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 (30)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
《端午粽》教学设计
灵璧县冯庙镇高宅小学 杨泽侠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课件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学生分小组读。
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
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生答:可能是箬竹叶、糯米、红枣、线。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包粽子的过程吧。(播放视频)
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可能答:红枣、蜜枣、豆沙??
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
生可能答:红枣、红豆、鲜肉。
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生回答: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屈原的故事......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生答。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答:
四、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生也许会回答:赛龙舟、挂香包等。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
五、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端午粽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爱国之情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0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
《端午粽》的教学设计萧县龙城镇梅村小学刘素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
《端午粽》教学设计教材解析:《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端午粽》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