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称中国为Кита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俄罗斯和中国被称为”。
俄罗斯称中国为Китай
2012-01-30
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这是源于“契丹”一名——由于辽朝和西辽自9世纪至13世纪长期是中亚的霸主,宋朝时的欧洲与中国的贸易也是通过中国北方的契丹民族而转手,欧洲人因此而把“契丹”和契丹人所经营的货物的来源地相混同。所以在此期间兴起的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诸民族均以契丹为辽朝及其以南的宋朝等中原政权的代名词。现在仍有十几个国家将中国称为“契丹”:斯拉夫语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称中国为“Kitai”;突厥语国家(中亚各国)称中国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亚国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称中国为“Katay”、“Khatay”。
在中国元明朝时称俄罗斯族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满清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
俄罗斯人最喜欢看的书:侦探小说
2012-01-15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俄罗斯人嗜书如命、忘情阅读的情景随处可见,车站码头、地铁车厢、公园草坪,到处都能看到埋头读书的俄罗斯人。近日俄罗斯图书局做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俄罗斯人的读书口味正在发生变化,侦探小说已经成为该国居民的最爱。
俄罗斯图书局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等昔日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巨匠的经典小说作品已经不再占据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类惊险、刺激,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俄罗斯图书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侦探小说是俄罗斯人最爱看的图书,这种图书在市场上销售得最火爆,此外它也已经成为俄罗斯图书进口商首选的进口商品。人们对侦探小说的热爱促使许多作家把写作内容尽量地集中在侦探方面。
不过,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小说家达里娅·东佐娃本人却不同意俄罗斯人最爱看侦探小说的观点。她近日表示,俄罗斯读者前些年爱看血腥恐怖的侦探小说,如今则开始爱看“平和的文学作品”。东佐娃说,在她看来,不以血腥暴力等刺激性情节吸引读者的“平和的文学作品”如今更受俄罗斯读者的青睐,而且她在参观莫斯科国际书展后确信,现在俄罗斯图书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是教科书和字典。
东佐娃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一位作家,非常擅长写侦探小说。她写的小说不仅情节曲折,而且语言幽默诙谐,在俄罗斯形成了庞大的读者群。目前东佐娃已经连续好几年在俄罗斯畅销书作家排行榜中名列第一。东佐娃说,俄罗斯读者之所以喜欢她的作品
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戏剧发展史
2012-01-14
现代戏剧的概念是大约300年前形成的。过去没有剧院,也没有固定的剧团和剧目。可并不意味着那时候没有戏剧。古俄罗斯最古老的戏剧可以说就是流浪艺人载歌载舞的表演。
俄罗斯第一个剧院是1672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时修的。1702年,彼得大帝下令在红场上建造了一座能容纳数百名观众的公共剧院,德国剧团曾在那里献艺。1757年出现了综合性剧院。1720年一个名叫梅多克斯的英国人在彼得罗夫卡和彼得罗夫广场交界处建了彼得罗夫剧院,演出歌剧和话剧。
圣彼得堡的戏剧生活是从1752年邀请费奥多尔·沃尔科夫的业余戏班从雅罗斯拉夫尔到圣彼得堡演出开始的,俄罗斯戏剧的鼻祖—伊万·德米特里耶夫斯基和雅科夫·舒姆斯基就在这个戏班里,演出的剧目包括苏马罗科夫的悲剧、方维津和卡普尼斯特的喜剧。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些贵族庄园里出现了农奴剧团(舍列梅季耶夫庄园、尤苏波夫庄园、沃龙佐夫庄园)。
19世纪,俄罗斯的戏剧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1806年开始成立了一些皇家剧院。1824年建立了小剧院,1825年又建立了专演歌剧和芭蕾舞剧的大剧院。1832年在圣彼得堡修建了亚历山大话剧院。
当时,莎士比亚、席勒的话剧,以及奥泽罗夫的悲剧广泛上演,而俄罗斯皇家剧院的管理人员却依然恪守古典主义方向。当时在小剧院担纲主演的是米哈伊尔·史迁普金和帕维尔?莫恰洛夫,亚历山大剧院的著名演员有亚历山大·马丁诺夫和瓦尔瓦拉·阿先科娃。
19世纪中期,除了俄罗斯戏剧作品的首批杰作—格里鲍耶陀夫和果戈理的话剧,又出现了А·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剧。又赖于这些剧本,才出现了像玛丽亚·叶尔莫洛娃、格利克里亚·费多托夫、玛丽亚·萨温娜和波林娜·斯特列佩托娃这样的新一代演员。
俄罗斯的图书馆
2012-01-09
10~11世纪古罗斯出现图书馆。文献上最早关于图书馆的记载出现于1037年,当时雅罗斯拉夫大公招集人翻译希腊书籍,抄写斯拉夫文书籍,并将其保存在基辅的索菲娅教堂。12世纪,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罗斯托夫、梁赞、斯摩棱斯克、苏兹达尔等许多城市都开设图书馆。各修道院图书馆的藏书从几十本到几千本不等,除神学书籍外,保存并转抄了年鉴、编年史、医书、药书、文学作品等。16世纪末,修道院集中了国内总藏书的37%,数量约有26~35万册(其中6%~8%为印刷品)。17世纪中叶,出现了第一批世俗图书馆,私人藏书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出现了新的专业图书馆(数学、航海、炮兵、手工业、矿业等)。1714年圣彼得堡建立了综合性图书馆,于1725年改建成科学院图书馆。18世纪书籍收藏在俄罗斯成为时尚,出现了家庭和宫廷(埃尔米塔什等)收藏。贵族寄宿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外文书籍。1756年建立了莫斯科大学科学图书馆,1765年圣彼得堡出现了自由经济社图书馆。18世纪末首次出现商业性和公共免费图书馆。19世纪初各地的寄宿学校、县立学校、教育与科学社团、近卫军团纷纷建立了图书馆。1814年俄罗斯开设了帝国公共图书馆(现在的俄罗斯民族图书馆)。
彼得大帝之后,许多县立学校图书馆被改造成公共图书馆。莫斯科先后建立了面向大众的大型科学图书馆:鲁缅采夫图书馆(1872年),历史图书馆(1873年)。1894年地方、市自治机构建立的民间免费图书馆与阅览室已超过三千个。1894年教区图书馆已有两万多个。
进入20世纪,图书馆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1905~1907年政府取消了对民间图书馆的注册审查程序,促进了工会与合作图书馆的发展。1908年创建图书馆学会,该学会于1911年召开了全俄图书馆代表大会,出版了“图书馆馆员”杂志,1913年首次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设培训班。1914年在俄罗斯共有75900座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辅助性图书馆除外),总藏书量为4600万册。
1918~1920年间个人和私立的图书馆被征收,大量图书失窃、受损。各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图书馆逐渐按照等级(地域和部门)管理的原则进行改组。3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开展,各种用途的图书馆的数量及其藏书明显增加。各地都建立了培养图书馆干部的体系。1974~1981年间俄罗斯大众、农业、科技等图书馆置于统一的、集中化的图书馆体系中,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在一个地域里设一个中心图书馆,而其他图书馆则作为其分馆。到1980年苏联共有62100座图书馆,总藏书量为9.84亿册。
1994年俄罗斯有54800座大众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1亿册,工作人员13.15万人,读者人数5956余万人。
目前,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俄罗斯民族图书馆(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图书馆、俄罗斯国立历史图书馆、外文图书馆等,作为世界规模的综合性图书馆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5俄罗斯·中国艺术节-------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艺术盛典 主办单位:圣彼得堡市政府、市民族宫 圣彼得堡文化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圣彼得堡总......
翻开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国家中,中国是领土丢失最多的国家。就象日本虽然战败,但还是吞下了琉球。从满清至如今,不知不觉中,俄罗斯已吃掉中国五百多万平公里的土地。19世......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
黄昏降临,灯火通明,烧晚茶的茶炊发出咝咝声。温热着的中国细瓷茶壶,团团蒸汽从它底下喷出。奥莉佳亲自给大家斟茶,小仆人双手捧来了乳皮。茶水馥郁芳香,像一股黑色的溪流……--(俄)普......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一. 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结构与经济合作的现状俄罗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平等和互利是我们两国传统的紧密关系的特点。一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