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_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10:44: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难点: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

敬和爱戴之情。

三、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第一次抱母亲.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生:(自由,轻声读文).师:读完了吗 谁来说一说?

生:我第一次抱母亲时,发现她很轻.师:(板书:轻).师:文中有句话,集中表达了我抱母亲时的感受。

生:是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师:(出示课件: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你找得很准确.谁愿意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看到母亲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难过 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生:(无人回答)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相信大家会读懂它.。

生:集体读

生:我读懂了,母亲很轻,作者感到难受。

生:作者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感到很意外。.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感到意外的 ?

生:我是从竟然这个词看出来的。.师:你真会读书.师:一个和母亲朝夕相处,再熟悉不过的儿子,为什么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请大家动笔找到书中的句子,并读一读)。

生:边读边划

生:因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师:课件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指名读)

生:读句子.师:那么重的担子到底有多重(板书:重)

生:有一百多斤重.生:不止这么重,背上还有作者的妹妹,应该加上她的重量.生:手里还拉着作者,这也需要力量.师:板书:100多斤+背妹妹+拉着我师:80多斤的母亲,肩上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背着女儿,拉着儿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 景?

生:母亲走在山路上,高低不平,十分艰难。

生:她走起路来一定是深一脚,浅一脚,不小心还会摔倒。

生;摔倒后,担子会翻了,母亲一定又累又着急。

师:是啊,如果再碰上雨天,雪天-----

生:那就更艰难了,爬山都无法爬上去.生:如果是在大热天,母亲说不定还会中暑,那就有生命危险了.……

师: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了无数个酷暑,直到我们长大.而当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母亲(引导学生说).生: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师:范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看到母亲这么轻,儿子想起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母亲的含辛茹苦,难怪作者的心里会这么难过。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生:个别读

师:(出示)在我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那100多斤的担子和背上的妹妹吗 ?

生:还拉着我。

师: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还有……

生:母亲还要天天为家里做饭,洗衣服。

生:母亲在农村,她还得下田干活。

生:她还要为儿女上学而烦心。

师:是啊,这重担有繁杂的家务劳动,繁重的力气活,养儿育女的艰辛……

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之后,相信大家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生:个别读.师:这么轻的母亲,为什么能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给儿女留下力大无穷的印象。

生:因为作者记忆中的母亲,一直这么有力气.生:儿子从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师;难道他们从来没发现母亲的累吗

生:母亲可能从没在他们面前说过累.生:儿女门可能也问过母亲,母亲故意装出一副不累的样子.子女们还小,也许就信了.生:母亲爱孩子,她这么做,累点也不觉得苦.师:母亲从来不埋怨,把对子女的爱化成了一股力量,超负荷地承受着这份重担.这么轻的母亲,用她瘦弱的双肩,给予了儿女一份沉甸甸的,重如山的爱,作为儿子,至今才了解,心里怎么会不自责、不难过呢 ?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配乐)

生:在音乐声中集体读

师:当得知了一切之后,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引读)

课件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生:自由读

师:你能听懂母亲的话吧

生:母亲认为她做的那些事不值得提.师:那些事指哪些事

生:母亲挑着担子翻山越岭.生:母亲为养育我们吃的苦.生: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师:那些事值得提吗 ?

生:当然值得提,因为母亲曾吃了那么多苦.师:那么多的苦和累,就被母亲这样一笑而过,在母亲的心里,她把自己看得很轻,儿女始终放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师:由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你想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

师:也许你的妈妈不需要肩负重担,不需要翻山越岭,难道她的肩头真的没有担子吗?生:妈妈每天起来为我烧早饭,也很辛苦.生:我的妈妈常为我的学习担忧.生:我妈妈上班很累,回家后还得照顾我.……

三,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师:作者此时也想到了许多许多,内心充满愧疚,于是提出要抱母亲入睡.当我第一次抱母亲入睡时,文中没有直接描述母亲的感受,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内心世界吗?

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看看文中的两幅图,边听边看边想象.生:母亲的心里很激动.生:她可能想,自己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儿子懂事了,那些苦也算不上苦.生: 母亲感到很欣慰,满足.生: 儿子抱着她,她有一种幸福感.……

师:母亲闭上眼睛,没说话,但母亲眼角的两行泪水似乎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这泪水是感动,是……(引导学生说)

师:出示最后两段话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生:在音乐声中,静静地品读这两段.师:板书:第一次,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母亲无数次抱我,我没觉得怎么样,我只抱了母亲一次,她就这么激动.生:第一次太珍贵了,母亲感动地流了泪.……

师:妈妈的爱是海洋,我们的爱是溪流,天下的妈妈都特别容易满足,儿女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丝淡淡的牵挂,都足以使他们感动万分.生:齐读第5自然段.(配乐)

四、孝子田世国——捐肾救母

师:出示课件:田世**子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

他叫田世国,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人物,他曾瞒着父母为患尿毒症的母亲捐了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言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了慰藉。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欣赏歌曲,感悟母爱

师:母亲是一本书,一本读不完的书,即使我们用一生去品读,也许都无法读懂,我们读着读着,母亲慢慢地变老,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当母亲的头发不再乌黑,当母亲的眼睛不再明亮,母亲也为我们的成长耗尽了青春。

接下来,让我们在歌曲《母亲》的旋律中,用心静静地品读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生:【欣赏图片(师轻轻地念)】

六,总结

师:同学们,老师坚信,终有一天,你也会用你有力的臂膀抱起自己的母亲,与她分担忧愁,共挑重担.让我们把对母亲的这份爱深深地铭记在心。

七、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写母亲的名言、诗歌,散文等。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我之前的经验中,总感觉关于抒发人间真情的文章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往往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

孩子们上得也是索然无味,停留在表面谈感受,说套话.我也常埋怨现在的孩子太麻木,一个个没心没肺的.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怨不得学生,关键原因还是在自己.是匆匆忙忙的备课让自己率先失去了感动.要把一篇感人的文章教得让学生感动,教师也一定要先感动过,要进入角色.备课时,可以查查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尽量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冲动,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种种情感。

在教学之前,我曾反复地读过这篇课文,试图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动.找到感动自己的地方,也许就是文章的中心.《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读完这段话,头脑中不知不觉地计算起来母亲80多斤,担子100多斤,还有妹妹等.这一轻一重让我深受感动。文中的两幅插图也让我倍受震撼:曾经,母亲那么年轻,美丽,青春,健康;而现在,她重病在身,瘦小,苍老,丝丝白发,历历深纹……

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为儿子对母亲的那一片孝心,使学生走进文本,收获感动.我结合课后练习 4 的问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来探究作者的心情,体验情感.在探究心情中,主要抓住一轻一重,层层深入地来体会.母亲身体轻,担子重.这担子有看得见的,更有看不见的.这样体会后,让学生读读作者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悟.文中母亲的那段话,通过朗读,理解,进一步体会一轻一重更深刻的含义,在母亲的心里,看轻的是自己,儿女却放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她给予儿女的是一份沉甸甸,重如山的爱.在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中,我希望通过看图,听音乐,想象,使学生入情入境,与作者形成共鸣,受到感染.教学中,没有最好地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对80多斤的母亲承受100多斤的担子等体验得不够深刻,缺少了理解和感受,学生自然就不能入情入境。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分析课文.。

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

一、聚焦词语,把握文本的基调 1.诗意导入:(课前歌曲导入,插播生活中凸显母爱的画面) 2.深情读题:师: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第13课——一生:齐......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执教:紫霞街中心小学胡云虹学生: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四(3)班 时间:07年4月13日上午10:10-10:50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13课。一起读课题我们知道,在文中我一共抱了三次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盐城市第二小学汪娟教材分析:《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我”在守护母亲住院时才知道母亲一生最重......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悟母亲的爱,理解孝子情怀,从而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第一次抱母亲

让眼泪伴爱一起飞——《第一次抱母亲》教学随想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以朴实的笔调撷取生活中儿子抱母亲的一个生活镜头,让人体会到母爱的博大深沉,展......

下载《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次抱母亲》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