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_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11:14: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一次抱母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第一次抱母亲

星湾 孔庆振

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母亲的伟大和儿子的一片孝心,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

训练点: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自然地产生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当你的母亲生病或者非常劳累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帮助或者照应过她?请一位同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经历。用一句话说说事后有什么体会。

(二)真得很感人,谢谢你把这段难忘的经历给大家分享。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三)那么,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当中,文中的我又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齐读:《第一次抱母亲》。速度再快一点——(再读);像说话那样自然——(又读)。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一)围绕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问:

1、为什么是第一次?之前有没有抱过?

2、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等)

(二)不着急,带着这样的思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三、字词突破,初读重点段落。

(一)字音都读准了吗?课文都读通顺了吗?出几个词语考考大家:文中作者对护士说了这样一段话:

 出示:

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

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

么重的担子。..

1、指名读。(相机指正字音。基本上读通顺了。)

2、这段话比较难读,原因在于这段话藏着三个多音字。

(1)“背上背着妹妹”,比较简单,身体的一部分,名词,四声;动词,把东西用背驼

起来,读第一声。指2名读,齐读。

(2)挑,比较简单,挑水。挑战。

(3)担,重点讲。担子,有两个读音,在这里读第四声,在这里的意思是: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它还有一个读音,第一声:①用肩膀挑②承当,负责。

从多音字的意思去记多音字的读音,是学习多音字的一种好方法。担的字义你理

解了,你能否读好这些词语:

出示:担水担子担负重担担惊受怕

(4)请大家齐读这段话,看看这些难读的字音你能否读准。

3、我注意到刚才在朗读的时候,同学们重读了一个成语:翻山越岭。很好。

 出示: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1)教写翻,如何写匀称,写好看:右边的“羽”,左“习”在短横处起笔,右边“习”

要高于左边“习”

(2)解释翻山越岭。先字面:翻,翻过;越,越过,跨过。翻山越岭连起来怎么讲?

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

再语境:这是字面上的意思,把它放到文中呢?

 出示: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母亲翻山越岭,说明她走过了不少山路,很是艰辛。翻山越岭懂了吗?

(二)再读这段话。

 出示: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

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

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指1名,齐读。

(三)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课文的高潮部分,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字的背后都藏着作者的情感。

 出示:我坐在床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

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1、指名读一读,很好很通顺。

2、这篇课文是作者回忆第一次抱母亲的经历,语言朴素,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像说话

一样自然,这样才能把文章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谁再来试一试,像说话一样自然,指明。

3、同学们,读课文应该这样,反复读,多读几遍,才能把书读熟,把文章读懂,让读书

变成一件有味道的事情。谁再来试一试,像说话那样自然

4、你读得真好,我注意到了,你在读的时候,不仅注意到了语气,像说话那样自然,你

还注意到了文中的标点: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省略号的背后也是有语言的。换成句号:怎么读?换成省略号呢?

 对比出示: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5、有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注意这个省略号,并像说话那样自然,咱们再次齐

读这段话。

四、理清脉络,概括大意

(一)很好,同学们,就用这样的语气,再次自由朗读整篇课文,要求,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停下来想一想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想好了,紧接着读下一自然段。开始。

(二)请同学们打开补充习题,第 题,已经帮我们划分好了段落。很据你刚才思考的内容,你来做一做这道题。先概括第一段。一分钟。

1、写了„„(不能用写了)„„的事。(是一个短语,不是概括段意)(让学生指出错误

点)

2、长长的,用原文的对话写的。(近期我们训练的内容就是从人物的对话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公仪休拒收礼物》是,《我不是最弱小的》也是,这篇课文也是,我们知道从对话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能把对话照搬过来,而是要用一句话或者一件事加以概括。这是他的错误所在)

3、概括得很好的。好的概括就应该像他这样。分析好,好在哪里。第一,语言简练,不

拖泥带水;第二,字迹工整,好的书写就应该像他这样;第三,概括大意没有照抄句子;没有写得过于简单;从对话中提炼主要内容也很准确。非常好。

(三)接下来给你三分钟的时间,订正你的第一段大意,并用刚才孔老师说过的方法,概括

第二、三两段的大意。

(四)巡视写得好的。让他站起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同意吗?同意,王嘉涛重复。第三段亦

如此。

(五)孔老师也概括了,看你和孔老师的概括有哪些异同。

 出示:

第一段(1):“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那么轻;

第二段(2—3):“我”心里难过,回忆母亲翻山越岭的往事,护士也因此深受感动;

第三段(4—5):“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六)订正。

(七)三大段的段意我们都概括好了,如果让你概括整篇课文的段落大意,应该很简单了吧?

就是把这三句话整合在一起就行了。指名概括大意。

 师补充出示:

“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瘦弱的身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于是像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五、总结课堂

(一)同学们,今天咱们学习了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初步感受了作者抱母亲的感人经历,学习了生字词,并给文章理清了脉络,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二)剩余的时间,完成补充习题和课堂手札。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有一种人,她尝尽了人间一切辛酸,却总是给儿女一片甘甜;有一种爱,她就像湖畔含情脉脉的红莲,一生一世不求回报„„这种人,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这种爱,就是人间最伟大的母爱。

(二)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读:《第一次抱母亲》。

1、很好,老师觉得,如果你能把“第一次”这三个字读得再响亮些,就能把作者这一抱的特别之处读出来了。谁来再试一下?很好。

2、“第一次”加着重号,这是个关键词,说明作者文中记下的这一抱是很特别的,作者通过这一抱,体味到了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艰辛付出,体味到了母爱的博大,对作者十分有意义。

3、再次齐读课题。

二、抓住两个“没想到”,感悟“抱”中之情

(一)第一次抱母亲,对作者来说,非常特别,因为这一抱,他就抱出了两个“没想到”,你找到了吗?

(二)出示两处没想到:

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 猛,差点仰面摔倒。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先来看第一处没想到。(感触第一处没想到,体会作者的意外吃惊)

 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1、谁来读一读作者第一处的没想到?指名。

2、基本上读通顺了,不错。如果你能够注意我抱母亲的动作:托住、托住、使劲一抱、仰面摔倒,就能读得更有感觉了,你再来读一读。

3、同学们,这是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第一处的没想到,他没想到什么?生:母亲轻轻的。

4、是的,母亲生病住院,要换床单,(师边做动作边引读)我左手——,右手——,使

劲——,由于不了解母亲的体重,这样一抱产生的后果是,没想到——,我——,差点——。

5、同学们,透过这没想到,作者多少感觉有点——意外、吃惊、诧异等。

6、板书:意外、吃惊。

7、来,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那份意外与吃惊来。生读。通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

了母亲很轻。但是我还没有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意外的心情。谁再来读。指名。很好。

8、我感到吃惊、意外,护士却很生气。指名读接下来护士、母亲与我之间的对话。

9、你读得很好。不仅像说话那样自然,而且我留意到了她再朗读的时候特别注意到了一

个词:责怪。责怪是责备吗?不是,用责备就太厉害了,那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因为

他们毕竟素不相识。换成埋怨行吗?也不行,那就少了一份对母亲的关爱,对母亲的着急。你的母亲病成这样,母亲这么轻,你怎么用这么大劲呀,所以含有一点责备,这是护士的心情。自己先练一练这句话,然后我找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 出示: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10、是啊,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板书。

11、过渡:我为什么很难过?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2、3两小节,一起走进作者的记忆

当中去。

(四)再来看第二处没想到。(感触第二处没想到,体会作者的难过)

1、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一直以为母亲是什么样的形象?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回答。(力大

无穷)

2、也就是咱们一开始找到的第二处没想到这个句子。

 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生:“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

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4、母亲如此坚强,如此能吃苦耐劳,在我的眼睛里,她是高大的,是力大无穷的。但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母亲为什么总是自己来挑重担啊?是因为母亲力大无穷么?

5、那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母亲她那80多斤的身体竟承受这么重的重担?生:母爱的力

6、对!母亲的力量不是无穷的,但是母爱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7、怪不得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

8、过渡:每个母亲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生存,用那柔弱的身躯去承受那么重的重担,让我们一天天长大,而母亲,却一天天老去!而文中的我竟然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生:母亲竟然这么轻!

9、指名再来朗读这段话,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心情。

① 难过。是啊,活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母亲这么轻,母亲生病了,我却发现了,心里确实很难过。

② 自责。是的,作者责怪自己不细心,没有察觉到母亲这么多年来一个人扛下来的艰

辛。

③ 愧疚。是的,作者惭愧不安,为这么多年来没有主动分担母亲的重担而感到愧疚。

10、课文学到现在,看来大家对这一段话都理解了。出道题考考大家。出示两个“担子”。

孔老师告诉大家这两句话有两个“担子”,但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不一样,你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话。

 出示:

①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②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1、指名读两句话。

12、做补充习题。“担子”:①挑东西的担子,文中指母亲挑的一百多斤的东西;②指母

亲为家庭、生活承担的责任。

三、定格动人画面,体味其中深情

(一)作者也终于从这个让他“差点仰面摔倒”的一抱中,顿悟出母亲的爱,和母亲的坚忍,更感到母亲这一辈子生活的艰辛!于是作者突发奇想,想做什么?抱母亲入睡。

(二)请同学们一边看着书上70页的插图,一边听老师读最后一小节,在我读的时候,边听边想象,一起走进这对相互依偎的母子。

(三)师配乐朗诵最后一小节。

(四)音乐声降低,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你是怎么理解母亲眼角流出来的泪水的?(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

1、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欣慰的。

师:欣慰的泪水。仅仅是欣慰吗?还有吗?

2、生:我觉得母亲流出来的泪水是高兴的,幸福的。

师:恩,儿子懂得了报恩,有多少母亲才能得到这样的拥抱?幸福的眼泪,真好。

3、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感动的。

师:感动的。还有吗?是苦的吗?

4、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激动的。

师:激动的。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甜的。

(六)师:是甜的。但是,我给你加一点儿我的体会,我觉得是又苦又甜的,走过的路是多么不容易呀,现在是甜的了。同意吗?(生齐答:同意。)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

(七)其实,此时的作者是想用这一抱,来报答母亲。板书:以“抱”母亲来“报”母亲

(八)想不想伴着优美的音乐读一读这段话?齐读。

(九)这泪水中包含着母亲的酸楚与欣慰,儿子理解了母亲的艰辛与伟大,母亲知道了儿子懂得了回报,所以会幸福,会流泪。这样的画面,不论谁看了,都会为之动容。此刻,无声胜有声。而在这安详的寂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伴着音乐,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补充习题第题下。

四、小结升华,结束教学

孩子们,现在的你们,不可能,也不必去抱起自己的妈妈;但老师希望,《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能永远留在你的心里,让我们永怀一颗感恩之心,当我们的亲人老去时,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时,别忘了伸出你拥抱的双手,就像小时候,他们抱你那样„„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执教:紫霞街中心小学胡云虹学生: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四(3)班 时间:07年4月13日上午10:10-10:50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13课。一起读课题我们知道,在文中我一共抱了三次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盐城市第二小学汪娟教材分析:《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我”在守护母亲住院时才知道母亲一生最重......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悟母亲的爱,理解孝子情怀,从而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第一次抱母亲

让眼泪伴爱一起飞——《第一次抱母亲》教学随想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以朴实的笔调撷取生活中儿子抱母亲的一个生活镜头,让人体会到母爱的博大深沉,展......

第一次抱母亲

哎呀,很遗憾,我希望你们看一看,结果没看。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好。)把右手伸出来,我这样写能看见吗?(生:能。)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

下载《第一次抱母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次抱母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