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_建给名词解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01: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地方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按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或授权,根据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制定、修改、废止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权力。

2.地方行政权:是地方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执行国家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利。

3.行政监管:又称政府管制、政府规制,一般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许可、定价等手段,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合议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集体审判的制度。

5.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就宣告终结的制度。

6.侦查:是指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7.逮捕:是国家司法机关所采取、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身自由、人身尊严的强制措施

8.地方政府:是指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

9.行政区划:即是国家行政机关分级管理的区域划分制度,是国家为实行国家行政管理对其领土进行分级划分形成的领土结构。

10.地方政府体制:简称地方政体。指依照各国行政区划设立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机构、类型、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制度。

11.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互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12.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省级和省级以下政府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地方政府所能利用和开发的人力资源,包括地方国家权力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作协、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

13.党管干部原则:即只有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才拥有处理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力。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也是地方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14.委任制:由具有任免权的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领导干部的方式。

15.平调:主要是指地方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在同级别的不同地区、部门、岗位的流动。

16.交流制度:指在行政机关内部公务员之间或者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之间实行调换任职。

17.回避制度:国家机关为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谋私徇情,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采取的限制。

18.地方政府职能:是达成地方政体的首要内容。指的是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和功能。

19.地方立法:是指特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20.一般地方立法:是相对于特殊地方立法而言的地方立法。它是一般地方的有关国家政权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可以及于本地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21.地方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地方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制度总和。

22.议行合一体制:是指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的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这又可分为绝对议行合一体制和相对议行合一体制两种形式。

23.议行分立体制:是指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分开的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这又可分为绝对议行合一体制和相对议行合一体制两种形式。

24.地方公共财政:就是地方政府的理财活动。即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依据宪法和法律,运用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进行的资金的收支和管理活动。

25.行政责任制: 就是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政治责任制,下级政府对于上级政府要负直接的行政责任。26.政府雇员制: 政府根据全局性工作的特殊需要,从社会上雇用的政府工作的法律、金融、经贸、信息、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他们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不占用政府行政编制,服务于政府某项工作或某一政府工作部门。

27.公推公选:指公开推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干部任用制度,它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考核、考试、面试、演讲、答辩等程序,公开选拔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再依法举行选举或任命。

末位淘汰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管理系统的现状,确定适当的淘汰比例,定期淘汰部门成员,从而不断优化部门工作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28.问责制:指上级部门,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质疑和追究的制度,它包括明确权力、界定责任的职责界定过程,和上级有关部门、公众对特定政府机关、官员的职责、行为进行了解、判断和追究的过程。

29.自治型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

30.地方自治:国家特定区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自行处理自己的事务的政治制度。

31.团体自治: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地从国家那里取得独立地位的地方团体,根据自己目的和意愿,通过自己的机关来处理其事务。

32.村民自治: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

33.居民自治:是指根据地方居民的意愿来推行地方政治的原则。34.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为此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所体现的功效和作用。35.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36.城市管理:是人们对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所进行的控制和治理活动的总称。

37.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而进行的一种综合部署。38.特别行政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但在中央政府管理之下,不拥有国家主权的行政区域。

39.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0.自治型地方政府: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

名词解释

1、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

名词解释

“三项重点工作”基本内容及要求一、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三、促进公正执法,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三项建设”“三项......

名词解释

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特征:(1)污染物浓度低,往往是多种毒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体。(2)......

名词解释

综合赔付率(%)= (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变动额-摊回赔款-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保费收入-分出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变动额)×100% 估损偏差率非车险未决赔款6个月平均估损偏差率计算......

名词解释

1、虎门销烟:在当地群众和开明官绅的协助下,林则徐采取严厉果断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鸦片2万多箱,共计237万多斤。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

下载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