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六)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共29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个小题,1~4每题2分,5~11每题3分,共29分)
1.下列加点字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嫉妒(jí)雏形(chú)恪尽职守(gâ)...
B.赫然(chì)星宿(xiù)销声匿迹(nì)...
C.瓦砾(1ì)缄(xián)默戛然而止(jiá)...
D.迸射(bâng)栈(zhàn)桥长吁短叹(xū)...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③具有世界影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画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
3.下列句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C..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
A.据统计,参加学雷锋活动的有我们学校的师生将近800 多人。
B.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体现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C谁也不能否认,在2012 年央视春晚上魔术师刘谦的精彩表演没有得到大家的赞赏。
D.通过网络购票,使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得到了实惠,避免到火车站排长队。
5.阅读下面情景,选择语言最恰当,得体的话语C
【情景】小明与父母出去吃饭,饭后醉酒的父亲执意要开车回家,你要劝说父亲,应该说
A.老爹!你又没有责任心呐,你想让我们全家都出车祸吗?
B.爸爸,酒后驾车你不怕被警察扣分吗?
C.爸爸,酒后驾车,是会发生危险的,请您要为自己和他人着想,别开了,好吗?
D.爸,你喝成这德行还开车,你上马路上成心给人家交警送钱去呀!
6.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B.余光中《乡愁》这首诗中表现时间的词语有: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四个词语在内容上交待了时间发展变化,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层层推进。
C.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郑愁予《雨说》)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给孩子们的奉献而喜悦的心情、以及乐观的态度。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7~8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选文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C
A.因“我”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为“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深沉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8.对下边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这一句表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和照顾,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B.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一句写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心里感到踏实、满足。
C.“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朴素的话语中饱含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
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11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
A.请广于君(广:扩充)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10.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1.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D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六)语文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1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4小题,91分。
二、古诗文默写。(8分)
12.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浮光跃金,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2)子日:“岁寒。”(《十则》)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6),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苏轼的。”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对自己的劝勉;李白的“,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顾。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
⑥砥砺:磨炼。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稳重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竹本固固:___________
(2)夫如是如是:__________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稳固(2)像这样(2分)
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
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清秋书简》,回答17~20题。
清秋书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是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的鸟声和夏的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秋虫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她俯首聆听,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极富文学里的抒情美,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让人回味有加。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首音韵动人的美好诗篇。
幼时在乡下,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红薯、山药、玉米的藤蔓黑黝黝的,静静地伏在野地里。伴着习习的凉风,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出来偷食。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哪是蚂蚱,哪是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着迷于这秋之天籁,到黎明方才睡去。
有时觉得,尘世萧瑟的秋里,因了虫音而生动起来。一个秋夜经过小区的桂树下,听几个女子唱小曲。他们都是乡下来的保姆,夜晚得闲,唱一些做姑娘时的俚曲消磨时间。在桂花香的包围中,我坐在她们中间,陶醉地听。其中一个唱着唱着,却突然静默下来,我发现她眼里有泪花闪烁。问原因,她说,听到草丛里的虫子叫,想起年轻时一个秋天的晚上,和邻村的二牛哥在田埂头唱《摘石榴》,当时虫子就这样唧呀唧呀叫个不停。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笑意,又继续唱:“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一个包袱跟上你就走……”她有没有和她的二牛哥下扬州,我没有问。但阵阵虫鸣,让她记忆中的爱情倏然被唤醒,让她回到了曾经的某个美好时刻,已使得这个秋夜温馨满满。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还因为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沏一杯滚烫的茶,捧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7.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18.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4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哪是蚂蚱,哪是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19.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3分)
20.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7.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3分)
18.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4分)
19.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3分)
20.自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2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1分)
2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4分)
诗词;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21.(1分)砍杀、攻打。
22.(4分)只要跟战争有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二)名著阅读(5分)
阅读了《名人传》,依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23.《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的,本书分为三部传记,分别是《贝多芬传》、、。(3分)
24.《名人传》一书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三位名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位对这一点进行解释。(2分)
六、作文(50分)(任选一个命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也许会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
25.题目:迈过那道坎
26.题目:我心目中的良师
27.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
28.题目:我与困难的亲密接触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规范。②不得套作。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笑靥(yàn )编纂(zuǎn )惩罚(chãng)既往不咎(jiū)B.剽窃( piáo)殷红(......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四)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练习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