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土资64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住建部与国土部合并”。
建国土资[2007]64号
建宁县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我县地籍管理工作以增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为目标,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国土资源工作重点,主动服务全县工作大局,较好地完成了地籍管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县实现了土地登记全覆盖;全面开展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得到落实;地籍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地籍成果资料管理得到加强。为进一步夯实国土资源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地籍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国土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服务。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市关于《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县地籍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战略目标,立足我县县情和现有地籍工作基础,以土地产权管理为核心,以土地更新调查和地籍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地籍管理规范化、数字化、系统化、法制化建设,充分发挥土地产权优势和地籍管理的数据优势、技术优势,全面提高地籍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地籍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以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二、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目标
“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在地籍管理实现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现代
1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构建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构建地籍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统一分类、统一调查、统一登记和统一统计,保证土地数据真实和土地产权清晰,提供全面、优质、便民的土地登记可查询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地籍地政统一管理,地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到2010年,全县地籍管理要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
1、初步建成“权责明确、归属清晰、保护严格、依法流转”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要在2008年完成更新调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我县土地数据,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县互联互通的土地数据库;到2009年城镇地籍调查覆盖率达到100%,村庄地籍调查覆盖率达到95%。
2、配合做好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大力推进土地统一统计制度建设。按照国土资源部与统计部门确定的要求,认真做好农用地统计上报工作,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服务。
3、应用新技术,推进土地登记体系建设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土地管理基础平台,强化地籍在土地管理中的基础和纽带作用,加强地籍成果应用,促进各项土地管理业务紧密联系,形成整体,发挥合力。
4、加强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继续以强化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提高依法行政和地籍管理水平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建地籍规范化建设活动,在“十一五”期间努力争创省级地籍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
(二)主要任务
1、构建现代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一是进一步健全土地登记制度。在推进依法土地登记的基础上,根据《物权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认真研究制定房地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细则,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资料查询制度,扩大土地登记查询社会化服务范围;加强地籍档案管理,规范具体操作程序,健全公开查询办法。落实地籍信息查询收费政策,严格执行收费有关规定。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发证成果。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已登记发证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重新核对。对权属界线面积发生变化的及时予以变更,对历史遗漏的或新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要组织进行调处,调解不成的由县级已上人民政府依法进行裁决。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土地置换中的土地权属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登记、变更、建档办法。及时做好土地变更登记,促进城乡地籍地政统一管理。应用土地抵押登记资料,逐步开展土地抵押风险监测。三是进一步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
制。要成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构,指定专人负责争议调处工作;加强土地权属调处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调处效率和办案质量。积极研究基层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经费解决途径,为基层依法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创造条件。
2、构建科学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体系。一是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于2007年12月前提交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总成果;在抓好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相应增补调查内容,做好地类标准衔接工作。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查清每一块土地的地类用途、权属、面积分布状况,建立集影象、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调查成果及时更新机制,实现土地资源数据、图件的适时更新。二是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和数据库建库工作。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在2008年完成县城区地籍调查数据库建库工作。建制镇地籍调查和建库工作要在2009年前基本完成。三是适时推行城乡统一的土地统计制度。在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后,以现有工作为基础,基层土地统计增加权属、建筑物、耕地坡度、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等内容,和统计部门共同发布数据,为经济形势分析提供基础依据,积极参与宏观调控。
3、构建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一是建立统一的土地登记体系和地籍信息系统。根据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应用统一标准软件,建立统一的土地登记体系,实现登记信息的异地查询、信息共享、逐级汇总和分析。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加强地籍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地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管理。二是建设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工作,建立以地籍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平台。在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上,以地籍信息成果等为依据,为审批建设用地、修编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基本农田、查处违法用地、规范土地产权交易等业务工作提供全面、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4、构建地籍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认真对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内容及标准》确定的包括管理体制与作风建设、土地登记、土地确权与争议调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与地籍档案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九大项120多个内容和标准,逐项进行对照检查,规范落实。并在自查基础上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自评和接受上级考核,争创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省级达标单位。
三、保障措施
(一)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地籍工作全过程,促进地籍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要从“以人为本”思想出发,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去思考问题、把握大局,做到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相结合,重点工作与一般任务相促进,统筹考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二)切实加强领导,保障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实行政府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将地籍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量化具体考核标准,定期对照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惩措施。加强对地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制定切合实际的地籍管理工作计划,合理设置地籍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积级争取经费,加大地籍基础工作投入。要积极争取政府及财政等部门的支持,根据地籍管理目标任务安排相应的资金。要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地籍事业,拓宽地籍管理经费渠道。
(四)加强地籍管理队伍建设,严格把好进入关口。配齐配强地籍管理人员,重视发挥村级土地协管员作用;加强在职人员培训,继续执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制度,鼓励地籍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在时间、经费上尽可能提供保证。抓好行风建设,在土地登记窗口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不断提高地籍人员政治业务素质。
建宁县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地籍管理十一五规划
抄报:市国土资源局,县委办、县政府办、县人大办
建国土资[2008]35号建宁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聘请曾明贵等93名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为国土资源人民调解委员会纠纷信息员的通知 各国土资源所,局各股(室)、直属事业单......
昌宁县国土资源局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
国土资发〔2011〕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准确掌握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
三国土资„2010‟155号 签发人:杨顺元三台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的报告市国土资源局: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国土资源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
《关于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0]219号发布时间:2011-02-10访问次数:55字体:【大 中 小】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