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卷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下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领略了不少名家笔下的人物风采,分享了名人的童年趣事,也一起欣赏了中外的许多著名的建筑,结交了许多动物朋友,感受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那么,你是否想知道,自己能否学以致用呢?请随我来吧!
一基础积累(共3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
A、祈.祷(qí)亢.奋(kàng)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脑髓.(suǐ)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遒.劲(qiú)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3分)
A、逞能仰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
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
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
D、冗杂惬意语无伦次义愤填膺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3分)
A.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来势..汹汹..。
B.这人迹罕至....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
C.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D.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
4、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3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 《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 迅——中国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____形容词,大量堆砌,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之一。②他的设想不错,就是____足够的勇气去付诸实施。(3分)
③21世纪,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踏上新的____。
A.滥用 缺乏 里程B.滥用 缺少 历程
C.乱用 缺少 里程D.乱用 缺乏 历程
6、下面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京剧的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在表演上各具特色。
B.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天文社呢?
C.“人不可有傲气,”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但不可无傲骨”。
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
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8.根据内容提示完成下面语段填空。(7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黄河落天走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略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南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9、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如:笔、月亮、台阶),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3分)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10、口语交际(2分)
——小A:“喂!书我看完了,还给你!”
——小B:“又把我的新书弄脏了,以后再也不借书给你!”
为了避免引发同学间的矛盾,请你为他们重新设计以上的对话:
小A:“。”
小B:“。”
二、名著训练(共6分)
相信你一定已经阅读过《童年》吧,接下来考查一下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
1、《童年》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3分)
2、在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分)
三、阅读题(共41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共15分)
社戏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①段中与加点的“也许”有相同作用的词语是;③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2分)
2.“那声音大概是„„”中的“那声音”指的是①段中的。(1分)
3.“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的是什
么?(2分)
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的原因是什么?(2分)
5.这段文字是从、、、等感觉进行景物描写的。(2分)
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4分)
7、概括上文大意。(2分)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9 分)
难忘的一课
(1)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2)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地望着他。
(3)“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4)几十双眼睛在问。
(5)“我要求同学们在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6)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7)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8)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9)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在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丢今非昔比惊叹 ; B.落神态自若惊恐 ;
C.栽一反常态惊异 ; D.飘判若两人惊诧 ;
2.下边没有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1分)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D.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
3、文章第(1)——(7)自然段写的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归纳。(2分)
4、文章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 2分)
5、作者在第八小节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2分)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7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作者是清代的。(2分)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止有剩骨: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④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
B.从先人还家一狼仍从 ..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 ..
D.宾客意少舒少时,一狼径去 ..
4、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5、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了用原文回答),“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用原文回答),表现了狼的。(3分)
6、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用原文回答)。(1分)
7、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四、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的班级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在这欢声笑语的班级里,我们学习,我们成长,我们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等待着花开的季节。我们的班级都很棒,我们的班级精彩不断。讲诉你班级的故事,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
请以“我的班级”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教师卷》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领略了不少名家笔下的人物风采,分享了名人的童年趣事,也一起欣赏了中外的许多著名的建筑,结交了许多动物朋友,感受了时......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汉字。(3分)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请考生注意:1 .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4 页,共23 题。全卷满分100分(含全卷书写3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2 .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六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初一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或写汉字(7分):羸()弱告罄 ()梦mèi()以求迄()今禁gǜ()眼jiǎn () (piāo悍湮()没jǜ()风()àn哑眼眸()遒()劲疮()痍窥()伺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
高2013级月考试题(2012年7月)语文试题第Ⅰ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⒈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豇豆jiāng祛暑qū奄奄一息yān家给人足jǐ .....B.违拗 ào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