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小测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名著阅读测试答案”。
《家》参考答案
《家》阅读训练(一)
一、1.外国语专门学校;《新青年》。2.瑞珏。3.作揖(不抵抗)。4.陈姨太。
二、1.C D(C.《宝岛》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D.母亲并没有强烈反对,而是答应会替她想办法。)2.BC(B.简直就是他们兄弟的读书室。C.他并没有很不高兴,也没有讥笑她的意思。)3.A E(A.这句话是觉慧喜欢鸣凤,但又觉得两人地位悬殊无法改变时的自我解脱。E.不是觉慧领导。)4.D E(D.觉新和觉民都没有参加游行、演讲、发传单等进步活动。E.出嫁不到一年就守了寡。)
三、1.(1)幻梦:①他打算中学毕业后到大学里继续深造,还想到德国(外国)留学;②梦想 与表妹结婚。(2)幻梦破灭:①祖父想抱重孙;②父亲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对象不是自己所爱的表妹,年内就要结婚;⑧婚姻和升学的希望都成了泡影。
2.(1)冲突:①演戏的学生被来自看戏的士兵殴打,②成都各校的学生到督军署前请愿维护权益。(2)结果:①督军不予理睬;②学生更加义愤,组织了罢课、发传单、演讲等活动,通电全国各界,联络各县学生响应③迫使督军答应了学生的条件。
3.(1)囚禁:觉慧背着家人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2)过程:①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 ②觉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③觉慧据理力争;④祖父叫来觉新,要他看管住觉慧,不准觉慧再到外面。
4.(1)场合:被软禁在家而百无聊赖的觉慧走进了花园中的梅林,遇见了奉命摘梅花的呜凤。
(2)方式:①他替鸣凤摘了梅花;②把她带到僻静的地方;③故意说要太太把她嫁出去,以此来观察她的心思;④鸣凤很伤心,觉慧安慰她,告诉她将来一定要娶她。
《家》阅读训练(二)
一、1.狭的笼。2.①十六岁;②7年。3.《前夜》。4.克明。
二、1.A B(A.不是因为要向祖父请安才觉得无聊。B.是觉慧对大嫂尊敬有加。)2.A D(A.不是买衣服,而是买翻译小说《前夜》。D.祖父已经忘记了囚禁之事,要他早点回家是因为家里吃“团饭”。)3.B D(B.其实他们一眼就认出了梅表姐。D.是为易卜生的剧本《娜拉》的台词所鼓舞。)4.C E(C.他并没有说是给四叔骗的;只是抱怨自己控制不了自己。E.冯乐山公馆被占有误。)
三、1.觉慧把它念了出来,心情显得激动,精神变得亢奋,他开始痛恨和诅咒浪费自己青春与生命的旧家庭生活,诅咒觉民和觉新不作任何反抗,而且高声地重复了这句话,让觉新感到十分痛苦。
2.(1)放完花炮,觉民和觉慧来到张太太家,给姑妈辞岁,他们遇到梅表姐。(2)梅诉说自己悲苦的心情,羡慕琴的胆量、能力。觉慧劝她有空多看看书,梅却感叹一切都无可挽回,只能依靠痛苦的回忆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
3.(1)梅见觉新地点:一次是在新发祥门口,另一次是在琴的家里。(2)在新发祥,她只敢远远地看,似招呼非招呼地向觉新点点头,想说话又不敢说,一句话也没说掉头就走了。在琴的家里,梅只敢在觉新走的时候偷偷地看了看他的背影。
4.(1)正月初九晚上看龙灯是高克定主持的。(2)轿夫们端着竹筒花炮对着舞龙灯的人的光赤的身上射,火花射到那些赤裸的身上,把那几个人烧得大叫,忍痛逃开了。一条龙被肢解了,每个人拿着一段四处奔逃,龙差不多烧成了空架子,场面触目惊心。
《家》阅读训练(三)
一、1.恳求梅原谅。2.女子剪发。3.许倩如。4.冯乐山;投湖。
二、1.A D(A.不是非常高兴,而是讥笑。D.是琴很受感动。)2.c E(c.高老太爷是到表 弟唐家。E.代表全家和他们理论的是克明,而不是觉新。)3.A B(A.张军长并没有支持学生们的进步活动。B.觉民没有热心地参加。)4.C D(C.他是准备把那个少女放弃,而不是要娶她。D.跑到花园湖畔怀念呜风。)
三、1.(1)克明无法容忍,认为会败坏高家家风,壮起胆子严词拒绝;克安明哲保身,毫无气节,惊惶逃开;克定心怀鬼胎,心术不正,怪罪克明得罪了连长太太。(2)觉新向在张军长处做秘书的同学要一张告示,才使众人渐渐安心。
2.(1)最后的决定:鸣凤决定跳湖自杀。(2)觉慧的爱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缕阳光,使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但高老太爷却要将她当礼物送给封建遗老冯乐山做姨太太,她苦苦哀求无果,又不愿意毁了觉慧的前程,所以才下这个“决心”。
3.(1)①与觉新相爱而又不能结为夫妻;②被嫁他人不久丈夫去世;③孀居在家,心里想着觉新,非常痛苦;④到高家躲避兵乱,和觉新相见又不能诉说相思之苦。(2)抑郁成疾,最终吐血而死。
4.(1)琴写了一篇女子剪发的文章在《黎明周报》发表,引起巨大反响,她旁敲侧击对母亲说要剪发,母亲坚决反对并说要把她早早嫁出去。(2)琴想到自己即将走上几千年女子所走的道路,不甘心而痛哭,决心要走一条新的路。
《家》阅读训练(四)
一、1.觉慧。2.借债、嫖妓。3.血光之灾。4.瑞珏的死;我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
二、1.C E(C.应该有三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是离家出逃,“他便自杀”有误。E.这是当觉新告诉觉慧爷爷要让他项替觉民时心里想的。)2.A E(A.觉民逃婚在外没来。E.克安只是帮他借债,其他事没参与。)3.C D(C.觉慧不仅痛斥了陈姨太,连同他的叔叔、大哥都骂了。D.高老太爷在临死前并不是向觉慧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是向觉慧表示自己明白了。)4.D E(D.觉新始终没有进产房的门。E.瑞珏的母亲并没有骂觉新,这句话是觉新的继母说的。)
三、1.(1)高老太爷给觉民订婚一事。(2)高老太爷六十六寿辰时,冯乐山要把侄孙女许配给 觉民。觉民与琴相恋,坚决反对这件事,觉民向大哥、继母求助,可二人都没有办法。觉民便逃婚,直到高老太爷弥留之际,答应取消觉民与冯家的亲事。
2.(1)觉新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像是晴天霹雳,但还是和平地接受了;觉民反对,主张去跟长辈讲道理;觉慧态度非常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2)瑞珏被送到城外生产,因难产去世。
3.(1)原因:①高老太爷在临死前对现状极度失望后产生的幻觉;②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从内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⑧新一代叛逆者又从外面动摇了这个制度的根基。(2)含义:①封建大家庭的瓦解;②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4.(1)觉新先是拦阻;后看到觉慧的决绝,表示愿意帮助觉慧去说服家人;而当看到瑞珏的哥哥写给瑞珏的挽联时,觉新内心沉痛再次被勾起,他意识到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决心暗中帮助觉慧。(2)觉慧瞒着家人,告别大哥二哥和朋友们,乘船去了上海。
《子夜》参考答案
《子夜》阅读训练(一)
一、1.杜竹斋;尚仲礼;公债。2.七里桥;国民党。3.吴荪甫;五万:吴老太爷。4.中国国民党党证。
二、1.BC(B.是范博文这么认为的。c.把芙芳改成蕙芳。)2.A E(A.杜竹斋生性多疑,一时拿不定主意,当赵伯韬告诉他只要肯出钱,西北军就会退的事情时,杜竹斋不禁心动。E.珮瑶没拒绝。)3.CE(C.“真是人老不值钱”,只能这样发牢骚。E.阿萱看范博文诗集。)4.BC(B.把杜学诗改成范博文。C.珮瑶神色异常,陷入自己的幽怨中,没有感激吴荪甫的意思。)
三、1.为了避乱,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在前往吴府路上,上海景象给了他极大刺激,机械的噪音、耀眼的霓虹灯、时髦的男女,特别是自己教养多年的“金童玉女”一到上海就变了。思想守旧的他目眩、头晕,很快一命呜呼。
2.(1)林珮瑶年轻时与雷鸣相恋。但不久,雷鸣开始军旅生活,林珮瑶久等无果,只好嫁给吴荪甫。(2)林珮瑶嫁给吴荪甫后,吴荪甫只顾事业,林珮瑶则还憧憬中古骑士的爱情生活。和雷鸣的相逢加重了她的痛苦,但她只能维持这貌合神离的婚姻。
3.(1)仆人顶撞、姨太阿金和儿媳的争风吃醋、与费小胡子斗心机的失败、儿子与姨太的乱伦、被暴动队伍逮住并押走了。(2)在宏昌当暴动队伍遇到了伏击,曾沧海口吐鲜血而亡。
4.刚开始吴荪甫打量屠维岳,屠镇定自若,吴荪甫暗暗赞赏。但吴荪甫记起屠是老太爷介绍的,就厌恶他,当屠承认泄露了“工厂减削工钱”事,吴荪甫非常生气。但屠的机警、镇定、胆量以及随后的据理力争分析形势让吴荪甫决定提拔他。
《子夜》阅读训练(二)
一、1.工厂;公债。2.女儿漂亮;金钱可爱,老赵容易上钩。3.柏青;大三元。4.公债交割的账目;朱吟秋的押款。
二、1.B c(B.不是范博文而是杜新箨。C.林珮瑶听完后出惊地一跳,脸色也变了。)2.C E(c.吴荪甫的心情先是阴暗的,不久消散了,变成忿怒和报复。E.没有派警察镇压。)
3.A E(A.吴荪甫不是愤怒,而是略微放宽了心。E.“笑面虎”冯云卿。)4.A D(A.赵伯韬早就洞察到吴荪甫的这一心思。D.不是高涨的农民运动而是五卅纪念示威运动。)
三、1.屠维岳先收买姚金风,然后使用反间计。屠让吴荪甫出布告,端阳赏工一天,开除姚金风,提升出卖姚的女工宝珠。此令一出,女工们就觉得冤枉了姚金凤。吴荪甫顺水推舟,收回成命。此计既平息了工潮,又安插了姚金风。
2.冯云卿先是对何慎庵计策犹豫不决,但最终被打动,只不过碍于面子不承认;送走何后,他想到家族名誉等,就摇摆不定;姨太太向他提起眉卿在外不检点,他觉得女儿败坏了家风,就决定让女儿对赵伯韬实施“美人计”。
3.(1)范博文向大家炫耀自己当年参加五卅运动的英勇,又嘲笑叹息现在群众运动的堕落与乏味。杜新箨则表示了对群众运动的不屑,说这种事情国外经常有,他认为是没有教育的人民的胡闹和冲动。(2)范博文认为杜新箨的看法太冷了。
4.吴荪甫趁朱吟秋资金困难,设计夺取朱吟秋的丝厂和干茧,使尽手腕逼迫朱吟秋,因此说吴“扼住了朱吟秋的咽喉”;而赵伯韬对吴进行经济封锁,图谋吞并益中公司,让吴荪甫破产,因此说他“抓住了吴荪甫的头发”。
《子夜》阅读训练(三)
一、1.元丰;眉卿。2.陈月娥:姚金凤;蔡真。3.武力解决;股东。4.何秀妹、张阿新。
二、1.AC(A.李玉亭很小心地不敢再把自己牵进吴赵纠纷。可是看见机会凑巧时,他总打算做和事佬。C.珮瑶不明白吴荪甫的用意,心里一阵悲哀。)2.CE(C.是赵伯韬和尚仲礼商谈。E.吴荪甫明知罢工势头一触即发。)3.BD(B.屠维岳请吴荪甫给他三天期限。D.不是有意识安排曾家驹去调戏朱桂英。)4.A E(A.吴为成说工潮是屠维岳纵容出来的。E.屠维岳没有默认,他不作声,只是冷静地微笑着。)
三、1.吴荪甫劝杜竹斋凑出五十万来压住公债行情,杜认为这种做法太危险了。吴又劝杜和他一起凑足五十万,并不断鼓励和反激杜,杜说“看清了市面再做罢”,但心里已做好打算。最后杜劝吴和老赵斗法时得留心,一交跌就会伤了元气。
2.一是吴想办实业,不屑做公债,但现在他也钻在公债里;二是吴盼望“北方扩大会议”军事行动成功,但刘玉英告诉他赵做空头,他就唯恐北方军事形势发展太快;三是益中公司的少数资本要做公债又要扩充新收买的八个厂!
3.(1)第一,化解裕华丝厂罢工;第二,整顿收购的八个小厂,裁人,减工资,增加工作时间,新订几条严密到无以复加的管理规则;第三,在公债市场上,打败赵伯韬,打破经济封锁,让自己站稳脚跟。(2)工人罢工;公债市场上,吴荪甫惨败,益中公司破产。
4.长期在工人中间的玛金认为罢工损失大,群众基础薄弱,应保存力量再斗争;克佐甫认为要加紧工作,提高群众的斗争情绪,无论如何要克服困难,明天要罢下来,他批评玛金为“右倾错误”,玛金则认为冒险罢工,就是自杀。(2)克佐甫警告玛金,他以“坚决执行命令,肃清一切右倾错误”为由,要求玛金服从指示。
《子夜》阅读训练(四)
一、1.与益中公司合作。2.王和甫。3.做内线;惠芳。4.明天全厂停工。
二、1.B D(B.把何秀妹改成姚金凤。D.周仲伟还没绝望,他觉得只要经济上有少许利益,受点气倒不介意。)2.D E(D.是费小胡子来电报。E.抚爱无济于事,惠芳坚持回乡。)3.B C(B.吴荪甫没有打断赵伯韬的话,更没有厉声呵斥他。c.玉亭临走时,只说赵伯韬要找吴荪甫商量。)4.A E(A.读《太上感应篇》,是想清心寡欲,减轻精神上的痛苦。E.王和甫报告说开盘公债又涨了。)
三、1.(1)赵伯韬介绍一个银团放款给益中公司,总数三百万,第一批先付五十万,条件是益中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2)对赵伯韬的放款办法,吴荪甫倾向于接受,王和甫无可无不可,孙吉人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
2.(1)赵伯韬不仅打算电请政府禁止卖空,而且怂恿交易所理事会和经纪人发文要增加卖方一倍多的保证金。(2)吴荪甫和王和甫等人决定背水一战,他们凑齐五十万,吴荪甫还把自己的工厂、公馆抵押上,并劝杜竹斋做空头或保持中立。
3.荪甫孤注一掷押馆投资公债。最后时刻,韩孟翔背叛,赵伯韬掌握了荪甫的底细,和荪甫放手一搏;杜竹斋背叛,他趁荪甫等三人压低价钱时大量买进。荪甫彻底失败,他准备自杀,但没勇气,最后他与佩瑶去牯岭避暑。
4.①直接原因:杜竹斋倒戈;②间接原因:韩孟翔、刘玉英背叛;③性格原因:刚愎自用;④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华民族工业弱小,抵抗不住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合力进攻;投资方向错误,不该投资公债。
2013-2014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1.写出《水浒传》中下列绰号代表的人物。一丈青黑旋风及时雨智多星【答案】扈三娘李逵宋江吴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的认知能力......
25课小测一、下列作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潼关怀古》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
1、通信网由哪些要素构成?简单描述每一部分的设备功能答:通信网由交换系统、传输系统、终端设备、互联互通的信令协议构成。交换系统:基本功能是在电信网大量用户终端之间根据......
名著小测《水浒传》第1—20回(20167X04)第1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宋仁宗在位期间,京城瘟疫横行,仁宗派洪信洪太尉去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张天师星夜临朝祈禳瘟疫,洪信领命......
《红楼梦》(91—105回)小测座号姓名成绩1、王夫人曾向贾政起的事来,贾政道:“今冬且放了定,明春再过礼。过了老太太的生日,就定日子娶。”后来宝玉病得糊涂,贾政又放了江西粮道,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