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园时代发展旅游业的思考_对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9:08: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后世园时代发展旅游业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后世园时代”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伴随着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落幕的脚步,“后世园时代”悄然来临。如何加快后世园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我省知名度和国际地位,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将是后世园时代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世园会效应

举世瞩目的国际性盛会——2011年西安世园会精彩绽放,向世界展示了西安文明、开放、包容的新形象,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有力地带动了西安乃至全省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尤其是带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的显著增长。

(一)有力地提升了陕西知名度。一个成功的展会是扩大城市知名度、树立城市形象的绝佳载体。西安世园会为我省旅游提供强有力的客源支持,也大大提升了西安旅游品牌知名度。在长达178天的展览中,有来自32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的48个国际展园,24个省市区的58个内地展园和3个港澳台展园,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陕旅游。据社科院《中国公民旅游关注度报告》显示,2011年西安名列20大最受关注国内旅游城市第4位,成为夏季风尚旅游5大热点城市之一。这一举世瞩目的国际性盛会,给古城西安带来新的旅游元素和时尚风范,向世界展示了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的新形象,有力地提升了西安乃至陕西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带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世园会带动西安乃至全省今年的旅游业全面井喷,西安宾馆酒店入住率大幅度提高,星级宾馆客房出租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同比增长28%和150%。据测算,世园会的举办为西安增加80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占到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05.18亿元的19.9%,全年增速约40%。世园会累计接待游客1570多万人次,超过1200万游客接待量的预期目标,创世园会历史新高,带动西安旅游业实现大幅增长。同时,世园会也刺激了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渭南、延安等地今年游客接待量猛增,宾馆入住率长时间保持在95%以上。2011年全省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84亿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70.4万人次,同比增长27.45%,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接待国内游客18135.3万人次,同比增长26.34%,旅游收入1240亿元,同比增长35.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1.04%。我省接待境外游客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45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5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14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7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9个百分点。旅游业拉动和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昆明、沈阳世园会使城市建设水平提前了5到10年。西安世园会的举办,不仅明显拉动浐灞生态区的建设发展,而且对于持续拉动方圆5公里之内的土地升值、新商圈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使长期以来位于西安城市边缘的生态功能严重弱化的浐、灞河地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如同浦东板块在世博筹办期间迅速崛起一样,西安世园会的举办也大幅提升了浐灞的区域价值,给西安地产特别是浐灞板块带来利好,使之成为人们向往、宜居的一片乐土。同时,浐灞生态区作为西安东北部的重要板块,发展空间广、潜力大。在此举办世园会,向东辐射灞桥区、临潼区,向北辐射国际港务区、高陵县,向西辐射新城区、未央区和经济开发区,带动了整个西安市东北部区域的商业、文化、旅游、购物、休闲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该区域的提速发展,也将有力地带动全市域乃至西咸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在西安世园会参观者中,有30-35%扩散到周边地区,受到世园会“溢出效应”的辐射和带动,对于陕西中部城市旅游经济圈的“催生”和西安在西北的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高起到明显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催生会展经济发展活力。历届世园会经验表明,世园会直接给会展经济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一般20-30%。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5-9,即展览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则为5-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将因此大大受益。西安世园会期间仅参观人数门票收入一项就十分可观,而相对于世园会的直接收入,其衍生收入更大,而引发的潜在影响更加深远。

(五)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历届世园会的成功经验表明,世园会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园博会,市政府投入2.3亿元,吸引投资2亿多带动延伸投资3-10倍,即达到7-23亿元,带给深圳15亿元的旅游、商业、房地产等相关收入;沈阳世园会拉动沈阳GDP增长100多亿元,会后带动社会消费品总额、餐饮营业额增长16%以上。同样,西安世园会的大投入、大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明显。据估算,西安世园会前期投入拉动相关行业总产出增加了120亿元左右,世园会将对西安市GDP的拉动高达5-6%,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工程。

二、“后世园时代”旅游业发展取向

世园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陕西和西安的国际影响力,下一步应借助世园会影响深远的契机,秉承世园理念,弘扬世园精神,拓展世园效应,谋划好后世园时代我省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发展。放眼未来,国家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的水平。“十二五”期间,应紧紧抓住世界和国内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机遇,不失时机地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率先进入旅游强省。

(一)建设陕西特色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一是高水平谋划、规划、建设一批世界旅游精品大项目。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和生态文化四大板块特点出发,省上应重点策划和规划一批100亿、500亿和1000亿以上的大项目,以大品牌、大项目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旅游目的地景点景区,在世界上形成轰动效应,带动旅游产业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各市县应从当地旅游资源实际出发,谋划和规划一批10-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形成国内热点旅游景区或区域性热点旅游景区。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化旅游产品。利用旷世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周秦汉唐四大文化旅游区,再现古代中国盛世风采和世界文明古都风韵;依托秦岭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借鉴西双版纳“野象谷”成功经验,建设“野熊猫谷”、“野羚牛谷”、“野金丝猴谷”,使国内外游客能领略和体验世界顶级历史文化和森林生态文化;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华夏子孙“寻根”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黄河及黄土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大力开发陕北边塞风光文化旅游,推进关中温泉旅游和养生保健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重点,有序开发建设高品质的旅游休闲度假带。规范推进体育健身旅游。积极发展自驾车观光游、特色房车游。

三是全力建设国际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应以罗马为标杆,结合西咸新区开发,抓紧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支撑西安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形成“东有西安、西有罗马”的全球旅游标识,再现汉唐盛世丝绸之路起点与终点的两大世界都市风采。充分发掘延安、汉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力争建成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其他城市也应按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求进行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好30个旅游特色示范镇,为发展更多的特色镇积累经验。(二)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一是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在美食方面,突出陕西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民俗风情,高调推介陕西特色小吃,在大型景区和中心城市发展有丰富夜生活、蕴含汉唐盛世发达商业印记的特色“美食街”,改变旅游餐饮零散和“不夜城”名不副实的冷寂状况。在住宿方面,要重视高级旅游饭店的引领作用,重点规划建设具有陕西浓郁风格的五星级饭店群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入国际一流饭店管理集团运营。在行的方面,抓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旅游公路、旅游标识系统、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保护等基础设施。着手规划、推进省内支线旅游航线网络。在游的方面,大力推进陕北边塞风光游、关中西线青铜文化和佛教文化游、陕南三国文化游和生物多样性文化游,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提升华山-西安-延安热点旅游线路的品牌效应,构筑覆盖全省的旅游网络,增强国内外游客的可进入性和选择性。在大型景区增加体验式、互动式内容,引入高科技情景展示和表现手段,改变静态展示观光的现状。在购物方面,加强研发设计,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大力发展具有陕西特色的旅游食品、服饰、工艺品加工业,提高旅游商品、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适时成立陕西旅游商品开发研究院,征集、提升、推广富有文化创意的旅游商品,使陕西成为西部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消费中心。在娱乐方面,总结和提升大唐歌舞、长恨歌创作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出新的接续性作品。

二是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互动联动。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游戏等各类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融入旅游,繁荣旅游。大力发展会展产业,办好西洽会、欧亚论坛、杨凌农高会,积极招揽各种主题会展,创意举办新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会展和节庆活动,培育国际会展品牌,使旅游和会展在更大平台上结合起来。积极申办摩托艇、漂流、登山、自行车等国内和国际性体育赛事,发展旅游体育娱乐项目。大力发展房车、景区索道、游艇、飞艇、水上飞机、潜水设备、数字导览设施、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开发休闲、登山、滑雪、露营、探险等各种户外活动用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提升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一是加强与国际权威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从我省旅游潜力出发,积极向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申报西安为“美食之都”、“文学之都”,力争两年内实现冠名。加强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亚太旅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争取在龙头景区上获得命名和推介。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西安获得“古典之都”、“时尚之都”、“创意之都”的国际冠名。主动与世界文明古国增进联系与交流,条件成熟时创设世界古都大会或论坛,争取将西安设为世界古都大会永久会址,使历史文化成为陕西发展国际化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

二是争取设立“西安国际旅游示范区”。西安作为世界闻名古都,国际影响巨大,又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域,设立“西安国际旅游示范区”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推动西部地区旅游跨越发展有重大引领作用。借鉴海南、广西的做法,积极向国家申报设立“西安国际旅游示范区”,以与国家旅游局共建形式,把西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争取国家批准“西安国际旅游示范区”试行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和国内游客购物离岸免税政策,对主要客源地境外游客实行游客落地签证,延长入境停留时间、放宽组团人数。增辟境外航线尤其是直达欧美航线,加大航线补助力度,培育入境游客市场。落实开放西安居民港、澳、台自由行政策。

三是建立省际旅游联动机制,构筑旅游联盟。依托国家旅游推荐线路,完善提升“京西沪桂”经典国际旅游线路。积极与西部的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区)合作,打造推广“西部中国”国际旅游品牌;联合甘肃、新疆,把“古丝绸之路”做成引人入胜的国际热点旅游线路;联合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宁夏,共同打造黄河中下游区域旅游品牌。

课题组成员:刘西建 周维强

刘少平 毕关强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如今都市里的人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希望从丰裕的物质生活中挣扎出来,在奔波忙碌的工作之余,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寻找一片尉蓝的天空......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梅州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称誉。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中国......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我市要举全市之力实现市委市府提出的把**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20年的......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我市要举全市之力实现市委市府提出的把**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20年的......

对我市旅游业发展思考分析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

下载后世园时代发展旅游业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后世园时代发展旅游业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