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本0901 段雪梅 200901410119)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狭义的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广义的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考察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仍处在城市化集中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3)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4)1978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5年的43.3%。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城市化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据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47%,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50%以上,高收入国家为79%。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问题严重
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及人口.但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虽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从水资源来看。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同时,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
从土地资源来看.很多地区兴建了各级开发区,但很多开发区土地都在“晒太当地政府对城市兴建宽马路、大广场、大学城、高尔夫球场等十分热衷以及盲目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
2.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大
根据城市首位度,可以计算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明显存在不同地区差距过大现象。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城市数量看,2000年全国667个城市中,东、中、西部分别为300个、247个和120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98%、37.03%和17.99%。同时,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比中、西部地区明显要快。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3.土地利用不合理
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居住问题,而土地资源的利用无疑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土地不合理利用主要有:
(1)城市规划无序外延扩张,城市用地面积和规模过大,占用大量农田耕地,土地利用浪费严重。
(2)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规划单纯注重经济效益,各类用地比例失调,产业用地比例过高,居民生活用地及绿地面积比例偏少,既偏离了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也致使城市环境日益恶化。
(3)城市土地规划不规范,存在投资地产过热、土地供应量过大与土地资源稀缺并存等不合理现象,影响土地的合理使用。
三.解决对策分析
1.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是有限的,有不少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尤其是那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休戚相关的资源利用问题,不能只顾眼前。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和监督执法。
二是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的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如水资源。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承受能力,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我国许多城市缺水问题El趋严重,目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方一些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因此席0定城市规划时一定要从水资源的状况出发。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同时,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对于土地资源。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改进土地总体规则;集中土地供应权,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用地审批权集中在政府手中:实现土地配置方式的配套与协调: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国家对于土地市场的垄断能力;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加大土地市场地位变化情况监测力度,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地价的调控作用。
2.走多元复合型城市化之路
考虑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行城市化特征的不同。应在总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考虑城市发展进程的阶段性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走多元复合型城市化之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确定这些地区城市化的目标、重点及实施途径,实行多种模式,切忌一刀切。
东部地区应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同时以大城市为依托走扩展型城市化道路。加强中心城市的改造与扩展,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环渤海湾城市群。中部地区应从完善城市体系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个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建立“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以大力发展中立“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以大力发展中等城市为目标,走集中与分散并举型的城市化道路。重点改造和发展省会城市和省级中心城市如长沙、南昌、合肥、武汉、郑州。充实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实力,真正起到发挥区域中心功能的作用。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大、中、小城市发展都不小。城市化水平低,大、中、小城市发展都不足,在资金、人才、技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一些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集中投资,集中建设,先实现规模化,再实现内涵化的城市化道路。
3.提高土地利用率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树立土地经济价值观念,加强控制性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关键点在于:
(1)从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入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使一定面积的居住用地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商品住宅。如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2)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城市用地结构中的居住用地比例。并且加快城市中心区及边缘地区的工业土地置换为居住用地的步伐。参考文献:
[1] 宋晓丹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完善[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2009(4)
[2] 杨澜.付少平.蒋舟文 法国城市化历程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期刊论文]-法国研
究 2008(4)
[3] 王菊仙 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4(02)
[4] 蒋文生 我国城市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6)引证文献(1条)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问题分析来源:资源网作者:李争发布时间:2008.06.24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是由于城......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既呈现出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显现出自身的个性......
城市化进程分析王建康201***1工商4班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
东莞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1工业工程2班201141108206黄日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无疑,东莞作......
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化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消灭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合理的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机遇。现阶段城镇人口在城镇生存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