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红包现象_小议一种社会现象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52: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小议红包现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议一种社会现象”。

小议“红包”现象

“红包”现象是由收受和赠送“红包”的双方共同完成的,其实质是钱权交易,具有明显的贿赂性质。作为收受的一方,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其目的具有唯一性;作为赠送的一方,是为个人、单位或小团体谋取利益,有的为了跑官要官,有的为了争取工程、项目、专项资金,有的为了感情投资……其目的具有多样性。“红包”的实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一事一议”直接送;有的利用礼尚往来的机会送;有的利用剪彩、题词、典礼等机会送;有的以顾问费、辛苦费等名义送;有的以个人名义送,有的集体研究送;有的私款送,有的公款送。“红包”现象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红包”现象产生的原因,建立治理“红包”的长效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一、“红包”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利益驱动是诱发“红包”现象的直接动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既是“社会人”,重视社会需要,又是“经济人”,重视自我利益需要。人们的行为更多地受到利益的驱动,一事当前,权衡利弊:有利则干,无利不干,大利大干,小利小干;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送“红包”者是为了追求比送出价值更大的利润,收“红包”者是权力寻租,寻求正当分配以外的收入。送者有所求,收者得利益,彼此心照不宣,一拍即合,实则权力与金钱的等价交换。

2、职能转变不到位、权力缺乏监督是“红包”现象滋

-1-生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打破了,但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还比较大,对权力的监督机制又没有建立健全。一些职能部门或掌管着立项、审批、监管等权力,或掌管着工程发包、招标采购、成本价核定等权力,或掌管着资金投资、划拨、收缴、审计等权力,或掌管着干部人事方面的提名、考察、任免、处理等权力……在这些权力的运作上,自由裁量权还比较大,如果用“红包”的方式运作一下,就可能以小换大,获得成倍甚至十倍百倍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难免将部分实权单位及其公职人员作为“红包”进攻的对象,跑项目、跑资金、跑官职。

3、财务制不健全为“红包”现象提供了便利条件 送“红包”动用私款的,数额一般不大: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为了争取蔽护和帮助,谋取经济上的利益;有的人为了自己或亲属子女的职务升迁、工作安排;有的干部跑官买官的钱,本来就是收受或索要来的。送“红包”动用公款的,面宽量大:为了争取大项目、投资,不惜动用以万计的资金“启动”,或其它形式的帐外帐、“小金库”或变着花样打进企业成本;也有人动用公款,为自己疏通关系,跑官买官。这些用公款开支的“红包”,有的公开、有的变着花样在单位财务上报销。

4、传统的礼仪观念是“红包”现象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

礼尚往来本是我国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传统观念,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往来的一种表达方式。现今社会,一

-2-些人却把礼尚往来的内含和外延拓展得十分“丰富”:礼尚往来成为掩盖拉关系、感情投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的最佳代名词。送“红包”者抓住传统节日、生日寿宴、住房搬迁、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礼尚往来的机会送,送得名正言顺;收“红包”者对送者回赠一定的礼物,名曰礼尚往来,收得心安理得。

5、查处不力是“红包”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在党纪政纪条规中对“红包”问题的定性没有明确的规定,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比照类似问题进行处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此类问题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数额较大的一般给予党内警告或严重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撤销职务、开除党籍的很少。“红包”问题往往只追究纪律责任,在法律上不等同于受贿追究刑事责任。这让一部分人检讨一阵子,舒服一辈子,得大于失,客观上助长了送收红包者的侥幸心理。成本低、收益大,“诱因”大于“牺牲”,“红包”现象必然禁而不止、纠而复生,甚至愈演愈烈,金额越来越大,花样越来越新。

二、创新机制治理“红包”问题

1、健全约束机制,规范从政行为,使收者不能收 收受“红包”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有较明确的规定,如收受礼品登记制度、财产申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对收受“红包”有较好的约束作用,但有些制度操作性不强,执行不严,越到基层效果越差。因此,要进一步量化、细化有关制度的操

-3-作办法,并严格执行;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如全国统一联网的存款实名制等,以法律的形式财产申报、金融实名等制度,对公职人员及其家庭财产进行动态监督,对家庭财产非正常增长的公职人员及时进行查处。

2、创新保廉机制,遏制内在驱动力,使收者不愿收 根据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原则,适当提高公职人员的工资,规范工资外收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工资、福利差异。从工资、医疗保障金、退休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的资金作为保廉金,一旦发现公职人员有腐败行为,不但要严肃查处,还要取消其保廉金。使他们对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腐败行为避而远之。

3、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使送者无需送 在经济领域,要实现公平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淡化计划分配和行政审批;在政府消费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要实行政务公开,推行市场化、规范化的政府采购制和招投标制;在组织人事领域,要大力推行公务员公开招聘、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同时,要建立健全包括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办结公告制等服务机制,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钱、管物、管人的权力逐步削弱了,菩萨不灵了,烧香进贡的就会减少。

4、强化资金监管,断绝红包的资金来源,使送者无钱送

“红包”问题与资金管理不严有很大关系。解决这方面问题,要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着手,改革体制,建立机制,-4-强化管理,严肃纪律。要加快推行部门预算,将所有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加快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认真清理银行账户,严禁设立帐外帐,坚决取消“小金库”。要加大清理乱收费的力度,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要改变上级出政策,下级找资金的状况。要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实行对所有预算内、外资金的全方位监管。

5、完善惩处机制,增加腐败成本,使收者不敢收 首先,对“红包”问题的处理要有准确的定性。公职人员收受直接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主管范围内下属单位和个人、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外商、私营企业主的“红包”,一个月内没有登记交公的,一律按受贿论处;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因为领导干部的工作关系收受“红包”的,要追究领导干部的纪律责任。其次,要区分“红包”的性质。对亲戚朋友礼尚往来所送的礼节性“红包”与其他对象所送的贿赂性“红包”要有区别,要在规范礼节性“红包”的同时,对贿赂性“红包”进行严肃查处,对利用职权索取“红包”的要按索贿从严从重处理。再次,对送“红包”者也要严肃查处。对送“红包”者要按照行贿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数额巨大、屡犯不改、影响恶劣的要从重或加重处分,并公开曝光。要通过严肃查处,使送、收“红包”者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不偿失。

医疗“回扣”、“红包”现象的分析与治理探讨

医疗“回扣”、“红包”现象的分析与治理探讨 存在于医疗行业的医药购销“回扣”、医疗服务“红包”问题,医疗卫生系统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但从人民群众反映热烈和关......

红包

“红包”从何而来---5.2亿?反腐唱廉的工作一直在中国都存在, 但一直以来,得到的效果却并不是十分明显, 原因,很多官员在利益的驱使下, 丧失了良知, 陷入了泥沼之中。我们来看看那些......

摸红包

摸红包陈博最近比较时尚抢红包,就连在春晚上也可以抢。老师也很时尚,准备开学第一天给我们摸红包开开心。当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个个心花怒放。可是我想:“既然是个活动,那......

红包祝福语

红包祝福语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祝福语吧,祝福语有助于促进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祝福语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

拒收红包

关于拒收红包有感我是一名妇产科的护士,同时又是一名新入伍不久的助产士,在这个大家庭工作生活也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满腔的热情和双手为......

下载小议红包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议红包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