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_江苏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52: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苏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

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江苏城市化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发展历程。1949年,全省共有城市10个,建制镇703个,到2005年,城市数量增加到40个,建制镇增加到1025个;市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43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775万人,增加了7.6倍,年均增长3.9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12.4%上升到2005年的50.5%,上升了38.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68个百分点。1949-2005年期间,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年至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化发展态势良好,市镇人口由435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6%,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5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8年间上升了6.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79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波动阶段(1958年至1978年)。这期间,江苏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1958年,市镇人口占总人口19.5%,1960年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市人口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3%。20年间,全省市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稳定发展阶段(1979年至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

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推进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第四阶段:加速发展阶段(1990年至1997 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98-2005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3774.62万人,年均增加216.02万人,增长66.84%,年均增长7.59%,城镇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31.5%上升到2005年的50.5%,上升1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71个百分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二、江苏城市化历程呈现的基本特征

总体来看,江苏50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历程呈现出较为特殊的“S”型变动轨迹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看,大致经历了初始、发展和成熟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将城市化水平变动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因此把城市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市化水平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1]有的学者在三阶段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城市化过程细分为六个阶段:10%以下为城市化的史前阶段,10%以上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20%以上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50%以上为城市化的基本实现阶段,60%以上为城市化的高度发达阶段,80%以上为城市化的自我完善阶段。[2]

江苏若以1949年作为起步阶段,那么,50多年城市化变化符合城市化进程理论,但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1)按照城市化的阶段划分,城市化水平达到20%以上即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而江苏在1960年城市化水平就达到20%以上,但此后城市化并没有加速增长,而是经过一个较长的曲折、停滞过程,直到199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又回升至20%以上,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至1998年达到30%以上。(2)城市化水平由30%上升至50%,用了8年的时间,时间非常短,曲线非常陡峭,即使按城市化从20%上升至50%来算,也只用了15年的时间,城市化速度非常惊人。因此,受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江苏城市化走过了一个较为特殊的发展变化轨迹。

(二)城市化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上述五阶段的城市化发展历程,以1979年为界线,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1979年以前,一方面,由于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特殊工业化道路,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隔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农民被拒之于工业化进程之外,使得城市化发展呈现出水平低、波动大、进程异常缓慢的特点。城镇人口比重,1949年为12.4%,到1978年仅为13.73%,几乎没有增长,处于停滞、徘徊的状态。在城市化发展中,城镇人口比重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最高的1960年(20.63%)与最低的1970年(12.49%)两者相差8.14个百分点,起伏、波动较大。同时,在这一阶段,江苏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一个先高出、后又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过程。在城市化的起步阶段,江苏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如1959年,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江苏为20.2%,全国平均为18.4%,江苏高出1.8个百分点。只是到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设镇标准的提高,城市郊区规模的缩小,大批建制镇被撤销,江苏城镇人口的比重才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后,江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一直慢于全国,且与全国的差距逐渐拉大。

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快速的发展阶段。与1978

年以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时期,江苏城市化呈现出水平高、稳定性强、进程明显加速的特点。1979-2005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5.7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4.84%迅速提升至50.5%,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尽管进入80年代,江苏还并未因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而改变落后状况,城镇人口比重还基本上保持着低于全国平均4.7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在1990年以后,这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差距逐渐缩小,到1998年底,江苏城市化率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至2005年底,江苏城市化率已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基本上改变了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一直偏低、落后的局面。

(三)城市化历程出现了三次重要的历史转折

有学者根据城市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相对关系的变化,认为在整个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城乡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将会呈现出三个重要的转折,即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乡村人口总规模由上升转为下降、城镇人口总规模超过农村人口。[3]依此判断,江苏人口城市化历程中这三次重要转折主要是:

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9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乡人口增长出现了互换的格局。以此为起点,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阶段。始于上世纪70年代,江苏城乡推行了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增长的规模出现明显减少,但是增长的量仍然高于城镇。1979年,作为重要分界点的年份,城镇人口增加了74万人,乡村人口反而减少了15万人,城市化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重要转折。此后,全省大多数年份的城镇人口增长规模均高于乡村人口的增长,有些年份乡村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总人口的增长中城镇人口增长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第二次转折出现在1997年,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乡村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以此为转折点,江苏城市化由加速增长阶段转为高速增长阶段。1997年,在总人口增加38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增加19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减少157万,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增长绝对规模,乡村人口绝对规模由增长转为下降,城市化出现了第二个重要转折。此后的年份,乡村人口绝对量持续下降,如1998-2000年,在总人口分别增加35万、30万、114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分别增加125万、262、51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分别减少91万、231万、402万。这意味着,乡村人口进入城镇的规模大于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化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并真正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第三次转折出现在2005年,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达到50.5%。这表明,随着乡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的绝对量超过乡村人口,整个地区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这是城市化出现的第三个重要转折,是江苏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起点。今后,尽管城市化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速度。

三、江苏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判断

江苏是属于近期城市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2000年,江苏城市化率位列全国第10位,华东地区第3位,排在3个直辖市和广东、东北三省、浙江、内蒙古之后。到200

5年,江苏城市化水平超过内蒙古,跃居全国第9位,并扩大了与位居其后福建的距离。按2004年城市总数排序,江苏城市总数列全国第3位,分别比第一位山东、第二位广东少8个和4个;在全国城市总数前10位省份中,如果按每1000万人口拥有的城市数计算,江苏为5.35个,列黑龙江(8.12个)、辽宁(7.34个)、浙江(6.74个)、湖北(6.30个)之后排第五位,比2000年提升一位。

随着江苏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江苏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但如何正确认识江苏省现阶段城镇化进程,对今后江苏城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借助1999年128国家和地区相关数据建立的城镇化进程分析模型,通过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对比,对江苏城镇化进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见表1。

由表6-2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种模型,江苏的实际城镇化水平比模型的理论值都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正常的数据离差,还是江苏的城镇化水平相对国际平均水平确实落后呢?我们认为二者因素都有,至少通过以上模型可以说明江苏的城镇化水平与国际城镇化的平均水平相比要低一些。

四、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一)城镇化进程影响因素总体分析

影响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因素众多,且关系较为复杂。根据近十年江苏城镇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分析,全省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城镇房屋竣工面积占竣工面积比例和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之间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见表3),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和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0.61和0.88。

(二)影响城镇化进程主要因素分析

1、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二、三产业人口就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1995年以来,江苏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同期全省人均GDP和二、三产就业人口在全行业比例逐年增加。至2005年,江苏人均GDP增长超过了两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上升了2.2和13.21个百分点(见图1)。第二、三产业人口就业结构的改变,为更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城镇化进程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互促进。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江苏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份额提高的情况下,其增加值的GDP份额比1995年分别增长了 3.9和4.9个百分点(见图2),就业人口份额的GDP增长弹性分别达到1.77和0.37。第二、三产业效率的提高,显示了江苏经济集中的城市效率,不仅提高了城市地区一系列经济活动的生产率,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3、城镇房屋建设对城镇化水平起了积极的支持作用。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化水平与城镇房屋建设关系密切,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5年,江苏城镇房屋竣工面积占总竣

工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35.49%提升到59.27%,上升了23.78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上升了9个百分点。城镇房屋建设对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江苏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思考

1978-2000年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平均增长速度为1.26个百分点,其中80年代为0.5个百分点左右,90年代为2个百分点左右(1990-1999年为1.5个百分点),1998开始进入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高速增长期。在过去20多年里,江苏城市化之所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全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1980-2005年GDP年均增长12.5%),并保持对城市化较为强劲的拉动力度。据此,我们认为,未来15年间,江苏的城市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若按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那么2008年左右就可以使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并超过55%,提前2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城市化目标,2015年前后进入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2020年前后实现高度城市化。但是,鉴于近5年城市化速度过快,且考虑到城市化水平达到50%后增长速度将会趋缓,以及更加注重城市化质量的事实,我们认为,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不宜太快,以平均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较为合适。即使如此,全省2010年前即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城市化目标,即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5%;在2018年左右,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5%以上,进入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2022-2025年实现高度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不仅是数量增长,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在江苏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要着力克服单纯追求城市数量、盲目扩张城镇区域规模的做法,在现有较高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城市内涵和功能的现代化,实现“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的统一。在城市化内涵发展上,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运作效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积极推进先进生产要素和服务业向城市集聚;在城市化的外延发展上,更多地通过城市现代化进程,扩大城市市场、产业、文化等要素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扩散、辐射的范围,从而使各类城市都得到合理、健康发展,以推进城市现代化乃至整个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50%。在此新的起点上,城市化发展必将呈现新的特点。同时,也使我们对综合推进城市化进程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遵循城市化是一个渐进过程的发展规律,切忌盲目追求城市化增长速度。城市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是非农产业的发展超过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并完善的过程,已经历城市化发展过程并进入成熟阶段的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今后一段时期,江苏要把握好城市化的速度,既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也不能失去城市化发展的机遇期。对于城市化出现第三次转折的江苏来说,未来城市化水平将会进入一个增长趋缓的阶段,这是城市化不可避免和缺少的,也是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的。更为重要地是,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城市化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化顺利推进的基本条件。

第二,把城市化推进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可以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可以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经济体系来提高各级各类城市对新增人口的吸纳能力,支撑城市经济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进而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更为

重要地是,要坚持城乡统筹,一方面,将集中与分散有机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构筑一个有机的区域发展体,以大中城市、都市圈发展为重点,以建构不同层次的“三沿”产业带为基础,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和地区布局,形成若干联系紧密的城镇集群,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联系实现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等的交融、互动与联合。

第三,加快长江以北地区城市化的推进速度,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江苏部分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城市化分类指导,采取积极稳妥的战略和发展政策,根据各地实际以及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现状,逐步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要加快长江以北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新通扬运河以北广大地区以及分属连云港、盐城、南通3市的沿海地区的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极”,发挥它们的“磁场”作用,带动周围经济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第四,发挥好制度性因素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消除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在城市化发展中,要逐步使进城农民市民化,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非农就业岗位,制度性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市政公用事业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的迁移,赋予农民自由迁居、自主择业的权利,加速排除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逐步建立起全省统一的户籍制度、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培育一种市场化的城市化发展的新机制,把现实生活中城市化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以人口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核心,加快城市化进程。(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城市化进程分析

城市化进程分析王建康201***1工商4班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

城市化进程

高耸入云的中国城市风景高处独好。中国的城市发展应向“上”看、求“高”度,而不要横向扩张,图“宽”度。 2011年1月 • 华强森中国的城市化不可避免。到2030年,将有超过十亿人......

城市化进程

目 录一、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况„„„„„„„„„„„„„„„1二、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现状„„„„„„„„„„„„„„„„„1三、我国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进程问卷调查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问卷调查表1.您是否是海安居民?□是□否2.您是否为海安旧城改造的拆迁户?□是□否3.您对海安旧城改造的大体状况是否了解?□不了解□略微了解□非......

大同市城市化进程

2004年——2009年大同市总人口、城市人口及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年份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比重(万人)(万人)(%)2004309.7143.946.52005311.9150.448.22006314.1154.249.12007316.0......

下载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趋势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