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民族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思考_桂林旅游业发展情况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1:35: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桂林民族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桂林旅游业发展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课程作业

《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姓名:黄 洪

班级:旅游管理2009级(1)班

学号:3090920130

2012年6月

桂林民族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思考

摘要:桂林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在经历最初的粗级发展后,旅游升级和持续发展成为其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桂林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的问题,对桂林民族旅游业的深度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桂林民族旅游业;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

民族旅游是一种融民族文化于旅游活动的人文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观看人文景点,而是将游山玩水、观看人文景点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人们在轻松愉快地游玩过程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提高生活情趣,改变枯燥无味的生活方式。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异军突起之后,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时尚。桂林既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一、桂林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桂林市位于广西北部,北与湖南接壤,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辖12县5城区。桂林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分散分布,相对聚居的地区,有汉、状、瑶、苗、侗、回6个世居民族,现居住有3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75.1万人,占总人口的14.7%。桂林辖区内有2个民族自治县,1个享有自治县待遇的县,15个民族乡,其中,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国家首批成立的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有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四个主体少数民族;恭城瑶族自治县是瑶族相对聚居的地区,有尖顶瑶、花瑶等六个瑶族支系;资源县享受自治县待遇,苗族是当地的主体少数民族。桂林不仅拥有迷人的山水风光,还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

历史上,桂林就由于多民族聚居于此而被称为“百越之地”。不同的民族孕育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宗教、风俗乃至建筑形式,使得民族风俗文化称为桂林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折射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民族节日集中表现了本民族文化,例如壮族的三月

三、回族的古尔邦节、瑶族的盘王节、禁风节以及侗族的冬节等,都引发了游客的强烈兴趣。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形式,更多的希望能通过体会独具特色的旅游方式改变枯燥无味的生活。所以,作为具有丰富民族旅游资源的桂林,民族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大力开发民族旅游资源,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游客对体验民族文化风情的心理。民族旅游主要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其中,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布局以县城龙胜镇为中心,温泉—龙脊壮瑶民族文化风情带、平等—南山水电旅游观光区侗族风情带、芙蓉河苗族风情带为依托,开发周边的民族村寨。但是,民族旅游不完全等同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比如世外桃源、义江缘等民族风情园,通过统一规划,拟建民俗展览厅、歌舞表演厅、民族风味厅、土特产展销厅和民族工艺作坊厅等,使游客即使没有身处少数民族地区,也能体验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桂林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问题

桂林民族旅游资源和景点很丰富,分布广,数量多。但无论是自然景观或是人文景观产品,其品味、规模、丰度和竞争力不够强,多以粗放型为主,看中的往往是眼前的经济利益,出现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代价的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而至,景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管不顾景区景点的生态承载力、当地的社会承载力,一再无节制地增加景区的游客数量,造成旅游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不可挽回的破坏,及游客旅游质量的迅速下降。在淡季时,也没有及时有效地改进景区景点的设施环境,没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恢复被破坏的旅游大环境,出现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民族旅游基础设施的问题

交通工具不能满足大部分自助旅游者,这一现象在旅游旺季时表现得更加突出。民族地区一部分居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经济效益的刺激下为了获得经济收入,不断哄抬市价,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旅游形象。住宿方面,民族地区的住宿大多以当地特色民居为主,都是一些条件不错、价格适中的旅店。但在旅游旺季,住宿都会出现紧张的局面,这就造成住宿条件下降、价格普遍上扬的现象。餐饮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特色小吃,色、乡、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但在卫生方面稍差。

(三)民族旅游发展保障体系的问题

有关部门管理机构不健全,民族地区全民办旅游的意识薄弱,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地方之间由于短期行为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相互协调、配合不够,影响了民族旅游业格局氛围的形成。旅游行业管理落后,因而旅游经营市场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宰客”等现象已成为顽症,未能从根本上治理,严重损害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象,影响了民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四)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以电视、电信、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现代化必将进一步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生活的纵深层次推进。传统文化面对这些渗透和冲击所呈现的衰退和变异也将愈加明显。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发展的确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其主体旅游资源是在特定自然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其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五)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及周边省份的激烈竞争

作为民族自治区的广西,除了桂林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外,还有金秀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周边省区,如云南、湖南、贵州等。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产品给桂林民族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桂林民族旅游业深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民族地区的资源特色和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桂林民族旅游业要深度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政府与政策的支持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地方政府在当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桂林作为具有丰富民族旅游资源的地区,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民族旅游业是不可能得以发展的。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还体系在政策的引导上。《广西自治区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在优化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中提出要深化挖掘民族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以大桂林旅游圈为框架,以秀美的山水风光为背景,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习俗融入“行、游、住、食、购、娱”的各个旅游环节之中,使中外游客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有赖于多部门的支持和协调,建立健全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机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机构上下联动、社会广泛支持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的宏观环境。同时,还要健全旅游管理机构,由于民族旅游资源生态基础薄弱,发展民族旅游更需要发挥旅游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对民族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三)做到利用与保护并重 加强民族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民族旅游业持续发展。民族旅游资源是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句话体现了民族旅游资源的稀缺性,一个民族的所长、特色,正是其他民族的所短和所缺的,所以,民族旅游资源又具有易逝性,在开发和利用中因种种原因很容易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因此,在发展民族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做到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保护及其经济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有限发展原则,建立旅游接待地的环境承载力指标系统,严格控制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规模,避免旅游资源的过度利用。

(四)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民族旅游产品

发挥桂林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山水景观资源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顺应21世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追求个性的旅游大趋势。着力改造提高现有的山水景观项目内涵,挖掘民族风情文化,开发一批生态型、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结合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等吸引游客,以特色旅游精神培育和开发新的旅游增长极。

(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开发,交通先行。为进一步开发桂林民族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繁荣,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旅游交通瓶颈。通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更好地发挥桂林旅游东连西接、南来北往的区域性旅游枢纽作用,便利八方游客。

(六)深化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开发经营民族旅游商品,不但是民族旅游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起到宣传作用,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更为深远。

(七)提高经济整体素质,走科教兴游的道路

当前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培养旅游人才,提高整个旅游业的科学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技能,使经济的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上来,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效益,从而推动桂林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旅游业在进一步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重经济利益,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发展观。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注重在民族旅游开发中实现生态、人文资源、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使民族旅游业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让民族地区获得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参考文献】

【1】 刘晖.旅游民族学.民族出版社,2006 【2】 马林,孙丽坤.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论,2007 【3】 邓永进.论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措施.云南: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 【4】 李成远.新时期发展桂林民族文化的若干思考.广西: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 【5】 玉时阶.关于发展广西民族旅游业的思考.学术论坛,1996

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民族贫困山区如何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探......

旅游——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关于民族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湖北武当山旅游景点游览之所感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旅游部门对发展国内旅游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国内旅游的方针、政策、措施不具体和缺乏......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如今都市里的人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希望从丰裕的物质生活中挣扎出来,在奔波忙碌的工作之余,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寻找一片尉蓝的天空......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梅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梅州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称誉。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是中国......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

关于**旅游业“十一五”发展的思考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我市要举全市之力实现市委市府提出的把**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20年的......

下载桂林民族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桂林民族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