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第二章)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书笔记教育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天性是非理性的,人的行为取决于无意识的需求和欲望;而行为主义者由于不研究人头脑内部的事件,因而认为人是否具有理性无关紧要,在他们看来,只要对环境中各种刺激进行精心的安排,引出有机体的反应并加以及时的强化,就可以控制和塑造人的行为。(29)
2、皮亚杰认为,人总是积极地、理性地试图学习。他把儿童看作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地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29)
3、他认为“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赖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起源,去解释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一门学科”(Piaget,1970)。也就是说,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它要解决人(群体和个体)的智慧是通过何种机制,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这类问题。总之,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主题是,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以及认识是如何逐渐发展的。(29)
4、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人们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30)
5、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呢?其理由是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事物如何运作的好奇心,即人具有一种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30)
6、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当个体面临环境中新的刺激,总是先试图去同化,如同化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原有图式无法同化新刺激,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的图式甚至重建新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31)
7、个体后天建构的图式最初源于动作,这种主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构成了皮亚杰理论的核心。具体地说,主体主动地组织图式去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如同化成功,图式得到丰富;如同化失败,则原有图式得到改造或建构新的图式。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进行,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31-32)
8、在皮亚杰看来,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类: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32)
9、教育的关键在于,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提出恰当、不超出儿童的同化能力,又能促进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中问题”。(32)
10、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32)
1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33)
12、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及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34)
13、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34)
14、在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儿童已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但儿童运用的概念与成人运用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34)
15、在直觉思维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思维直接受到知觉到的事物表面显著特征的影响。(35)
1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
11、12岁)的儿童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儿童就会感到困难。(37)
17、处于形式运算(11、12岁以上)阶段的儿童,倾向于从可能性开始,然后进展到现实;当面临问题时,他们会细致考察问题情境,并试图确定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再来系统地检验哪一种方法才是现实的。(39)
18、在维果斯基看来,由于儿童自出生以来就处在其周围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他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文字符号的学习,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过程中,他以其所掌握的心理工具为中介,他的高级心理机能逐步从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整个认知发展过程中,对高级心理机能而言,主要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42)
19、儿童的心理机能发展的原因何在?维果斯基强调以下三点:其一,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规律制约的结果。其二,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了能对高级心理机能起中介作用的工具——语言、符号——的结果。其三,高级心理机能本身不断内化的结果。(43)
20、语言与发展:语言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语言是儿童用以认识与理解世界的一种中介工具,也即一种思维工具。语言在发展中还有一种功能,即使得儿童能与他人进行交往,从而开始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或观念交换。“活动”这一概念也是维果斯基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在“做”中学,即通过与更有能力的人一起进行有意义活动来学习。活动提供了使对话可能发生的情境。语言在发展中还有第三个作用,即为人们提供了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与调控的工具。个人言语是引导个体思维与行为的自我谈话。个人言语,最初是大声咕哝出来的,然后逐渐被内化,进而
成为复杂认知技能的基础,这些技能包括保持注意、记忆新信息和问题解决。(44-45)
21、学习与发展:维果斯基认为,至少应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根据这两个发展水平的界说,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47)
22、教学与发展:维果斯基认为,发展和教学相互影响,甚至教学要先于发展。教学支架就是然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在操作上,教学支架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当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时,教师就进一步提供“支架”;当学生需要较少的帮助时,教师就撤销“支架”,以便学生能独自完成任务。(48)
第一章主要讲什么是专家型教师和优秀学生?以及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和优秀学生。光看目录就吸引了我。因为我想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也想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所以虽然......
读《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有感盐城市北龙港初中陶建春假期中,匆匆拜读了吴庆麟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吴教授以其精深的专业知识、典型生动的教......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重要概念: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属于应用型研究的一种方式,用来回答一些与学校或课堂有关的具体问题。评估(aement)为了作出有关学习和教学的决策而系统收......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第2版)》读书笔记第一章 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各种不同的意义1.最好的思维方式反省思维: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2.“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