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_网络问政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00: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网络问政现状”。

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从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开辟了国家领导人与网民在线交流以来,网络顿时成了反映民意、表达民情的窗口。那么这一渠道的开辟在中国当今社会中发展的现状是如何呢?其存在着什么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本文试着分析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关键词】网络问政;现状;问题;措施

一、我国网络问政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在信息传递舆论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利益群体开始利用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到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强大磁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员也开始以与网民在线交流,开设博客,开通省(市)长电子信箱等各种形式,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特别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之后,更是引发了广大官员和网民的参与热潮,一股网络问政新风在各地党政系统蔚然兴起,为中国政治生态环境添加了一抹绿。可以说我国的网络问政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通过今年的“两会”,可以发现公众“网络问政”的热情那是一年比一年高。全国有网民接近4亿,占全国人数的25.5%。

二、网络问政的作用

网络问政自诞生以来,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问政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网络问政是一个很好的政务公开的模式,可以保证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政府动作也需要有一个透明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上网。政府利用互联网平台实行网上问政,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掌握民情,及时研究对策,处理问题,从而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网络问政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赢得民众的支持与信任。惟问政于民方知得失,惟问需于民方知冷暖,惟问计于民方知虚实。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互联网上每一种声音都在瞬间得到传播,这为“网络问政”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 1 众基础,网民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自己的权利,可以反映真实的情况,从而让民众的声音得到听取,让自己的困难得以解决,从而有利于政府赢得民众的支持与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网络问政有利于监督政府,预防和惩治腐败。面对互联网监督公权力的影响日益壮大,网络监督也已成为反腐机制的重要一环,网络监督的力量大大压缩了“暗箱操作”的空间,跟其它提意见的方式相比,网络监督所受到的限制最少,“门槛”最低。这样就有利于约束官员的行为。同时借助网络的力量,还可以达到发现和惩治腐败的效果。比如周久耕事件,一支烟曝出了一个大贪官;再比如公款出国游,还不是网友晒出温州公款考察团的清单才暴露出来的吗?

三、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会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同样的道理,我国的网络问政在刚刚发展的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问政参与范围窄,反映民意有限。目前我国网民近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也达到25.5%,但是不要忘记,我国总人口有13亿多,网民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也就是说中国还有10亿多人口不是网民,还有约四分之三的人还没有接触过互联网。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绝大多数人不能通过网络来表达他们的诉求的,而这一部分人恐怕就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的问题恐怕更多,更需要解决。而在“网络问政”的一片喧嚣之中,他们成了沉默的绝大多数。如果不重视他们的诉求,代表委员提出的提案、议案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将出现很多脱离群众的“雷人雷语”,损害人民群众对代表委员的信任,也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家法律的制定或修改。

2、网络问政没有形成制度化,官民桥梁作用发挥不明显。网络问政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那么政府与网民之间能否形成充分的互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正如网友所言,如果只是一方大声疾呼,另一方却充耳不闻,那就如拳头打在棉花上,效果一定不理想。可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地方政府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可是很多网站却名存实亡,网页打不开,电话打不通,成了一个空架子。面对网民的诉求,像网络上曾出现过像“我没有时间和你闲扯”“已阅”以及“咨询、投诉和建议必须限制在一百字以内”这样的“雷语雷事”也不时出现。所以没有制度化的网络问政很有可能流于一种形式,像一阵风一样,过去了就过去了。

3、政府工作人员易脱离实际,实行拍脑袋决策。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民情,了解民意。可是由于网民都是通过网络来反映情况,那么代表委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就很容易纸上决策,一方面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懒得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了解社情,了解人民疾苦,了解人民的需求,体察民意。

4、有些政府对网络问政认识不到位,不重视这一渠道的开辟与利用。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的时候说,“其实我每天几乎都上网,最长的时间可以达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作为日理万机的总理,不仅在繁忙之中坚持每天上网,还利用休息日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面对面在线交流互动,听取意见,这为各级领导干部网络问政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示范作用。然而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不少政府工作官员不上网或很少上网。问其不上网的理由,有的推脱工作太忙;有的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反映的意见不真实,有失偏颇;有的根本连网都不会上。这些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不到位,觉得可有可无所造成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又如何听取民情,反映民意呢?

四、解决我国网络问政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网络问政虽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加以解决。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1、拓宽网络问政的范围和渠道,广泛而深入地听取民意。我国的网民虽然有4亿多,但仍有10亿多民众是没有上网的,所以我国网民的数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互联网的用户大多数为青少年,他们利用互联网络来发表意见,而绝大多数中老年则无暇沉溺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由于上网时间较少,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和条件上网发表意见,所以他们诉求缺少渠道。那么政府就应该广开言路,多开辟渠道,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需求,使诉求渠道多元化。

2、政府官员要注意互联网络的虚拟性,对信息去伪存真。互联网既有海纳百川的兼容性,又有鱼龙混杂的混乱性。如果不能去伪存真,对互联网络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那么,就很容易被互联网络信息所误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很可能被少数人操纵。在互联网络的背后,不一定是真实的群众声音,有时候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散布谣言、兴风作浪、混淆视听、转移公众视线。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借助互联网络施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绝对不能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而忽视了公众的根本利 3 益;

3、抛弃官僚主义思想,防止“网络官僚”的出现。“网络官僚”也是存在的现象,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彻底抛弃官僚主义思想,禁止文牍主义的出现。现在一些党政机关通过互联网回馈公众提出的问题时,还是使用“已阅”、“批转有关部门”这样的文牍格式,这种“网络官僚”习气,招人诟病。如果只是把纸面上的批转语转化为电子文本,那么这样的网络问政实在是愚弄百姓。所以必须把互联网的主动权交给民众,而不应该由党政机关垄断话语权。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种负责任的意见表达机制,另一方面,要改变政府主导的行政思路,把互联网络变成一把钥匙,随时可以打开政府的大门,让群众监督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提高执政效率。

4、必须建立互联网络信息公开法律责任制度,防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尔反尔,人为地制造社会混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必须公开的信息,政府机关应当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如果政府机关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5、将网络问政实行制度化。只有与网民保持长期、持续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有效地吸取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才能使网络问政真正成为官民沟通的桥梁。所以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一个透明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把网络民意纳入到决策中,并以相关的制度把它固定下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更加重视网络的力量,以创新的方式加快制度建设,切实推进网络问政,不断完善网络问政制度,网络问政一定能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参与文献:

[1] 阿良.从“网络问政”走向“网络问责”[J].信息化建设, 2009,(04).[2] 乔新生.网络问政的短板[J].廉政瞭望, 2010,(02).[3]“网络问政”不能取代制度建设[J].共产党员, 2010,(04).[4]“网络问政”考验官员执政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 2009,(13).[5]苏洁.“网络问政”语言艺术[J].决策, 2009,(06)[6]网络问政,谁是主角?[J].人民论坛, 2009,(15).4

网络问政

给定资料1.‚我的提案会及时发在我的博客上。‛2010年两会上,问及政协委员的提案,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回复。不少代表、委员都开设了博客,直接在网上亮晒自己的建议、提案,或者意见......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网络问政,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问政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网络问政具有开放性、快捷性、使用者身份的隐蔽性、交流双方地位的相对平等性、力量的不可预测......

网络问政

浅谈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学目的:介绍网络问政的涵义和特点,探讨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前言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通过答复网上留言,开设留......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积极作用:① 互联网为基层民众的民情和民意能如此通畅便捷的抵达执政上层创造了平台,加大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 体现了政府从网......

下载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