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比一比量一量”。
量一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2-44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在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的活动中构建空间观念,在找一找、看一看活动中提高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和抽象概括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的大小。
难点:在认识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及电脑教学课件。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
一、创计情境引入
淘气和笑笑是两个爱学习的好朋友,但他们今天早上却因为学习上的事发生了争执,现在找我们来了,想请我们帮帮忙,愿意吗?那我先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原来,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自制方格纸,测量数学课本的封面的大小。结果淘气测出的结果是24个格子,而笑笑的却是6个格子,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错。
为什么同样的数学课本,测量出的答案却不一样? 如果要一个统一的答案,需要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提出: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
引出: 你们真聪明,想到了到统一单位。数学上把这种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称为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由铺书封面活动出现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体会到形成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探究体验 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1)看一看1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让组长从学具袋中给每人拿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看一看、摸一摸小正方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量一量它的的边长是多少?
引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讲解写法、读法。(2)画一画1平方厘米
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画一画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完成后与1平方厘米的纸片对照一下。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动手描画1平方厘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对1平方厘米的大小形成正确的表象。】
(3)估一估1平方厘米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己去获得新知识。】
2、探究1平方米
用1平方厘米去铺一铺黑板的面积有多大,感觉怎么样?放手让学生到黑板前来铺一铺。
学生会感到1平方厘米铺黑板太小了,由此引出平方米。
教师出示1平方米大的卡纸,让学生比划一下它有多大,让两个学生合作量一量它的边长,试着让学生说一说边长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看着1平方米,让学生估一估教室的黑板、屏幕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讲解1平方米的写法,学生写一写。
【设计意图:对于平方米这个较大的面积单位,选择比划一下、估一估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3、设计1平方分米
如果想知道书桌面有多大会用到什么面积单位呢?(引出平方分米)让学生用纸自己设计一个1平方分米,用模型对照一下。请设计对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设计的。通过介绍引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学生试着写一写1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儿童的思维与学习不是被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地探索建构的过程。1平方厘米以介绍引导为主,1平方米边扶边放,到了1平方分米,放手让学生操作;同时通过“认识”“探究”“设计”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三、实践应用,感受成功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2、猜一猜,数一数:你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再数一数,你猜对了吗?
3、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量一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单位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厘米2、1c㎡)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分米、1d㎡)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米2、1㎡)
〖教学反思〗
学生的空间观念正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学生容易把物体表面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对于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部分学生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由此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不能很好地区分。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多地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和感知物体的面,体会面和边的不同,从而对“面积”的意义加深理解。面积单位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熟知的事物的表面做参照物,让学生将面积单位与自己熟知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抽象的面积单位具体化、生活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不足之处:.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教室的黑板、屏幕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为: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拿1平方米的卡纸在黑板上摆一摆,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量一量
太和三小 李丽5
特色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88、89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2、在实践活动中,能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量一量》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量一量》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量一量》教案,仅供参考......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尺子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2、通过测量自己和身边物品的长度、高度等实际活动,对所测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以后估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量一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面积单位1厘米²、1分米².和1米²,知道1厘米²、1分米².和1米²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