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世界史》读书笔记_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7:21: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宏观世界史》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宏观世界史》

在刚开始读李植枬的这本《宏观世界史》的时候,我发现作者与其他编写世界历史的学者有很大的不同。历史学者编写世界历史一般是按照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或者按照社会形态分时期逐一叙述各国各民族和世界各地区的历史,实际上按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进行编纂,是一种分阶段的各国历史的汇编。这样编写的世界历史很难反映宏观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本书的作者改变了过去那种局限于孤立地考察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的研究角度,以世界为一全局,对人类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进程进行宏观考察。它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主线,以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其作用为骨架,将关系世界全局,具有三个大的时期世界性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运动为主要内容,提出一个综览世界全局,从全局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并演变为当今世界的结构。它以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为基础,按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所呈现的大的阶段性,将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作者编写世界历史的方法让我觉得受益很深,因为这种编写世界历史的方法对于培养我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很重要,作者以时间为尺度概括描写世界各地在某一时期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让我们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全局性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我们学习世界历史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比如在公元7-8世纪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渐趋于完善,出现了隋唐的繁荣时代,中国的封建制度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而在西欧,封建制度才刚刚开始建立,封建化的程度远远没有达到中国的那种程度。而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后来在13-14世纪时期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这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反观中国,封建制度却被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逐步完善着,中央集权高度集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虽然中国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却被封建经济扼杀在摇篮里,最终导致了中国在近代以来的落后。人类社会由同时存在的诸多民族组成,它们最初是处在各民族各国家封闭的分散发展状态。由于各民族各国家的经济基础都是以农为本,农业是决定性生产部门,以农为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闭塞的经济决定了各民族各国家的闭塞性,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族地域中,那时的历史只能是各国各民族狭隘的地域史或狭隘的民族史。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各国家各民族之间进行联系和交往,但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各自的闭塞。

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具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开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于15、16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的新航路的开辟。从15、16世纪之交开始,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伴随这个转变,开始了各国家各民族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就是各国家各民族开始从狭隘地域性存在的历史向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历史转变,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不再被分割在狭隘的民族地域中发展,任何民

族、国家、地区都成为世界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民族、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整体的发展。

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15、16世纪之交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各民族各国家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由之路。

19、20世纪之交,世界从总体上实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但是,这不等于各国家各民族都同时完成这个转变。由于各国家各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它们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同步进行的,更不是同时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这里明确指出首先进入世界历史的是文明国家,即欧洲、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它们具备了进入世界历史的条件,这就是资本主义大工业代替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消灭了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能否实现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决定于各国家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与夕}界交往的程度。任何国家,只有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应的世界交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结束孤立的封闭状态,实现生产商品化和生产社会化,由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全面介人国际市场,结束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历史表明,各国家各民族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很不平衡的,多数民族和国家还远未完成这个转变。它们仍然要随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由各自封闭逐步走向开放,从彼此隔绝转为相互依赖。因此,人类社会历史远未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20世纪的世界已是一个整体,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根本特征就是整体发展。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仍然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世界性进程中。

总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前者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后者指历史由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加强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两者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正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

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

《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后感深圳大学 Erible《全球通史》的开山之作,于1967年出版,四次修订。为我们带来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闻名的互动。这里要注意关键词“互动”,就是说这本书侧重点在......

世界史读书笔记

《失落的国度》读书笔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唐宝怡10251001150前段时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我读的是《宏观经济学》(第5版)。此书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宏观经济学手册》主编、泰勒规则的提出者约翰·B.泰勒(John B.Taylor)著,北京大学李绍荣、李淑玲等译。 作......

世界史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名词】1、《大抗议书》: 1641年11月由英国长期国会通过。主要 内容是:在英国建立大臣对国会负责的制度;保证工......

下载《宏观世界史》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世界史》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