴赏和经济开发等诸多价值令面的得到有效开发和研究利用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上饶虽地处江西东北部,经济不是很发达,自然灾害也频繁,但是它仍然作为华夏文明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上饶独特文化遗产辉煌灿烂的一面。丰富而又独具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上饶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当前,如何对它们的现状加以有效地勘察、保护,如何使它们中一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得到传承,如何使它们的艺术鉴赏、科学研究以及旅游资源经济开发等价值行之有效地得到最大化开发和利用是眼下迫切而又艰巨的课题。在当前以低碳环保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牌——旅游文化搭台,经济开发唱戏这一策略必然是适合上饶市实际的。借助非物质文化这些典型的文化符号名片,既能起到宣传上饶市文化形象,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源于日语“无形文化财”一词的英译。从字面看,这类遗产特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财富,如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表演技术等,故而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在2003年10月17日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以及相关场所。”2003年,中国政府在启动中国名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做最初表述时,也沿用了这一定义。如《中国名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认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名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
三、上饶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自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析馀汉地置县以来,上饶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饶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上饶市共有45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39项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婺源傩舞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
通过多年的调查,婺源傩舞节目有一百多个、傩面两百多个。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的影响,现存秋口镇长径村“驱傩神班”有演员19人,面具三十余个,其中有4个原始木雕面具,可演节目24个。
婺源傩舞曾于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丞相操兵》等四个节目入选《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5年6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婺源傩舞以古朴的舞蹈风格和众多的表演节目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值得人们加以珍视。
2、弋阳腔
弋阳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南宋中期,兴起于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元末明初孕育出一种新的地方声腔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鄱阳、浮梁、上饶等一些地区传承延续,明代前中期曾流布及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及北京等地。
弋阳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它对中国戏曲尤其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弋阳腔延绵至今,显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近二十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弋阳腔的传承步入困境,演艺队伍严重老化,剧团名存实亡,许多优秀剧目和唱腔曲牌濒临失传,即使在其流行地,弋阳腔也多年不能与观众见面,陷入了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利措施加以改变。
3、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今属上饶市。境内峰峦起伏,水系发达,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盛产毛竹。连四纸的原产地在铅山县,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把“铅山纸”列为元代“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有数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铅山纸品种的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连四纸自然天成,靠手工操作,凭经验驾驭。虽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但是技艺传承,自有规律,自成体系。其制作技艺是历代造纸工人智慧的结晶,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又难以完全用现代技术替代,显得十分珍贵。
但是,连四纸的生产对原料、时间、工艺要求都很高,成本也大,技艺仅靠口传心授传承,不易迅速推广,因此目前连四纸制作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急
需抢救、保护。
4、歙砚制作技艺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国外友人。
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四、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
从2007年开始,上饶市政府对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挖掘、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历时3年,整出了5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对其中有很高价值的30项进行立项保护,使之得以发扬光大,重新发挥社会经济文化作用。
此外,各地区也积极开展普查工作。如信州区文化馆成立了一支由24人组成的“信州区非物质文化普查组”。普查组成员集中进行专业培训,分9个普查小分队,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逐街逐巷,走村串户,详细采访,细心记录,对全区72个居委会和46个行政村进行了滚动普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以各种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当地老人和有关文化人士积极参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保证了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的高效进行。通过高效的普查工作,信州区文化馆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实的调查研究,对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进行了定性研究分析,做出了全面的普查报告,建立了信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行了分类归项。普查结果显示,信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有九大文化遗产的优秀项目仍然在上饶民间传承着,这是值得上饶人欣慰的。
(二)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足之处
虽然上饶市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随着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外来合力的冲击,上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局面。目前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相关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还不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公约》,明确指出,“承认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贡献。”但是目前在上饶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体认识不明确,因此大多数地方没有健全或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管理机构,也没有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到对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普遍价值的评价工作
2、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保障和得以顺利实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早已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我们上饶各地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影响了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工作。
3、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没有形成全民的共同认识。
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研究、挖掘、整理、宣传、弘扬发展的行为和过程,是把文化资本发展为价值资本,并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行为和过程。总体上来看,上饶人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已从盲目状态逐渐进入到自觉状态,但对上饶人民内部各种群体层面上的人群而言,“自觉”程度是不一样的,从目前来看,知识精英层面上的人群认识是比较统一的,文化自觉行为也是比较强烈的,但处于领导层面上的人群内部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有些人对文化自觉行为持抵触或反对态度;对于大众层面上的人群大都还处于自然传承的盲目态度上。这些都有形或无形中影响到了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工作。
4、许多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制作等传承工作,并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后人的那些自然或群体。由于传承人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人类社会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足以代表一方文化并为当地民众所认可的,且具有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事项,所以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优秀基因的活态载体。而据调查得知,由于上饶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一定的保护力度,且没有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以解决传承人实际的生活困难,许多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进入了传承后继无人的状况。
五、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政府部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1.政府应深化对上饶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要通过深入、全面的普查,了解和掌握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生存环境、具体分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同时又面临濒危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2.政府应加快上饶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进程。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在有关学者的提议下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上饶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意识,通过制定、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版权方面的纠纷,以法律的强制力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政府应增加对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力度。
上饶各地方政府应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运作形式,对纳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财政拨付、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等方式,资助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以保证其得到切实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应发挥政府对各种舆论宣传工具的引导作用,通过大力宣传,提高群众对于保护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整合社会资源,鼓励个人、集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到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4.政府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馆、博物馆。对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可以申请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从而使孤立、局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转向全面、整体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应该建立相应的展览馆、博物馆,征集、典藏、陈列上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应该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在展示手法上要突出代表性、艺术性和科技性。
5.政府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咨询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政府的各级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得到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才能切实有效地完成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旨在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理论支持,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一支懂专业、善管理的人才队伍。
(二)重视对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
在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有无形的特点,它的鲜活生命必须依赖于人的表达。目前,上饶许多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存环境变化、传承人老龄化的局面(如著名的姚金娜民歌),从而导致了一些群众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观念欠缺、诸多遗产后继无人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师带徒、父传子”的传承方式,而要开展多样化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推广为辅的传承模式。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即必须以传承人为根本。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要自发地、有意识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支持,为他们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从而发扬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安心研习技艺、教授徒弟。
(三)加大上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力度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盲目开发而遭到破坏的情况不同,上饶许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处于亟待开发的局面。当地政府要充分重视并深入发掘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防止开发性破坏,也要克服封闭式保护,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注重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六、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展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文化也出现全球化之际,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急剧消失,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与多样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意义重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不论是政府部门、学术界还是民间团体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本文在总结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世界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理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对上饶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由于本人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本文也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会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在实践中丰富阅历,争取做得更好。
毕业论文草稿《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无疑为僵化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多年来围绕“考试”而旋转的教师和莘莘学子们,不由得欢庆鼓舞。在这块以人性为基准,以发展为根本,提高素......
财政学毕业论文总结一、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配备以及指导情况1.选题充分,人均2题本次选题符合专业要求,难度适当,类型多样。财政毕业生60人,提供给学生的选题达到123项,充分做到......
集团企业为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纷纷引进ERP (企业资源计划)项目。ERP的应用加上集团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作为集团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也发生 了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
开场白甲:尊敬的领导 乙:敬爱的老师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甲: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耕耘的季节 乙:春风在天空中飘过,带来一片希望甲:那含苞欲放的花朵,正把春天的故事诉说。乙......
一年的工作在忙碌中接近尾声,我作为一名预算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领导的带领下,基本完成了预算工作,现将工作做以下汇报我的工作主要负责集团公司预算执行表编制、审核、汇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