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_谈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10: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对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谈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对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

强教必先强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更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实施者,需要由过去那种被动的适应者变成改革的能动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当前,教育已被改革所包围,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反思我国的教育,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教学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实际,教育结构不合理,等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全面推进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

从古德·来德划分的课程层次可以看出,教师处于运作课程的层次,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改革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纵观世界教育变革简史,每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变革都离不开变革的能动者——教师的参与与合作。同时,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1)调整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背景。(2)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教学关系。(3)实践领域的拓展,需要具备新的能力,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二.我国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及分析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60多年来的教师发展状况,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整体素质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前我国各阶段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是反映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仅重视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忽视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的做法是不当的。因此,教师实际从教能力仍待加强。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

其次,我国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者,教师被视为道德的典范,行为的楷模。我们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我国绝大多数教师都甘于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但是,大量事例也表明,教师职业道德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事业心不足,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仍待进一步加强;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更有利于教育改革的实施。

最后,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风趣幽默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得教师在面对教育改革中的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具有创造性。

三.对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建议

通过分析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发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实施者的角色作用,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应该形成正确的从业动机。这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动力,它不仅关系到教师是否愿意长久地待在教师队伍中,而且还关系到从业教师的职业理想、对工作的热爱程度、工作积极性以及是否愿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这里专门指出“发展型”的教师。“发展型”教师不仅仅把教师职业当成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手段或者把从教当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把教育作为一种虔诚的信仰。“发展型”教师善于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习惯反思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习惯探究和超越。这一类型的教师更能适应教育改革,对教育改革的实施发挥的作用更大。当代许多优秀教师,比如魏书生、钱梦龙等,都是“发展型”教师的典范。

第二,教师应该形成教师发展的自我意识和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能只是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应该转换成教师发展的自我意识和需求,而不是外界的。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需要的教师,能理性的认识到自己现在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专业发展目标;清醒的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自觉地制定出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发展计划。因而,更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实施教育改革。

第三,教师要不断积累各种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不仅包括理论性知识,还包括实践性知识。其中,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共同构成了理论性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威信所必需的,也是教师高效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同时,这也为教师能够参与教育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实施者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四,教师应该养成专业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的生命质量、教师精神的解放、教师主动发展和教师的教育创造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表现,或者说教师的这些专业素质的提升,都源于教师对自身教育生活的不断反省与认知。具备反省的意识,才会有改变的观念,从而担当起教育改革关键实施者的角色重任。

最后,需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是针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而言的,这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保证,也是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原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师资格标准笼统、认证门槛低、类别单

一、等级单一,等等。因此需要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来说,应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考核;改变教师资格认定的单一性,合理划分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别和等级;改变教师资格证书的终身性,严格执行教师资格更新制度。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采取各地区自行组织的形式,各省自己命题,没有指定辅导教材,考试时间各地不统一。但是教师资格考试打破以往各地组织,改为实行全国统一组织是大势所趋,从2012年起全国大部分地区将采取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形式,山东省从2013年起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形式。

这里,以杜郎口中学为例来说明教师专业素质对于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作用。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实践是成功的典型代表,回顾、总结其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其中,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

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杜郎口抓住了学校发展问题的关键。自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杜郎口中学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通过“训、带、比、评、促”等多种手段,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他们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名师带动工程起步,拜师学艺,课堂大比武,促进教师全面提高;邀请教学研究人员来学校作辅导报告、评课指导,提高全体师生的能力,开拓视野。教学论坛是该校的一大特色,通过它给予了教师展示的舞台、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技能得到极大提升,在参与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获得了专业成长。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每一个人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了实现做教师的生命价值,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实施者,担负起教育改革赋予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娄立志.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2】 田道勇,张茂聪.基础教育改革与问题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

“大学生成功素质拓展系列活动”计划书全民培训网/每个大学生都追求成功,包括学业的成功,人际交往的成功,恋爱的成功。成功要求一个人自信,积极,乐观的面对一切;成功要求一个人不......

教师对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教师心得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

德国教师教育改革对中国

山西大学名 著 导 读 作业作业题目:德国教师教育改革对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学 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教育学 学 号:2012143013 学生姓名:刘康洁德国教师教育改革对中国教师教......

素质教育改革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改革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浅谈素质教育新课堂[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立素质教育课堂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尽快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的......

将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将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发言人:张志勇)近年来,我省素质教育工作在全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许多成果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下载对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