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培养初中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DOC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学课堂倾听习惯”。
《培养初中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开 题 报 告
沂南县大庄中学 刘海雷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126策略的深入开展,我们惊喜地发现数学课堂上,学生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然而,“热闹非凡”的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爱说话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很多同学喜欢自己说,不喜欢倾听别人说;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谁在说,怎么说的,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大大影响了交流的质量,成为新策略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端。
尤其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思考性逻辑性大占上风之时,老师在高效课堂中占用的讲课时间越来越少,而仍有为数众多的学生不会倾听,这成为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课题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听还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而对初中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
那么什么是倾听呢?倾听就是用心的听。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借助语言来交流思想、吸收经验。“倾听”又比“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日本教育界称这种能力为基础学力。现代社会对倾听的要求是: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倾听组合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
在小学的数学课标里曾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可是初中的现行教材中却未专门设立倾听练习。特别是数学课堂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倾听技能训练在初中数学教学里是被遗忘的角落,它的后果甚重。尤其是高效课堂的引入更加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倾听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所以倾听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使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或课外)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2、通过培养初中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生生交流,“听”的习惯一旦养成,浮躁的课堂气氛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会倾听的学生“说”起来就容易了,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研究更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四.研究主要概念的含义及分解
初中生: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指初中七、八、九年级的在校学生。数学课堂:班级授课制下的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从行为方式来看,主要包括听、说、读、写、思、问、做等方面。从学习心理状况来看,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感、注意力的指向、持久及集中程度等。
常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倾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是一种礼貌,也是表示对说话者的人格尊重。倾听习惯:是在教学活动中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围绕一定的主题(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做出初步的自我评判的一种隐性心理活动,具有较明显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
五.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1.当前初中生课堂听课状况的调查研究
主要是调查分析初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方式,以及听课活动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加强对初中生听课习惯培养的针对性。
除此之外我还要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辅助调查: ①学校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因素。
2.初中生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目标的研究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听课习惯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对教师来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的教育目标,对学生来讲,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创新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全面、具体,就学习情感和学习方式,讲课、看书、说话、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
3.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策略研究
①使数学学习内容贴近生活,使之生活化。②向学生提出数学课堂倾听的要求。③指导学生数学课中正确的倾听姿势。④教给学生数学课堂倾听的正确方法。
⑤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和能力进行及时评价。⑥增加学生对数学课堂的调控。⑦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⑧利用专项训练使学生倾听能力得到了提高。⑨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的倾听习惯。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把我校七、八、九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七年级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听课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听课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教师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对策运用到这部分学生身上,观察所取得的效果,最后运用到全体同学。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的框架必须高屋建瓴,找到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可操作的研究策略。因此,要求教师要广泛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②行动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获得学生在实验前、中、后的各种差异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进行研究分析。逐步增强教师实施日常倾听习惯教育的能力,形成倾听习惯教育的理想途径、方法与模式,提高倾听习惯教育的实效性。③个案研究法:学生个体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采的,他们彼此间又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必须重视个体差异,才能有利于进行分层指导,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倾听习惯的优化和发展。实验中要对倾听习惯良好的学生和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对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个案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为“培养目标”的达成积累有价值的案例,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④经验总结法:首先,在研究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纠正实验中的偏差,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其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再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校专题讨论会、研讨会、交流会或传、帮、带等活动进行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获得反馈信息,再进行反复实践,才会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先期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提出课题研究申请,成立课题组,确定成员分工,编写实验研究方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倾听习惯培养研究,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提高研究水准。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调研(形成数据),通过广泛搜集有效资源,自制、交流、购买、共享扩大我校资源。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问卷调查:建立问卷调查机制,分阶段、分时间、分层次向学生发出调查表。
2、教师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此类课题的学习与培训,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通过“校本培训”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建立有效的课题管理制度:通过研究计划——交流研究——优秀案例——推荐文章——研究成果等流程,落实研究工作。及时记录过程及经验,成果和反思,通过网络,便于教师交流互动,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第二阶段 中期实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综合开展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习惯素养
1、组织实验班,培养倾听习惯良好的的“文明使者”,让他们在全体学生中起示范作用,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这个行列。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促进学生倾听素养的提高。
2、成立“倾听习惯培养小记者站”,组织学生收集各种学习资料,经过筛选,宣传,扩大影响。
3、结合学校的调查评比,组织一支公正能干的学生劝导小组,对不文明的言行举止给予及时指正。
4、实验班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和观摩研讨。(注重信息的查找、整理、筛选、应用、交流与共享。)实验班教师研究制定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全面启动本课题的研究,在这过程中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并不断总结,修正研究思路,推进典型倾听习惯培养经验交流,进行定性评价,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5、运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链,共同加强倾听习惯教育。创建“家校通”联谊小组,与家长及时沟通。开办“教育沙龙”,促进教师互帮互学。创设多元机制,促进学生倾听习惯健康发展。
6、学校继续开展学习习惯教育活动,重点抓研究管理与评价。研究制定初中学生倾听习惯素养的评价标准及相应的个体行为规范,形成对初中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实时测评和综合评价。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
研究成果展示,含学生的习惯养成日记、学生作文、习惯养成活动汇报等,教师的书面汇报、论文总结、课堂教学展示等。课题组总结结题,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终结性成果,申请课题成果鉴定,将成果以常规的形式汇编成集,并将研究成果、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推广。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①阶段性成果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现状调查报告,一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课堂案例,若干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教师论文,每位教师不少于一份; ②最终研究成果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学生习惯养成心得汇编成册,一份;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研究档案,若干盒; 《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的结题报告,一份。2.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实效
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学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指导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此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打下基础。
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会学习,会主动学习,会创新学习,会合作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得到明显提高,并把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层次,为兄弟学校提供可行性的经验。
九.人员分工
刘海雷,负责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及时学习并传达上级及学校的教育科研动态,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形成结题系列材料。
王德现、陈续霞、高夫义、范希涛对课题研究进行具体实施,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现象,用研究的眼光反思教学,形成过程性材料。
小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研究与实践中期报告课题组成员:刘辉实验班级:四年级一、我对课题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 题 报 告 冀军平张霜一、课题提出的原因习惯,就是人和动物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这是相同的场合和反应反复出现的结果。对此,亚里士多德......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楚雄师范学院化生系化学一班王慧20101051101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总......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宁城办晗子希望小学孙圆圆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
“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现实背景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严重问题,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经过调查发现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