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述课稿(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21课说课稿”。
二十一 采薇
太原第七职业学校 罗谦莉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设计首页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按文学史的演进选取了多篇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诗文佳作,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古诗文诵读。三篇必读课文,一篇选读课文,虽然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诗文,但是篇篇都适合诵读。《诗经》二首是抒情诗,诵读要读出节奏感和旋律美,感受质朴之情回环复沓之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语录体散文,诵读要运用语气、语调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劝学》长于说理论点鲜明,善用比喻论证和排偶句式,富于文采,诵读要富于节奏感,显示强大的说理力量。《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诵读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采薇》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篇,意在突出诵读这一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在诵读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增加语言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教学设计既要体现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又要体现本文的特点。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诗经》中的《蒹葭》和《关雎》,刚刚又学过《静女》,对《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从学习情感及学习态度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基础。职业高中的学生对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能力比较欠缺,在阅读时会有语音认读层面的障碍。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多读,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节奏、语气、语调进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作家作品知识:《诗经》《论语》《荀子》《史记》,荀子、司马迁。2.了解不同诗文(《诗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节奏,语气、语调,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
3.积累字词: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劝、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作、柔、刚、思、维、止、斯雨、日、君子、小人。
4.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立足于文章,评价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5.背诵《静女》《采薇》的最后一段及《劝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读懂诗文,整体把握诗文的内容,重点探究诗中的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文的节奏感和旋律美,提高坚持、专
一、积累的学习品质,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形成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诗经》的创作成就。
2.积累下列字词:作、柔、刚、思、维、止、斯、雨、日、君子、小人。
3.结合注释,读懂诗作,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经历,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4.了解诗中的重章叠唱、比兴与借景抒情的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5.背诵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在不断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促进职业情感的形成,激发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久戍边疆士卒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领会重章叠句及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
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久戍边疆士卒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1.诵读法。诵读法是学习古诗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要根据情感的变化,读出四言诗的节奏、语气、语调从而把握文意,体味感情。
2.分析法。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了解诗中体现的久戍边疆士卒的复杂思想感情。3.讨论法。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古诗文诵读,《采薇》是必读课文,鉴于此使用教材有如下构想:
第一步,从《诗经》走近《采薇》。
了解《诗经》,熟读《采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四言诗独有的韵律之美。
第二步,走进《采薇》,体味诗情。
诗歌的前三章,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歌咏,学习时从诗歌内容上可以简略一些,重点在第六章要从具体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入手,重视感觉和体验,拟利用三首同一主题,文字相对好理解的诗词,进行助读,扩大知识积累,理解戍卒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结合“练习与思考”第四题,走进“杨柳”,品味情景交融的手法。
第三部分: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行为:(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学生行为:和教师共同背诵。
教师语言: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每个人都有自己生长的故土家园,思乡是人类的咏唱主题,拳拳赤子心,悠悠思乡情,今天我们走进《诗经》,去学习一首古老先民时代边疆戍卒凄婉动人的思乡之歌——《采薇》,感受千年积淀的魅力,感知千年的情感宣泄。
【设计意图】导语从旧知到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乃至激情,激发其强烈求知欲。
二、回忆关于《诗经》的知识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诗经》的知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下面请同学结合已有的知识及预习,完成以下练习。
学生行为:明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多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诗经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文言知识积累
第一步:
教师行为:安排学生自由诵读。要求——
勾画出自己认为要注意的字音或读不准的字音。
学生行为:自读一遍课文,勾划要注意的字音或读不准的字。第二步 :
教师行为:播放多媒体朗读,要求学生听多媒体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听明节奏、听出语气。
学生行为:听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听明节奏、听出语气。
第三步:
学生行为: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明节奏、读出语气。
第四步:
学生行为:(小组合作)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对于有疑问的字词进行勾画,质疑问难。
教师行为: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发现问题,答疑解难。
第五步:
教师行为:小结,点拨进行字词积累,重点强调以下字词。
1.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
岂不日戒(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日日)
2.古今异义: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今义:道德卑劣的人。
君子所依
古义:将帅。今义:道德高尚的人。3.强调重点词语的含义:
作:薇菜冒出地面。柔: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刚:硬,指薇菜变老了。
思:语气词无意义。维何:是什么 止:句尾语气词。
学生行为:在课文中进行圈点批注。
4.学生行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字词积累,在文中进行圈点勾画,批注。
第六步:
教师行为:指名学生翻译课文并进行点拨。(提示一定要结合课下注释)
学生行为:2-3位同学依次翻译课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第七步:
学生行为: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为揣摩和探究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背诵夯实基础。
四、组织交流,探究情感
第一步:
教师行为:组织小组讨论梳理文章的思路
学生行为:默读课文思考,生生互评。
教师行为:进行点拨师生共同明确。分三个层次:
1-3章为第一层,追述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第二层,将帅车马服饰之盛,戍卒的辛苦。
6章为第三层,写归途中的情景。
第二步: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体悟士卒的情感多媒体出示讨论题
1.作品中的我是谁? 2.现在身在何处?
3.从具体诗句入手,分析戍卒的情感。
学生行为:先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行为:巡视参与讨论。
学生行为:以组为单位展示,生生互评
预设学生回答:
1.作品中的我是戍卒。2.现在身在归乡途中。
3.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怀、报国的爱国之情、对敌人的仇恨、自己部队战备精良战马训练有素的自豪、回家途中的凄凉悲伤。
第三步:
教师行为: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回家途中还“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难点)
多媒体出示助读材料,提示学生注意加点的句子和词语。
【设计意图】适当延伸拓展,启发思考。通过同一主题相关诗歌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唤起学生的比较阅读的意识,理解戍卒复杂的思想感情。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学生行为:展开想象,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预设学生回答:长久的戍边生活,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近乡情更怯”,对家乡情况的不了解,战争本身给人带来的创伤,同乡人战死沙场,只剩一人独自回乡;对家人是否安好的担心,生死存亡两不知。
第四步:手法鉴赏
学生行为:齐读课文。
教师行为: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本首诗歌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行为:自由诵读思考,在文中找到原句勾画出来。
教师行为:进行点拨,提示学生在文本中找答案。
预设学生回答:1.重章叠句。诗的前三章开头句是相似,反复吟唱,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2.比兴。以“薇”的“作”、“柔”、“刚”暗示时间的流逝及戍边的漫长。
3.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教师语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古人对这两句诗评论很多,投影出来给同学们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行为:多媒体投影助读材料。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万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学生行为:谈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再次齐读第六章。
【设计意图】重点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通过教师设计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问题。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一首凄婉的戍卒之歌,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争给人民带来
痛苦,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六、达标检测。1.给下列字词注音
遑 靡 载 疚 戎 牡 腓 弭
2.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
莫──
棘── 华──
3.解释加点的字词
靡室靡家 载饥载渴 岁亦莫止 薇亦作止薇亦柔止 薇亦刚止 今我来思 彼尔维何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采薇》里情景交融的诗句读罢全诗,请你结合这些诗句展开联想,说说戍卒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设计意图】检测教学目标“积累字词”及“评价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达标度。
第四部分: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一、板书设计
内容 情感
思归之情 戍卒的辛苦 归途情景
归 家 思乡 仇敌 悲伤 自豪
二、作业设计
1.用“/”诗划出下面句子的节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2.背诵这首诗
3.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表现了士兵对数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2)诗的最后一章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谈谈它在整首诗里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作业题,以此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掌握《诗经》诵读的方法。
三、教学后记
本堂课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领悟、联想、探究,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特别是教学设计中一些助读材料的展示,给学生理解诗词提供了一些借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研习文本,提示一些读书的方法如:圈点批注等。学生在紧扣文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同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每一环节要求比较明确,特别是对于字词的掌握达标率很高。学生能动起来,课堂学习参与度较高。
不足之处:《诗经》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常识,又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因时间限制,有些内容介绍得过于简略,影响了整体把握,课堂上想尽力引导学生去领略其丰富的内涵,但还是取舍欠当,有些仓促,不太到位。对于学生而言容量稍大了一些,导致在进行鉴赏时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特别是对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诗句的鉴赏,学生刚有了感觉,由于时间关系,马上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学生有想说但没给机会的感觉,导致了在课堂检测时,对于鉴赏性的问题学生虽然也能理解,但鉴赏层次不够清晰。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究,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述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张卫强,是介休市职业中学声乐教师,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歌曲《我的祖国妈妈》。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一、教材分......
《阿房宫赋》述课稿左权宏远学校林妮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述课的课题是《阿房宫赋》,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七个方面进行述课......
模拟考试二十一1、患者女性,17岁。弛张热7天,2天来面颊部出现对称性水肿性红斑,指端及甲周有红斑。实验室检查示:Hb90g/L,WBC3.4×109/L,尿蛋白(+++),抗核抗体(+),狼疮细胞(+)。患者的诊断是1......
二十一《 错过》学案主备人 :张爱叶学习目标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学习重难点: 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
专题二十一 关注食品安全状况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一请你选择▷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据人民网郑州2月14日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