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王美丽
(课前读大册子18页的生字第一题)
一 走进鲁迅感受冷峻与幽默3分钟
提起鲁迅,同学们总会想到这样哪些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是的,鲁迅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冷竣而严肃的。但这决不是他的全部,鲁迅还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让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以免肌肤相碰,有碍男女大防。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生活在同一天地间,一同呼吸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鼻孔出,被那个女人吸进去,混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
大家的笑我想已经说明了一切,鲁迅的幽默是一种从骨髓里透露出来的犀利和深刻。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不一样的鲁迅,那就是:幽默背后的犀利与深刻。
二自由朗读 感受犀利与深刻10分钟
(在朗读之前,我们先来解读一下题目,了解本文的基本信息。
1.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论点?
2.作者有怎样的论据?
3.你能通过语气语调来表现一下作者的情感吗?
(14班的孩子们,勇敢的跟大家 分享一下吧!加油!)
让我们齐读课文。
三 穿越时空感受被动与挨打5分钟
师:要想真正地理解鲁迅幽默背后的犀利与深刻,还是要走进那个时代,因为“鲁迅是时代的旗手,尤其他的杂文无不渗透着时代的气息。让我们有请话剧兴趣小组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被动挨打的中国。
同学们演绎的真实而精彩,似乎时空真的可以穿越。还有一则故事也能让我们感受那段历史。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反动政权依赖美国,宣传美国是如何地主持“公道”。鲁迅先生为揭穿这一骗局,说了个小故事:“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 1
喜形于色,说是阔佬同他讲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了。他对我说:滚开去!’”听故事的人哈哈大笑。国民党对美国主子摇尾乞怜的丑态被揭露无遗。
四品评文字探讨讽刺与独特17分钟
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文章一天是1934年的9月25日,两年之后的9月25日,先生因病与世长辞,其实在这个时候,先生的身体已经患病,但他仍然顽强地用笔作武器,与敌人斗争,唤醒中国人的良知。
鲁迅的幽默背后,悲哀和沉重足以感染每一个人。就连他的遗言“ 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
——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是那么风趣而又催人泪下。
带着对鲁迅先生人格的崇拜,让我们全班齐读课文。
这次朗读,大家把关注的目标放在重点词语上。
那什么是重点词语呢?
1)能突出表现作者的情感
(例如:“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ˊ地大物博ˊ”,一个总字写出了国民政府在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情况下,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是的形象,非常有讽刺意味。)
2)耐人寻味,又引人深思,含义深刻
例如:文章中出现了多个“中国人”,你能理解它们的含义吗?
王亚南,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
明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跟大家探讨了一个话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主要是跟谁探讨?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那么,得出了结论没有呢?
五 现在的中国自信了吗?5分钟
历史没有辜负鲁迅,也没有辜负每一个有自信的中国人。那么,同学们,现在的中国自信了吗?
漳县三中“‘堂堂清’导学·探究·检测案”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执笔:侯雪瑞审核:刘文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学习写驳论文......
课题: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型:讲读主备:杨威审核:九年级备课组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
本文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在于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投降、腐败无能的本质,批判“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歌颂自古以来有充分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特别是当时在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体会立论与驳论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 学习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3. 体会本文抓住对方论......
落儿岭中心学校有效教学导学案年级课题主备教师审查人时间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结合写作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重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