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网络问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网络问政”。
】“俯卧撑”、“躲猫猫”是近年来关于“网络问政”的热点事件,体现了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力量。从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地方政府将“网络问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热对我国社会发展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关于出现这种热潮的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数量众多且分布范围广泛。
当前,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网民数量跃居全球第一,而其组成从以高学历年轻人为主发展为更广职业范围和年龄阶层的群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网络问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群众基础。
2)社会快速发展,普通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增强。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各方面制度和法规还不够完善,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渠道也不够畅通。部分政府的不当行为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群众的民主意识已经增强,因此非常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3)网络自身的特点使网络问政实用性较强。
网络具有低成本、及时互动和方便快捷等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而且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隐匿身份,因此网民没有太多顾虑,敢讲真话、讲实情。
4)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支持
网络提供了一个反映民意的重要平台,拓宽了政府官员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借用民力的渠道。网络问政一方面能反映出人民的真实需求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发挥了对行政的监督作用,对政策制定者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了支持。
“网络问政”是新形势下的新情况,但其发展还需要引导和规范,只有将“网络问政”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年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使中国官员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畅通。网络问政-主要作用
网络民意的凸显,一方面在于网媒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成长,另一方面更在于执政者对于网络民意的 网络问政-政府认同
1、网络问政已经被各地的官员所认同。
如公布省长手机号码,省长信箱,特别是江西省省长和其在任的省级领导通过人民网、中国江西网等与全球网民在线交流,点击量突破了1000万人次。官员通过网络问政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了,方法也更灵活了。
2、网络问政不拘泥于形式。比如,公推公选“一把手”,这在以前想都没有想过,而现在很容易就做到了。在今年的贵州贵阳市举办党委书记人选上,就是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向全社会发布,体现出了公推公选的公平、公正、民主,加快民主建设的步伐。
3、网络问政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工作的透明。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在今年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强烈地震后,不到一小时,网络就报告了这一消息,使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部署,为拯救遇难同胞发挥出了重要贡献。
4、网络问计于民已经成为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中央组织部从今年起,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形式,实则就是充分发挥网络这一优势,加大对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考核力度和监督力度。让人民群众通过这一方法,为官员当参谋。网络问政-民主权利
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网民普遍认为,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民问政议政蔚成风气,创新民主形式,诠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网络问政
1、网络成为民众参政议政新渠道
两会前夕,新华网以及搜狐网、腾讯网等各大网站相继推出的“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等互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民积极参与。一位新华网友认为,只要符合法律,每个普通网民都可以通过发帖子、写博客等形式自由表达意愿,并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各级政府领导打开了一个了解社情民意的崭新窗口。
2、通过网络问政于民创新民主形式
温总理在两会前夕走进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政府领导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与中南海互动的直通车,也体现了我们的政府是实实在在倾听人民呼声,时时刻刻留心民心民意,时刻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网络交流体现了执政者真正把民心民意当作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重要参
考。
网络问政-倾听民意 网络问政-科学决策 一定要把上网进行到底
无论是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与网友的在线聊天,还是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坦陈自己经常上网了解民意;无论是一些省、市级政府利用网络让网民对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网络进行干部评议和政绩评估,还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或实名登录论坛或实名开设博客,诸多频繁成为热点时政新闻的信息显示: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与网友的在线聊天 官员上网:新时期的“微服私访” 官员上网不能叶公好龙
首先,虽然如今中国网民数量正在日益增多,但经常能上网的其实还是少数,很多农民、工人等弱势群体,依然不能经常上网表达。其次,虽然网络上不乏真实的原生态民意,但网络本身的虚拟性既是其先天优势,也是其内在缺陷所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确实存在这样一些政府官员,虽然在网上名气很大,搞出来的动静也很大,但其上网更多地是在展示其个人魅力,展示一种所谓的亲民态度。
网络优势应化为执政“生产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虚拟网络世界再为美好的东西,只有最终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对接,才能更多地展现其内在优势与魅力。在如今这样一个日益网络化生存的时代,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积极顺应这个时代潮流,更多利用互联网去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更要逐渐将这种科学、优秀的运作模式明确化、制度化、纵深化,使网络民意最终在现实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效展现出来。
给定资料1.‚我的提案会及时发在我的博客上。‛2010年两会上,问及政协委员的提案,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回复。不少代表、委员都开设了博客,直接在网上亮晒自己的建议、提案,或者意见......
网络问政网络问政,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问政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网络问政具有开放性、快捷性、使用者身份的隐蔽性、交流双方地位的相对平等性、力量的不可预测......
浅谈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学目的:介绍网络问政的涵义和特点,探讨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前言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通过答复网上留言,开设留......
网络问政 积极作用:① 互联网为基层民众的民情和民意能如此通畅便捷的抵达执政上层创造了平台,加大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 体现了政府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