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辽宁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课 题 编 号 XH20170740
课 题 名 称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项 目 负 责 人 田晓男
申请人所在单位 盘锦市大洼区平安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7年5月4日
辽宁省教育学会制
一、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俗等诸多差异,造成了学生行为习惯的不同表现。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育。这些都导致学生的习惯出现偏差,诸如迟到、旷课、偷懒、作业缺交、不讲卫生、乱扔垃圾等行为屡见不鲜。虽然我校的老师努力地加强德育工作,但由于得不到家长有效积极地配合,时间一久,老师的心理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逐渐走入“以不变教育应对万变学生”的惯性教育轨道,教育创新意识和热情正在逐步退去。
(一)、选题意义
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从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成为特定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本课题研究不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是有效针对新时期的农村小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用行动来践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二)研究价值
本课题是从我校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研究经验出发,通过研究彰显学校特色,从而使学校特色实现新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针对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习惯培养的学科性和层次性。
三、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一般指长期逐渐养成的、较稳定的学习行为与态度。如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勤学好问等;就层次而言,可以分为基本学习习惯与高级学习习惯两大类。基本学习习惯有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做笔记习惯、独立作业习惯等,高级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观察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自学与研讨的习惯、学用结合的习惯等。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组教师从各门学科,各个年级入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使他们的学习水平提升,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形成特色,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
四、省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有关行为习惯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风格论》(谭顶良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林格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小学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
而言,适应性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面等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显得薄弱。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五、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建立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体系,形成师生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课堂模式,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
(3)形成一套学习习惯的有效评价体系,完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评价反馈机制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由于本校规模小,所以研究对象定为所有学生。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小、从早抓起,因此重点对象拟放在低年级学生。①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的研究; ②培养农村小学生预习习惯的研究; ③培养农村小学生认真笔记习惯的研究; ④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 ⑤培养农村小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习惯的研究; ⑥培养农村小学生整理错题集习惯的研究。
六、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先确定研究目标,然后找准研究内容,运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的对本课题进行实地研究,总之,我们要通过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有明显的提高的改善,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精心设计师生问卷,在各班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我校学生学习习惯有关内容的数据。
(2)文献研究法: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
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研究学生习惯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
(4)观察法: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注意他们在不同课堂情景中的表现
方式,同时要观察学生教师的反应。
(5)案例研究法:本课题通过模拟在校选择的师生典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找出规律。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查阅资料、选定科研课题,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等,报盘锦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8月):实验阶段。主要工作:
① 农村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的研究; ②培养农村中学生预习习惯的研究; ③培养农村中学生认真笔记习惯的研究; ④培养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 ⑤培养农村中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习惯的研究; ⑥培养农村中学生整理错题集习惯的研究。
根据课题方案,展开研究活动,搞好阶段总结。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总结阶段。
主要工作: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集,接受专家鉴定。
八、组织保障
1、人员保障
组 长:付春光(负责课题统筹、组织、经费保障)
副组长:田晓男(负责起草本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监督督促、检查及落实情况。)
主研人员:
2、制度保障
(1)制订管理条例,管理者和课题承担者明确自己的职责。
(2)完善课题考核、评估制度。
(3)制订激励机制,对在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名誉和物质奖
励等,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经费保障制度,学校要在不同阶段,根据学校课题研究需要适当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九、效果预测及最终成果
(一)效果预测
1、学生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2、家长发展目标: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态度和水平
在理念上开始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家长们开始重视“家校同育”的教育价值,密切关注家校教育动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
3、教师发展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师风师德学习,树立职业理想,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的共育指导与研究能力、活动实施与反思能力、与家长协作交往能力等。逐步能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等。
(二)最终成果
1、《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论文集)
2、调查问卷、公开课、教案、课件等。
3、结题报告。
凤鸣镇茅山小学校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经过调查发现:现在因为诸多因素,许多学生学习存在如下问题:1、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
“农村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农村小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系我中心校2011年6月10日申报的研究课题。经领导批准,......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开 题 报 告罗田县骆驼坳茶园冲小学课题组一、课题名称及性质类型: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本课题为湖北省罗田......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和社小学 赖杰燕(电话:***邮编:537226)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我......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实验计划(2011.3—2011.12)一、课题名称: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学校“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大课题总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