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姚)_小学生习惯培养的研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16: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习惯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花林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1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学生成长的需要

阅读,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乃至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多有论证,其可谓个人和民族、国家成长的“源头活水”。少年儿童阶段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3岁,最迟在15岁之前如果还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书产生感情,那么他的一生必将碌碌无为。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在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农村,个私作坊式企业较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观念落后,忽视阅读。据调查统计,许多家长忽视课外阅读,有65%的学生家长不懂何为课外阅读,认为学生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好课,考试能考个好成绩就可以了。有29%的家长认为多读课外书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2)兴趣不浓,主动性差。根据问卷 1 负责人:徐辉

执笔:姚真英

成员:李利玲

沈安英

王玲仙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调查,我们发现,我校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有一小部分同学根本没有阅读的兴趣,有许多学生把时间浪费在电视动画片上和电脑游戏上,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3)书源偏少,好书难觅。一方面,我校地处农村,距城区书店较远,看的书大部分是漫画幽默。另一方面,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也不够丰富,且更新速度较慢。(4)缺乏指导,收效甚微。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而我校语文老师缺乏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经验,这样一来,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我校的语文教学令人堪忧,主要问题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成了排名最后的课程。(2)学生的语感差,朗读水平普遍低下。(3)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4)在南浔区语文检测中,我校的语文成绩处于下游水平,与相邻学校也有一定的差距。

(四)我们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课题组提出,在我校开展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研究,使学生在有效地干预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形成“人人爱读书,以读书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

二、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与学习的讨论中,“阅读能力”一直是焦点,如南京市教研室制订了五年振兴阅读计划,致力于有效构建现代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镇江市实小也对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相应探究,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致力于学生阅读内因的分析从而思考指导对策;南昌铁路二小课题组对“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也进行了相应研究,产生了四种指导对策。而我们的课题试图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的阅读习惯上做文章,进行相应的探索,并从“有效激趣、有效的方法指导、有效评价”上等多个角度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概念的界定

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阅读习惯: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它主要包括:正确的读书姿势、恰当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考想象、不动笔墨不读书、精心选择课外读物、读书质疑解疑、读书做笔记等习惯。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包括课间、午间、放学后等时间),自主地阅读教科书以外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四、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学生易于接受并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2.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的研究策略。落实到每个年级,主要研究“师生共读、每日摘录、交流展示、阅读考级”四大板块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五、研究的目标 1.教育目标

通过训练,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五个好习惯:(1)养成爱读书的习惯;(2)养成读好书的习惯;

(3)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4)养成积累的习惯;

(5)养成学以致用,交流运用的习惯。2.科研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供可行性途径。改变目前学生“做题多、读书少、兴趣淡、能力差”的状况,逐步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效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把我校打造成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六、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研究方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网络,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相结 3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合,引导教育与潜移默化相结合,在学习中运用习惯和巩固矫正相结合,发挥七大作用: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2.发挥学生自主参与作用。

3.发挥校园、班级氛围的熏陶作用。4.发挥团体辅导训练作用。5.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渗透作用。6.发挥现代媒体网络通讯远程教育作用。7.发挥家庭教育合力育人作用。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谈话、家长反馈、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

(二)具体措施

1.介绍有关适合学生的读物,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同时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利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

2.每天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一天抽出二十至三十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

3.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登记读书卡,做好读书笔记。对一些好词好句、科学小知识、名人名言等,要求学生摘抄。及时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品读、跳读、略读的方法阅读。每周要有一节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一个月至少上一堂群文阅读课,实实在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5.争取家长的认同和支持,积极为子女订购课外读物,并与学生一起亲子阅读,共同成长。

6.开展读书评比活动,举行读书比赛,看谁读得好、看谁对内容领悟得好,结合班会、活动课,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自主地读书内化。

7.学生课外阅读效果要及时评价。对课外阅读经常检查、督促,如随时个 4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撰写读后感等。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并以计分形式进行奖励。每学期期末举行一次“阅读考级”,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地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8.与“魅力班级”的评比活动相结合,对课外阅读开展较好的班级进行评比、奖励。

七、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2月

(1)对学生现有阅读兴趣、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学生问卷、家长问卷)(2)提出课题,撰写方案,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2.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5年12月

(1)学习培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材料视频等。

(2)实践研究。开展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课例研讨等活动。

(3)积累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包括优秀作文集、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案例、专题论文等。

3.结题阶段:2015年12月

搜集、整理课题资料,全面总结课题实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包括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总量、学生的阅读摘录、班级优秀作文集等。

3.教师研究成果。包括课外阅读课例展示、教学设计、随笔案例、教学论文等。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一)课题研究成员 负责人:徐辉 执笔人:姚真英

成员:李利玲 沈安英 王玲仙等全体语文教师

课题负责人是本校校长,区骨干教师,区教育成果奖获得者,多次承担和参 5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

与区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其他研究成员均为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多次主持市、区级课题,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区获奖,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保障

1.领导力度大。学校以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牵头,组成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2.注重专家引领。定期请名师、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3.健全研究制度,经费按需拨付,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北京出版社 2006年5月 3.《点燃学生阅读的灯》 小学语文 2007年第2期 4.《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 语文教学通讯 2011年18期

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姚)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花林小学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语文......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光山县砖桥镇中心学校省级立项课题组 刘稳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课题,是河南省农村学校应......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田坝小学11月份论文良好的习惯对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为人还是处事,毫不夸张地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终身......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唐庄小学赵小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不作读书笔记这个帮助记忆的手段,因而虽然读书不少......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一、课前预习习惯: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

下载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