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处理教材好_对教材的处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36: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怎样处理教材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教材的处理”。

浅谈怎样处理教材好

(陈平 职教0701 23号)

从翁老师的观摩课分析,就可以看出:一堂好课, 与教材处理的得当与否是分不开的。许多教师(包括我在内), 有时在处理教材上,对 “考试” 这根指挥棒与教学艺术之间的度不敢妄自菲薄,有时也就不敢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文体、内容等特点上出发去处理教材;更不要说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实际、发展水平去大胆地裁汰教材,有选择性地为己所用了。

其实, 教育前辈叶老说得好:教材是个例子。如何用好教材,找准教材的落实点,是摆在教师面前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落实,就会有如瓶颈,阻碍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能处理好教材,不能用好教材,教学就会犹如一张网、一团麻,是很难做到纲举而目张的。可见, 处理好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处理好教材呢? 通过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和理论学习以及课堂实践的得失体验证明:

要想处理好教材,首先要在“浅出”上做到以下3点: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我们处理教材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例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就应遵循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的顺序来处理教材。

有位教师遵循这一规律, 紧扣本文借物喻人的特点安排了四个环节:

a感知白杨外形。这是由表入手阶段,认识白杨“高大挺秀”的外形;

b理解白杨品性,这是由表及里阶段,通过讲读爸爸一番介绍白杨品性,感受白杨那正直无私、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性,感受白杨树那无私无畏,哪儿需要,哪儿安家的伟丈夫精神;

c领悟爸爸的心愿,这是由物及人阶段,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白杨树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对“他们只知道……却不知道……” 这一组排比句的导读,领悟爸爸那教育自己子女从小扎根边疆的崇高思想境界;

d升华文章中心,这是全课升华阶段,引导学生由一棵白杨联想 1

大戈壁上许许多多的白杨树,由火车上的这一位旅客联想到无数边疆创业者和建设者,让学生知道过去需要这样的创业者,现在和将来仍然需要更多这样的服从需要,无私无畏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因为他的这一设计既符合借物喻人散文的文体特点,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文路、教路和学路“三路”统一,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我们处理教材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语文第七册有两首写瀑布的诗歌,一首是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一首安排在第3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景物要抓特点,后一首安排在第七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景物要注意当时的感受。根据课文本身内在的联系,有位教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就把它和前一首诗联系起来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a《瀑布》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的作者观察点有什么不同? b《瀑布》一诗中,作者抓住瀑布哪几方面的特点来写的?《望庐山瀑布》作者抓住瀑布什么特点来写的?

c《瀑布》的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把瀑布的声音、颜色、形状分别比作什么?《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想像奇特,诗人由瀑布联想到了什么?

这样的教学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又强化了新知,学生学得灵活,记得牢固,一举两得。

③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新、好动。根据这一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处理教材时不可千课一面,课课类同,要打破程式化的教学,抓住每一课的特点,上出每一课的特色,这样,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不枯燥,不乏味。

其次, 处理教材应找到能落实目标的语言点.例如: 浙江版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第八册第四单元《春天的雨点》。有位老师大胆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找出主要人物后,自由上黑板写自己对人物的突出感受。学生从自己的认知年龄出发,都积极地跑上来,板书了自己对达丽玛这名学生不认真听课的心理认识。如“后悔”、“伤心”、“出神”等词语。教师只好顺着学生的思路去

讲“学生--达丽玛”。结果冲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偏离了这堂课的主旨。本来,如果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敏锐地应用教学机智及时加以引导,也可以使学生关注的热点转移到教师乌汉娜对学生的关心上,但是由于教师缺乏这种教学机智,也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问题,加之教学时间安排也不允许,就使一堂课因开放,而无法收拢。使这堂课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不得要领地结束了。

课后,大家一块分析,认为要找到这一段教材的点,才好落实教学重难点。最后落实到语言点上,选取这一段中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细心的关键性句子: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中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从这句话的体会、指导中,就能使学生发现老师工作的细致和对学生学习的关注。这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放开想象的翅膀去讨论:教师为什么能从42双眼睛中发现这一双眼睛走神?学生就会从老师工作认真、细致的角度去展联想。从而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这份关心。回想以往写教师的文章大多不出新意,原因就是作为孩子,他还无法体会教师工作细节中所蕴含的这份关心和爱护。更不要说表达了。现在通过落实这个语言点,通过想象,学生就能讲出教师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关爱。选准语言点作为教材处理的突破口和教学目标的落实点,可谓是纲举而目张。上全校公开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样上课上得扎实、轻松,实效,而且脉络明晰。

再者,处理教材要有独创性.教师处理教材就好象是导演处理剧本,需要一个艰苦的再创造过程。教材的处理也要体现教师个性,表现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来。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有位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现课文最后一句:“但是我犹豫了,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画卷。”在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我围绕这“点睛”之笔,对教材作了如下的处理:①作者把草塘比作什么?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一接触课文就使学生感到北大荒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是一幅看不完的画。②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中,哪些是美好的画面呢?学生细读课文,逐步归纳出“草塘美景图”,“雪地逮猎图”,“水泡捕鱼图”,“小河清秀图”,草塘景色优美,资源丰富,风光奇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③作者把草塘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什么感情?小雨和作者如果再向草塘深处走,将会看到哪些更美的画面呢?这一步回归整体,让学生从作者对草塘感情变化中体会作者爱草塘,爱北大荒,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最后一步是留下“教学空白”,给学生留下不

尽的遐想。效果非常不错.还有, 教学古诗要还原古诗的意境, 品读散文要抓体现散文特点的语段来指导理解等等.例如, 在教学理解《春晓》这首诗的诗意时,如果按照教参书上一句一句所注解的意思讲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越听越糊涂, 怎么都想不明白:诗人睡得天亮都不知道,第三句却知道昨夜又刮风又下雨?其实,诗人在做诗时,是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观有所感而做诗的。诗是意境的精华凝炼而成。所以在理解古诗时,要加以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透彻完整地理解诗意。《春晓》一二两句和三四两句的过渡理解顺序,应该是“一二四三”理解法。即:诗人听到鸟鸣才醒来,支开窗棂一看,呀,地上落满了花瓣。这才想起昨夜又刮风又下雨,自己睡得那么沉,都不知道。这样,通过诗的意境还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首古诗了……

可见,在教学中多想想教材整体,多想想语言学用,多想想思维训练,多和学生探究,而不应是倾《教参》所有,一味灌输,应基于教材,熟悉教材,理解教材,进而到超越教材。这不但要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文体、内容等特点上出发去处理教材,还应根据当代学生的思想实际、发展水平去大胆地裁汰教材,有选择性地为己所用。

新员工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新员工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到了新公司,怎样和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常常是不少新员工的烦恼,如果你是个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此时该如何与新同事打交道,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呢?新员工不妨......

怎样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而能否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坚决执行上级规定、模范执行本级各项......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班级活动策划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班级活动策划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涉外秘书在工作中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

《涉外秘书在工作中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论文1.浅谈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沈和,陈广伟 文献来自: 秘书之友 1991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理论表明,和......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班级活动策划书

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班级活动策划书一 活动主题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二 活动背景古往今来,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亘古不变被讨论和被重视的话题,而今天,在大学,同学们来......

下载浅谈怎样处理教材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怎样处理教材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