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测试三答案”。
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 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混淆概念,“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并不是“贯通文化”的表现,而是“互联文化”的“前一方面”的表现。)
2.D(理解错误,“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说“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
3.D(与作者观点相左,作者认为贯通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相:表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他”。)
5.C(④是说江革为官廉洁;⑤是说江革为官干练)
6.B(江革被放还朝,是作为魏帝请梁朝放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的交换条件,而非“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
7.(1)(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 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作卧具,然后才离开。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弊絮”(穿着破旧的棉衣)、“耽”(沉迷)、“去”(离开)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 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褒贬”(偏义复词,偏“贬”)、“为„„所”(被)、“谢病”(称病,托病)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首联塑造了一个眷恋春光、病起探花的多情诗人的形象。(2分)尾联写池边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婀娜多姿,可是对于诗人来说,音讯不通,即使折尽柳枝,又能送给谁呢?诗人触景生情,流露出淡淡的孤独落寞和对亲朋的思念之情。(3分;答出两方面情感给2..........
分,“简要分析”1分)、9.颈联描绘了蜂飞蝶舞、草木摇曳,既充满勃勃生机,又有些荒凉孤寂的春日景象。(3分)主要运用了拟人(移情于物)的修辞手法,诗人赋予蜂蝶、兔葵燕麦以人的感情,既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又流露出淡淡的人生孤寂之感,耐人寻味。(此联还用了对比、动静结合等艺术手法,答出任意一种即可)。(3分;“手法”1分,“简要赏析”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A项说九公的性格具有“反封建性”拔得过高;D项“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错;E项对小说这样描 1
写的意图理解错误)
(2)①不爱读书,不尊重知识;②愚昧迷信,顽固自大;③天真率直,知错能改;④热心公益。(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①②③点只要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
(3)①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九公煞有介事地求雨充分表现了他的愚昧迷信、荒唐可笑,含有讽刺效果。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思想转变更合理可信。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求雨失败、人工降雨成功使九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突出了小说批判迷信、倡导科学知识的主题。(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
观点一:我认为是画蛇添足。理由: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前后反差太大,不够真实。九公是一个思想顽固、没有知识的老人,即使因为求雨事件思想有所转变,也很难做出这样的行动,说出这样的话。②使主题显得过于直白,没有韵味。如果去掉这一段,以“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一句环境描写结尾,反而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人们深思的艺术效果。③从情节上来说,写到求雨失败、人工降雨成功,已经足以说明科学知识战胜愚昧迷信这一主题,故事在这里结束,戛然而止,结构完整;添上这一段反给人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之感。
观点二:我认为是画龙点睛。理由: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九公的思想经历了从顽固不化到悔悟改过的巨大转变,前后的思想行为形成鲜明对照,结尾使九公的形象变得可亲可爱、立体饱满。②使主题思想更加鲜明突出。愚昧顽固的九公最终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好好读书,结尾突出了知识的强大作用,突出了小说的主旨。③使情节结构更加完整。小说围绕九公这一人物展开,情节始于九公自己从小不肯读书,终于他热心督促小学生读书。这样写小说的情节结构比较完整,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和主题。
(8分;有明确的观点给2分;“理由”答出一个给2分,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B项不全面,巴菲特常犯错误的原因不仅是“资本市场提供了无数犯错误的机会”,还有他个人主观上的原因;C项“无需管理”理解失误;E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介绍“历程”)
(2)①人们心目中的巴菲特是高高在上、不可走近的神的形象,有着不真实的虚幻色彩;②本文是把巴菲特作为一个有弱点的凡人来写,他有很多优点,但也会犯错误,突出了这一形象的真实可信;③也正因为巴菲特是一个真实的、靠自身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才能的人,而不是一个神,所以普通人才可以向他学习,这为结尾处作者的号召做了铺垫。(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行为规范要依靠人的自觉追求,而不是靠上级监视、高压、高控等外力的约束养成。(领导者的人员管理要升华为个人动机,遵从和勤勉才能达到最大程度。)②领导者要信任属下,大胆放手,让属下自由决策和行动,有机会证明自己,他们才会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服从管理。③当一个人被赋予一定的自主权时,才容易树立自尊,形成主人翁意识,遵守规范才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
观点一:我认为巴菲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杰出的能力。理由:①巴菲特并非天生就具备杰出的才能,他的能力来源于不断的学习;②他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规避决策失误,形成能尽情施展天赋的领导形式;③他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能让属下对他和公司忠心耿耿并服从他的意愿。(举例略)
观点二:我认为他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个性(或“人格”)(或答“他有信仰,诚实,公正,有高远的理想”)。理由:①他虽然只是企业的经理人,却努力像一名所有者那样行事,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主人翁,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②他在自己忠诚于公司的同时,善于培养
企业精神,用自己的人品影响团队,为公司的目标而共同努力;③他能推己及人,站在属下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属下提供比较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举例略)
观点三:我认为巴菲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高超的管理艺术。理由:①信任、放手;②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③让员工获得尊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不是采取高压高控管理。(举例略)
观点四:我认为巴菲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善于抓住机遇。理由:①充分利用了资本市为他提供的一个博大精深的舞台;②善于明辨机会,规避多数决策失误;③为抓住必定会出现但只是难以预料的机遇而提前做好准备。(举例略)
(8分;有明确的观点给2分;“理由”6分,答出一个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没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扣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用错对象,“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14.C[A项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宾语(“的情况”“的问题”等);B项两面与一面照应不周;D项关联词语序不当,应把“由于”放到句首。]
15.D(根据空间和时间顺序排序。③①⑤句是写窗外由远及近的景色,其中①⑤两句的衔接点是“芦苇”。⑥④②句写临近黄昏时的景象,其中⑥句“暮色深了”与④句“晚云显得分外绯红”紧密衔接。)
16.(5分;理由答出一条给1分,超过2字以上不给分)
①日本核辐射目前对我国未构成威胁
②碘盐中碘含量很低,不能防辐射
③过量食用碘盐对身体有害无益
④我国食盐产量供大于求,不会短缺
⑤我国食盐多为井矿盐,不会被污染
17.(6分;内容贴切2分,语意对比2分,句式与示例相同2分)
[示例1]
平凡是一眼清泉,如果你停止喷涌,终将变成一口枯井;
平凡是一棵老树,只要你愿意吐绿,也会摇曳一片春光。
[示例2]
平凡是一枚铁钉,如果你甘于腐朽,终将化为一撮锈尘。
平凡是一星渔火,只要你愿意发光,也会照亮一条航道。
六、写作(60分)
18.参照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提示]
这则材料立意的侧重点是强调对这件事的“反思”,即馆长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发的“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是“正常之事”,却被人视为“不正常”而引发高度关注,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立意角度:
①着眼于网友、媒体的反应与馆长态度的反差来思考,网友和媒体对杭图零门槛开放这件正常的事情少见多怪,恰恰证明我们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一个常识匮乏、尊严缺失的社会。只有当本该正常的现象成为社会的常态时,我们的社会才真的成熟了。
②着眼于有些读者的说法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受辱感”?他们的偏见、他们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贵感、优越感究竟来自哪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③着眼于材料中所特别强调的阅览群体“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来思考,这种现象说
明底层民众也有精神生活的渴求,关注弱势群体,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需求。
④着眼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来思考,若想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具备“底层意思”,关注并服务于底层民众。
⑤着眼于褚树青的回答来思考,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捍卫每一个人拥有平等的权利,也是捍卫每一个人的权利。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江革字休映,是济阳考城人。江革自幼聪明敏捷,六岁便能写文章。九岁时父亲去世,与弟江观孪生,年少孤苦贫穷,兄弟互相勉励,读书的精力始终没有表现出疲倦。十六岁时母亲又去世,因服丧有孝行而闻名。服丧期满后,与江观一起前往太学,补为国子生,成绩很优秀。齐朝吏部谢朓十分钦佩器重他。谢朓曾在宫中宿卫,回来时去探望江革,当时下着大雪,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作卧具,然后才离开。
江革被授少府卿,出任镇北豫章王长史,并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江革因一向不熟习骑马,就乘船而回,途经下邳时,竟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听说过江革的才名,对他厚加接待。江革称患有脚病不向他施礼参拜,元延明想要加害他,见江革辞色严正,就更加敬重他。元延明让江革写祭彭祖的文章,江革以被囚日久,没有心思写作为由推辞。于是元延明逼他更加厉害,将要对他施以鞭杖之刑。江革厉色说道:“我年已六十,不能杀身报效君主,今日以死为幸事,誓不替人执笔。”元延明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取消了鞭杖。每天只给糙米三升,仅能维持性命而已。正值魏帝请求梁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于是就释放江革还朝。
这时武陵王在东州,极为骄纵,高祖召见江革当面吩咐他说:“武陵王年少(骄纵),而臧盾性情软弱,不能尽其辅佐之责,想让你替代臧盾(辅佐武陵王)。”于是授江革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江革的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听说江革将要到来,都携带礼物沿途迎候。江革说:“我一概不接受馈赠,我不能成为故人的礼品筐。”到任之后,江革只依靠官俸过日子,吃的也很简单。会稽郡殷实富裕,地广人众,诉讼案件每天多达数百起,江革分类判案,从无疑案积案。江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百姓安居,官吏畏惧,百城畏服。(就连)武陵王也害怕他,极为敬重他。江革将要返回京都时,百姓都恋恋不舍,赠送的礼物江革一概不接收。送行故吏,按旧例要订做新船,江革一并不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船舱已经偏斜,不能安卧。有人对江革说:“船不平稳,渡江极其危险,应当搬重物来压住小船。”江革没有重物,便在西陵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使船只充实加重。他就是如此清贫。
入朝任度支尚书。当时尚书令何敬容掌管选拔人才,录用的人多不是合适的人。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大同元年去世。江革历任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身旁却没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
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2014年第一学期·测试三一、名解(共8分,每题2分x4小题)1、牙尖交错: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1分)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式的咬合关系。(1分)2、......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BDC )(3分) A.酵母/校对 连累/劳累 千载难逢/载歌载舞 ...... A.jiào; lěi/lèi; zǎi/zài; B......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三)(温馨提示:下载文档后,按住键盘ctrl,左键点击可以打开文章链接)地 址: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写字楼32层 1......
25课小测一、下列作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潼关怀古》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1.A【解析】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风光旖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