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慎防中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温作业防止中暑措施”。
高温作业慎防中暑
近段时间,高温频袭,不少职工在炎炎酷热下仍坚持工作,各级工会也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一线职工送清凉,同时提醒企业和职工要做好防护措施,预防中暑。
高温作业分类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上的锅炉等。
这类生产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热源,如: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水、钢锭)等,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高。在这类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只作用于人的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人的体表外,还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干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会大量出汗,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2、高温高湿作业 其气象特点是气温、湿度均高,而辐射强度不大。高湿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例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可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不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故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发生中暑。
3、夏季露天作业 如:农业、建筑、搬运等劳动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露天劳动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此外,夏天在田间劳动时,因高大密植的农作物遮挡了气流,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影响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感,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
4.消化道贫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淀粉活性下降,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
5.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有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
中暑的预防和急救
在高温环境作业,机体从高温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生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当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并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刺合谷、人中等穴位。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如严重中暑者应用冰袋、洒精浴等降温或服用冷饮及解暑药品,并迅速送医院救治。
为了预防中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者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力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2.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3.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4.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
5.在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休息室,配备饮料、风扇及防暑降温用品。
高温条件下作业者应防中暑
盛夏季节,天气炎热,陕西关中地区最高气温曾达40℃以上,为50年以来最高。我国长江中下游,两湖盆地一带,由于丘陵环绕,风速甚小,气候更是“闷热”。新疆吐鲁番盆地,因雨量稀少,空气干燥,平均最高气温可达40.5℃故有“火洲”之称。在这种炎热的气候下生活和劳动,人体健康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高温作业的种类很多,如炼钢、炼铁、金属铸造、金属热处理,造纸、陶瓷、玻璃的烧制以及夏季的野外作业者等等。根据作业的气象条件,人体将高温作业分为三个基本类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
高温环境中进行劳动,人体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消化、循环等功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当机体大出汗和温度过高时,体内钠、钾会大量丧失。由于机体无机盐代谢紊乱,血清钾浓度下降,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排出而大量丧失。机体温度过高,蛋白质分解加速,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的分泌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减少,同时胃液酸度降低,胃蠕动减弱,消化功能下降,于是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致使高作业工人胃肠疾患的发病率增高。据调查,冶金工厂高温车间工人的胃肠疾病患病率较一般车间工人高2—4倍。
防中暑饮水睡眠是关键
预防中暑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每天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是四个“最佳饮水时间”,每到这一时段要饮用1~2杯白开水。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其次,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另外,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再者,饮食应经常补充营养,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
科学有效防中暑
呼吸内科医生如是说:“自感头晕、心慌、燥热是轻度中暑的信号,严重情况下会有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对于不是很严重的中暑我们可以这样做:
1、到最近的通风荫凉处;
2、多饮水;
3、最好到有风扇、空调等降温设施的地方。对于比较严重的中暑则尽早去医院就诊才好。防暑方法:
1、房间要有降温设施;
2、上午11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好避免阳光直射,出门时可以用带上遮阳伞、帽子、通风的披肩等;
3、清凉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糖盐水(糖加盐)、菊花茶等,绿豆汤也有很大功效。
4、要心境平和。”
如果万一不幸发生中暑,急救方式是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平躺,除去衣物,用湿冷的衣物包裹,保持潮湿、搧风,并以湿毛巾或冰枕擦拭患者,尽快将体温下降至36℃,症状严重时应送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
盛夏酷暑炎热难耐专家:7类人应谨防中暑
正值盛夏酷暑,山东省卫生厅卫生卫督所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从事露天作业的工人,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等七类中暑高发人群,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
专家介绍,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引起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或阳光直晒的露天作业;较长时间停留在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从事高强度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另外,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药品也有可能引起中暑。
卫生监督部门提醒,预防中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没有制冷条件的房屋要早、晚开窗通风,经常向地面洒水,还应设遮阳窗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烈日下过多活动,从事户外活动应放慢速度;出门时带上遮阳帽或遮阳伞也很有必要;在着装上,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过于炎热时可以用凉水冲淋头部及颈部;多喝清凉解渴的饮料,及时补充水分盐分;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不低于25摄氏度为宜,以免一旦外出造成身体不适。
从事高温作业的单位,更要采取防暑措施,如合理布置生产性热源,采取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为工人建立休息室,将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还要给每个人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供应保健饮料,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
一旦发现周围有中暑者,应迅速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平卧休息;并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浓度30%的酒精擦身降温。及时补充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解暑。较为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夏季防中暑措施
为了防止中暑,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办法。
1、对高温作业工作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和临时工)和入暑前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虚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炎热期间应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防治观察。如发现有轻微中暑症状,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处理。
3、对高温作业者和夏天露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含盐饮料(包括汽水、茶水、中药、各种汤类等),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
(1)清凉饮料的供应,可根据气温、辐射强度的大小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分别供应。轻体力劳动一般每日每人供应量不少于2-3升,中等体力劳动不宜少于3-5升;但就防止暴饮。
(2)在饮料的配置、冷却、运输及供应过程中,必须加强卫生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防止污染,保证饮料的清洁卫生。
(3)对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人员,应供给耐热、坚固、导热系数较小的白色工作服,对其他高温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供给工人手套、鞋、靴罩、护腿、围裙、眼睛和隔热面罩等,并加强防护服装的清洗、修补和管理工作。
(4)夏季露天作业应有合理的休息制度。
4、在炎热夏季,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应注意以下几项:
(1)调整职工宿舍,将同一班次的人员调集在一起,避免相互干扰而影响休息和睡眠。
(2)为保证工人充分休息,尽量精简会议,做到有劳有逸,避免加班、加点。
(3)在夏季应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用勤倒班的办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休息。
(4)结合除害灭病讲卫生,应对高温作业工人加强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高温作业慰问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温作业注意事项1、高温作业生产作业环境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及气压。高温属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温度达到本......
慎防计算机网络泄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计算机网络泄密案无一不是少数人员违反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规定,使用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和非涉密......
劳动法高温作业规定在高温天搜索气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下列规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员工劳逸结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但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
高温作业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安沙国际建材城工程项目施工图》; (2)《安沙国际建材城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规范及规程;(4)《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季节建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